血压低也是病

时间:2022-09-06 01:57:06

血压低也是病

小颖最近一直感觉身体不太舒服,头总是晕晕的,也不想吃饭。刚巧,前两天同事买的血压仪送到了办公室。小颖觉得有些好奇,就凑热闹试了一下。结果却让她大吃一惊:她的血压只有45/80毫米汞柱。小颖很担心:常听说高血压有这样那样的危害,怎么还会有低血压?血压低一些有什么不好吗?她最近的身体不适与低血压有关系吗?

低血压也是病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警惕;但低血压,却一直处在被忽视的状态。其实,低血压的危害也不能小觑。

所谓低血压,就是指动脉血压的收缩压(俗称高压)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舒张压(俗称低压)低于8千帕(60毫米汞柱)。

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低血压,即血压长期偏低,并伴有头晕、头昏、乏力、易疲劳等症状;而急性低血压,则是突然发作的,常为一过性的血压降低,常导致头昏,甚至晕厥摔倒等。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所说的低血压往往指的是慢性低血压。有统计表明,慢性低血压的平均发病率约为4%,而老年人群中则可高达10%。

哪些症状可预示着低血压

有些症状轻微的低血压患者,平时可能并没有任何症状,所以更容易被忽视。而另外一些病情较轻微的患者。也可能只是感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一般来说,原发性低血压患者可能会有以下一些症状。

1.晨起后疲乏、无力:很多低血压患者会经常感觉疲乏、无力,尤其在早晨。他们常会感到精神萎靡、四肢酸软,多数人在午睡或休息后会好转,但是到了下午或者傍晚,又会感到疲乏无力,而这种疲乏并不是疲劳所导致的。

2.头痛、头晕:这是最明显又常见的症状。在许多低血压患者中,头痛可能是惟一的症状,而这种头痛又往往在紧张的脑力或体力活动后较为明显。头痛的性质和程度也不一样。同时,头晕也是最常见的症状。

3.心前区不适:临床上,经常发生许多低血压患者将低血压所导致的心前区不适,当成心绞痛治疗的现象。他们以为一旦感觉心前区疼痛、不适就可以服用速效救心丸治疗。的确,救心丸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从而起到缓解心绞痛的目的。但救心丸只对心绞痛有效,对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前区疼痛、不适无效,尤其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盲目服用速效救心丸不但不会达到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引起晕厥。

4.其他症状:低血压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也不十分典型。患者可能有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失眠、多汗、皮肤苍白、轻度发绀、有蚁爬感、手脚麻木、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消化不良、抵抗力降低等。但多数并没有引起患者足够的注意。

贫血不是低血压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是贫血造成了低血压;也有许多人认为,低血压与贫血是一回事儿――血液“少”了,血液的压力不就自然降低了吗?其实,贫血与低血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总数减少,或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量减少的一种综合性病理状态。相对于体重而言,贫血患者身体内血液的量一点儿也不比正常人少,只是血液中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少了。通俗地说,贫血患者的血液只是比正常人“稀”了一些。而维持正常血压的基本条件是依靠某些血管的紧张度,以及血液容量和心脏收缩力等,但一般的贫血并不影响这些条件。所以,低血压与贫血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急性大出血时,患者在出现贫血的同时,血压也会急剧降低。

虽然贫血的患者也会出现诸如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等与低血压一样的症状,但贫血一般比较容易鉴别出来。面色常是判断有无贫血的一面镜子,贫血的人不但面色苍白,眼睑和指甲也常苍白无色。

性低血压

其实,每个人可能都体会过性低血压:在长时间蹲着之后,突然站起来,许多人都可能会感觉头晕目眩。这就是突发的性低血压。

性低血压是老年人和儿童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50%。

性低血压分为突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突发性性低血压多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为直立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继发性多见于脊髓疾病、急性传染病或严重感染、内分泌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或使用降压药、镇静药之后。任何急性病导致的失水过多,或口服液体不足,或服用降压药及利尿药以后,以及平时活动少和长期卧床的患者,站立后都容易引起体性低血压。

对于没有其他原因的性低血压,原则上无须过于比虑。只要能合理安排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多运动、平衡膳食,多数情况下并无大碍。

但值得重视的是,对于一些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来说,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要凭自己的感觉更换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有性低血压的患者,在平时变更时,例如早晨起床、由蹲位或坐位站立时,速度一定要放缓慢,而不能突然坐起或站立,以免诱发或加重性低血压的症状。

警惕低血压

大多数人都知道高血压常引起诸多危险,事实上,低血压的危害也不能小觑。低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内压力过低,血液循环缓慢,导致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会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会导致出现长期的眩晕、乏力、体质下降,甚至产生晕厥,造成骨折、死亡等恶果。此外,低血压和高血压一样,也能诱发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心肌缺血等。

以下人群尤其应该警惕低血压的发生。

1.家族史:体质性低血压有遗传倾向,有低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测量血压。

2.服用降压药: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不当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低血压,而这种低血压常常被忽视。

3.老年人:体弱或神经血管调节功能退化,可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低血压。

4.缺乏运动:缺乏运动的人,血管的弹性和反应性变差,更容易发生性低血压。

5.节食减肥:不恰当的减肥、过度节食会导致营养吸收的不均衡,会加大低血压的发生几率。

运动+饮食治疗低血压

治疗低血压,目前尚没有特效的药物;但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双管齐下”,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到正常水平。慢步走、太极拳、八段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低血压患者还应该选择饮食治疗来达到提升血压的目的。

1.适当饮用咖啡、可可和浓茶:上述食物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血管舒缩中枢功能,有利于提升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这可能与其中含有的咖啡因有关。国外研究者观察到,咖啡因对慢性直立性低血压有良好的疗效。在早餐前30分钟,口服咖啡因0.25克,能减轻饭后血压下降。

2.适量高钠饮食:低血压老年人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人体摄入盐分后会有较多的水分需求,而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达到升高血压的目的。

3.适量饮酒:以葡萄酒为宜,或者适量啤酒,但不宜饮烈性白酒。酒精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加快血流速度,促进心脏功能,从而达到升压的目的。

4.避免降压食物:低血压患者应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子等具降压效应的食品。

上一篇:私家医生 第10期 下一篇:如影随形高压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