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高中化学课改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时间:2022-09-06 01:53:47

领会高中化学课改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摘 要】新课程理念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得知识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因此,在新理念下,领会高中化学课改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改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教学的课程改革已经经过了很多次,并且逐渐发展了化学教育,让学生从单纯的记化学元素、背化学公式,已经发展成了培养化学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将课改精神充分应用于化学课堂,进而使师生都能够领会课改理论,并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如今的高中化学课堂上,创新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化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活学活用,与现实生活产生紧密联系,并且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提高生活本领,从分数的提高逐渐转变为能力的提高。

1.教师要具有先进的化学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以教师为绝对主导,通过讲授法和演示法来完成“应试教育”,在传统的化学教学理念中,学生是被教育者,需要完全听从于教师,在化学考试中都能够取得较高的分数。但是在课改理念中,教师要转变思想,优化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高中化学难度加大,加之高考升学压力大,教师都会尽可能地压缩内容,将考点、难点直接传授给学生。但是如果在课改理念的要求下,教师应该让学生直接参与化学实验,以人教版教材为例,高一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介绍“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如果是传统的教学理念,这一课可以简要阐述,学生只要分数高就好,完全不必掌握实验方法,由此,先进的化学教学理念应该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将教材中介绍的方法都操作一遍,在学生的头脑中将会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

2.师生都要充分研究教材

在课改之后,化学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化学能力,并与现实生活产生必要联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人教版教材中的内容很多涉及到了生活常识,应该由教师引导学生,充分研究教材,不仅要掌握知识点和考点,对于教材中的一些背景介绍、环境保护等内容也要高度重视,因为抛开高考来讲,这部分知识才是最有现实意义的。在人教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需要师生认真对待的,例如:必修2教材中的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课,第一节主要介绍“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主要介绍“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虽然在高考中这一章的内容不会作为重点,但从化学科学的角度讲,这一章也是应该被高度重视的,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

3.丰富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化学科学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广泛,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因此,化学课改要求丰富教学方法,让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感受到灵活多变的化学教学,从而对化学科目的学习充满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化学能力。教学方法的变化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过硬的专业素质,由此,教师要做好备课的准备工作,在课上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大纲的具体要求出发,丰富教学方法。化学课程对于教学方法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单纯的讲授法、演示法是不足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掌握化学知识的,应该在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配合实验法、讨论法、作业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化学能力和思维。例如,在人教版教材选修2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教学中,课题1“获取洁净的水”就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比较紧密的课程,虽然是选修内容,但是新课改中要求化学教学充满趣味,让学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因此,应该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并分组完成实验,在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验证课题,这样才能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的学习时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于化学充满兴趣,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配合教师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因此,在优化教学模式中应该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在化学方面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主要还是与自身生活联系得比较紧密的化学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兴趣继续学习、深入探讨,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从这种心理状况入手,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另外,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教师要着力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化学教材选修1第一章的“关注营养平衡”中,第一节到第四节分别是:“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整个第一章的内容都是与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关联的,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入手,让学生对这一章的内容充满兴趣,才能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并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再如,以往的化学课程都是教师为主体,在讲授人教版高中化学的离子反应时,教师事先将酸碱盐的溶液承装在几个试管中,然后为同学们在实验的情境中展示化学反应的各种状态,并向同学们解释了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方程式,但是如果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就应该是教师将酸碱盐的溶液承装在试管中之后,就让同学们动手感受化学反应的各种状态,然后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得出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方程式。

【参考文献】

[1]田现波.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新西部》,2010年06期

[2]李冬梅.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学苑教育》,2011年1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上一篇:在学习型社会视角下观察社区成人教育的功能及... 下一篇:美妙意境难领略 不晓典故枉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