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平台 创新教研机制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时间:2022-09-06 12:56:53

利用网络平台 创新教研机制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说起网络教研,实际上它是信息社会、网络技术的产物,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校本教研的实施应运而生。早在2008年介休市教育局就把如何推进新课改信息化,实现全市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教师跨时空的网上交流与研讨作为我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关键点。近年来,晋中市教育局、介休市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网通公司合作在2009年建成介休教育城域网。教育城域网的建成,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师生足不出户就实现了上网学习、下载资源、服务教学等目的。介休网络教研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以介休教育网的子网――介休教研网为平台,分为六大模块,分别是:一级教案、教研博客、网络课堂、视频教研、教研员主页和本地资源库。

一级教案是我们开展网络教研的最初形式,当时受非典的影响我们组织全市骨干教师开展了空中课堂,这次空中课堂共录制15门学科的224节课,空中课堂的录制使2003年的介休没有因为非典对学生造成太大的影响。非典过后我们就想:如何搭建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教研平台。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于2004年在各中小学开展了一级教案的备课活动。一级教案指的是从全市教学能手中指定主备课人,他们备好的课目经市教研员审核后,随教学进度提前一周公布在介休教育网上。在周六各校的集体教研活动中,教研内容之一就是以“一级教案”为蓝本。广大教师从一级教案中充分汲取名师的智慧和丰富经验,各抒己见,学、评、议、改一级教案,形成各校的“二级教案”。“二级教案”是集体备课的结果,最后结合执教者的独特理解和具体学情形成具有自己教学风格、个性化的教案,称之为“三级教案”。但一级教案只能是教师们学习、备课的平台,如何让更多的教师相互交流、互评互学,于是我们搭建了我市网络教研的第二大阵地:介休教研博客。

博客是“Blog”的中文译名,简单地说就是网络日志。介休教研博客是我市网络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从2009年搭建以来,全市广大中小学教师踊跃参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000多名教师注册使用并发表博文,占到了全市专业教师的92%,教研博客为广大教师交流教学思想、取长补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研博客可以实现日志、课件、相册、群组的结合,它突破了一般博客只能发表日志、相片的功能,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教研博客可以更好地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多年前我们就开展了“城乡结对 携手共进”的教研活动,如今教研博客更有效地解决了时间、空间、经费、安全等客观因素的困惑。为了提高各学段各学科教研的质量,我们要求全市学科教师分别加入相应教研员所创建的学科群组。加入相应学科博客群,能够更直接地参与各学科相关话题的讨论,针对不同问题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等。教研博客在实践中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记录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究成果和反映学校发展历程的工作日志、网络文集和多媒体成长档案袋。

像我市张兰小学校长李采结,热爱读书,经常撰写博客文章,他的“营造书香校园,塑造美好人生”一文在博客上发表后,好多学校受到启迪,纷纷学习他们的经验做法,带动了全市中小学“中华美文、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我们不妨这样说:教研博客是教师、校长的个人网站,是学校的信息系统,是教师的电子备课本,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工具,是校长管理的平台,更是教学活动中交流与协作的工具,是教研室的虚拟教研平台,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平台等等。教研博客能让我们利用好时间的零布头,任何人只要在有时间的时候打开博客就可以抒写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学反思,及时发表评论、留言,共同进步!博客是交流的平台、学习的平台,如何全面地针对课堂内容进行教研活动,我们又开辟了第三块网络教研的主阵地:网络课堂。

我们组织了全市各学科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依据本地教材有计划地安排录制关于教学方法、教材分析、课改经验等内容的网络课堂。网络课堂作为网络资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随时通过观摩,拓宽教学思维,让更多名师为自己做“贴身”辅导。

网络课堂还可反复观看、选取片段观看,同步还能看到详细的Word文档、PPT课件等,这对于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学校教师来说,网络课堂就是他们最好的观摩课,真可谓是把“名师”搬回了咱自己的家。网络课堂中教师能够就某一知识、观点精讲细讲,可以更好地将知识或方法讲透彻。网络课堂使农村教师有了“名师”的帮助,可有时他们还真想和名师见一见、谈一谈,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方便集体教研和面对面交流,我们又开创了介休网络教研的第四大阵地:视频教研。

视频教研以其直观便捷的教研方式成为转变教学策略的主要帮手。大部分教师在自己的电脑前只要有摄像头、话筒就可以进行。特别是像一些农村学校有些学科的专职教师数量少,难以建立专门教研组,导致学科教研活动无法开展。为此,以学科或学区为单位开展视频教研,消除了农村学科教研工作的“盲区”与“死角”。使我们的视频教研可以实现50所学校同时在线交流。

教研是常规的、具体的、永恒的主题,网络是虚拟的、延伸的、发展的载体,二者有机结合,使我们的教研因网络而更加精彩!让我们共同努力,给教研插上网络的翅膀,让它飞得更高、更远!

(作者单位 介休市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上一篇: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调查论 下一篇:体育教学中提高耐久力价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