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场面不等于好特效

时间:2022-09-06 12:55:14

坐在IMAX影院里观看《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的观众心情都有点复杂。一方面,这是国产电影效场面最为宏大的一部,看得出制片方有多努力;但另一方面,你不得不说,视觉效果确实不怎么样。

画面上的牛魔王、孙悟空等各路神仙总是与背景格格不入,突兀的光影效果和马马虎虎的细节处理也让人无法进入故事情景中。整体上而言,“拗造型”、“造声势”的成分多于实实在在的特效处理。

如果不是因为之前看到片方关于电影特效如何厉害的大肆渲染,大多数中国观众对于国产电影的特效本身并不抱有太大期待,可能也就是自认倒霉,一笑了之了。

出品方星皓娱乐在宣传这部电影时用了一连串惊人的数字:特效制作历时3年,动用包括好莱坞在内的超过1500人的特效团队,花费超过2.4亿元,整体制作费用超过4.2亿元,2430个镜头中有2380多个都需要进行后期特效制作……

实际的情况可能并不像片方宣传的那么夸张。几家参与该影片特效制作的公司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这部电影主要的后期工作在6个月内完成,整体制作费用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

“制作方在中国现在这个市场上愿意花这么多钱去做特效确实是很有魄力。但这个项目从创意、前期拍摄、美术设计到后面项目管理等方面都有些问题。”特效公司Technicolor的特效经理庄严告诉《第一财经周 刊》。

Technicolor主要负责《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影片中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从天庭回到火焰山修炼神斧这一段的特效, 一共4场戏,160个左右镜头,40多人的团队花了2个半月做完。

这个过程并不算是高效,影片在前期积累的一系列问题都在与特效公司的合作过程中充分暴露。

首先是片方对于特效预算并没有一个科学的估计。《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在2011年便完成了所有拍摄,原计划用1年时间,在好莱坞完成全片1500个特效镜头的制作。但后来特效镜头一再增加,而如果在好莱坞完成特效,整体花费将超过1亿美元,光特效顾问Kevin Rafferty的薪酬就需要花费800万美元,而当时片方的特效预算仅为1200万美元。

为了节省预算,片方不得不将特效分解到包括韩国、印度、中国在内的超过26家特效公司手中,而这必然会影响到后期效果。

特效预算的不足还直接影响了画面的表达,许多很复杂的镜头变成了一种更简化的描述。

在最初给到Technicolor的剧本中,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从天庭降落到火焰山是一个由8到10个镜头组成的复杂过程。“比如降下来看到他们的背身,离地面很高,然后穿过云雾,一点点逼近,然后镜头切换,远远看到他们降落,爆炸,看到海边的火焰山的全景。”庄严说,“现在电影里头直接变成了远处出现爆炸,紧接着你就看到他俩已经站在地上了。”

通常情况下,特效公司会针对制片方提交的每个镜头所需要完成的效果和完成的周期逐一形成报价,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会建议片方就其中一些效果做出简化。Technicolor并没有承担《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中这部分下落过程的特效处理,因为片方觉得自己能找到更便宜的公司来完成最初那个复杂的特效版本。

前期拍摄过程中的不足则让特效公司在后期制作时更加为难。“比如在拍一些镜头时没有打光,很多气氛不是按照最终想要实现的效果去拍摄的。”庄严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有的镜头干脆没有,比如那个牛魔王降落的过程,从两人后背往下看的镜头就没 拍。”

特效公司在项目早期进入可以更好地避免类似的窘境。即使是在给《归来》这样的文艺片做一些特效场景时,Technicolor也是在拍摄阶段就开始介入,在拍摄过程中拿一些素材开始试验,尽可能实现导演的想法并缩短整个制作周期。而对于《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这一类主打特效,需要更多创意和概念的影片,以中国导演目前的驾驭能力而言,更需要特效公司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给予配 合。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Technicolor即将完成自己那部分特效制作时,片方希望它们能再帮自己赶一场孙悟空诞生时的特效。那场戏大约40个镜头,在看了拍摄素材之后,庄严说至少需要2个月来完成,而当时离上映仅有1个半月时间。在最终上映的影片中,这个镜头也被草草处理了。

特效公司Base FX的创始人之一谢宁说:“本来看起来很简单的活,如果导演没拍好,素材又是不好的,那就只能我们承担,给前面的人擦屁股。”Base FX是一家2006年创立的后期视觉特效和动画公司,已经完成了120多部国内外影视作品的影视特效制作,曾凭借在《太平洋战争》和《海滨帝国》中的特效而两度获得艾美奖最佳视觉特效奖。

这让谢宁在选择客户时变得更加小心。他更愿意和陆川、张艺谋这样的导演合作。《王的盛宴》在还没开拍前,他就和陆川沟通,并让Base FX概念部门的负责人开始给电影中的皇宫等场景画概念图;而和张艺谋合作,是因为张艺谋是学摄影出身的,画面感很强,可以给出“这个线往那边移3厘米”这样很精准的反 馈。

Technicolor曾经给《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阿凡达》等好莱坞大片提供过后期制作和技术支持。在庄严看来,这和给国内影片做特效完全是两件不同的事。“给好莱坞做特效时,所有的创意他们都已经完全决定,在概念图中明确地告诉你我就要这样的云、这样的天,这车这么走,这人这么走。我们更多的去执行就可以了。”庄严说,“而国内项目,我们需要更多地和导演去讨论剧本,而‘你先做一个我看看’这种情况也不少见。”

这与整个行业的发展成熟度有着直接关系,即便是最资深的导演,对于特效的理解或许也并不那么深刻。而BaseFX的另外一位创始人兼CEO Christopher Bremble一直记得早期因为一个项目和导演沟通时出现的情况,“导演一直在告诉我,他想在一个镜头里传递什么样的‘感觉’,我只能告诉他,我们是渲染不了‘感觉’的,我们的概念里只有几何学。”

市场体量的扩大,大资本的进入对于国内电影特效行业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在贺岁档拿下了10亿元票房,而投资方星皓也宣布,它的续集《三打白骨精》将会在8月开拍,2016年上映。

但是,从现在制片方和投资公司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准来看,它离真正的特效大片还有一定距离。也许在这一类型电影的生产中,中国公司尚不能拿出足以匹敌好莱坞的资金投入,但在影片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专业化上,它们完全可以在了解的基础上拍出真正的特效大片。

上一篇:超级模特逛超级市场 下一篇:当苹果和Google入侵汽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