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卷29 《自然灾害与防治》

时间:2022-09-06 12:37:20

测试卷29 《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分布图,回答1~2题。

1. 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 干旱 B. 寒潮

C. 沙尘暴 D. 滑坡

2. 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是该灾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B. 该灾害北方比南方的发育程度高

C. 冬季风是该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

D. 该灾害与亚洲高压有一定的关联性

2011年6月,我国南方地区发生洪灾。在了解灾情和抗灾中,先进科技手段发挥了重大作用。据此回答3~4题。

3. 在这次洪灾中,对水位进行准确快速监测,采用的是( )

A. 遥感技术 B. 多媒体技术

C. 水上监测站人工监测 D. 航空目测

4. 在这次洪灾中,发挥重大作用的监测网有( )

①气象监测网 ②地震监测网 ③水文监测网 ④海洋监测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读下图,回答5~5. 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 地震 B. 滑坡

C. 火山喷发 D. 洪涝灾害

6. 关于该堰塞湖的形成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

B. 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淹没下游才属于自然灾害

C. 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

D. 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才属于自然灾害

7. 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

A. 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

B. 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

C. 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定并执行应急方案

D. 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

下图为台风由台湾东部往西偏北方向移动的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 当台风中心位于海岸中部的乙点附近时,甲、乙、丙、丁四处海岸,何处最容易发生海水倒灌的天然灾害(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 8月上旬该台风移动到闽赣交界处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其对长江沿江平原的影响主要有( )

A. 狂风毁坏大量房屋

B. 暴雨引发特大洪涝

C. 暴雨引发泥石流

D. 降水缓解早情

中国的孕灾环境、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组合以及灾情地域差异显著,据此回答10~11题。

10. 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在西部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原因是( )

A. 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大

B. 东部距离海洋近

C. 西部地区地形状况复杂

D. 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大

11. 青藏高原灾害带的主要灾种有( )

A. 地震、霜冻、干旱、滑坡

B. 旱灾、病虫害、沙尘暴、泥石流

C. 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

D. 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

12. 北京时间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印尼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北纬2.3,东经93.1发生8.6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公里。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该地区多地震的原因?

(2)专家说:“这次地震的压力在此海域已积聚了175年”。分析为什么地震带上有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现象?

(3)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是多火山的地区,火山爆发会造成巨大的灾害,但是该岛却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种地,请分析原因。

13. 雷暴是指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美国是雷暴天气频发的国家,下图是美国年平均雷暴天气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描述美国雷暴天气的空间分布规律。

(2)图中A处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并分析该地与附近地区雷暴次数发生差异的原因。

(3)图中显示美国发生雷暴天气最多的地方是佛罗里达半岛,试分析其雷暴天气多发的原因。

14. 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1)亚洲发生次数居世界首位的灾害类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原因。

(3)非洲的生物灾害发生的次数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是蝗灾严重,试分析蝗灾多发的原因。

上一篇:对现阶段生态园林建设中树池处理技术应用分析 下一篇:测试卷12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