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中的设计阶段对质量与安全的影响

时间:2022-09-06 12:35:14

工程监理中的设计阶段对质量与安全的影响

摘 要 随着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建筑施工管理规范的逐步完善,对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安全问题更是日益重视。

关键词 工程监理 设计阶段 工程质量 安全问题 有效措施

工程质量问题是建筑施工中的核心问题,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同时,工程质量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核心,它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随着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建筑施工管理规范的逐步完善,对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安全问题更是日益重视。本文中,笔者结合近几年所学知识,对工程监理中设计和施工阶段的质量与安全控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工程设计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设计单位的工程设计质量较差。在工程建设时许多设计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暴露出来,这就要求必须对设计进行补充、变更和修改,从而造成施工单位的停工待图现象,甚至有些设计问题是在部分工程施工完毕后才发现,导致必须拆除重做。

2.设计单位对造价和工期不关心。设计单位重点关心的是工程设计安全问题,而对于在不影响或不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任何增加投资、资金损失和浪费却漠不关心。

3.设计人员设计思想过于保守。由于担心承担采用正常的设计所带来的风险,设计单位在考虑工程项目的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等方面经常过分谨慎,加大安全系数,甚至对于那些并不能增强结构,而投资却很大的做法,不假思索地加以采用,在公用工程及配套工程上采用大而全的设计,这些都大大加大了工程的投资。

二、设计阶段质量控制依据和任务分析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通过不同阶段设计深度的控制来保证设计质量。加强对设计阶段质量的控制,除应健全与完善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外,还应大力推行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应从设计阶段开始,委托监理单位介入设计质量监督。

1.设计阶段质量的控制依据。有关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城市规划,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深度要求;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及规程、设计参数、定额指标等;项目批准文件;体现建设单位建设意图的勘察、设计规划大纲、刚要和合同文件;反应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所需要的有关技术、资源、经济、社会协作等方面的协议、数据和资料。

2.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编制设计任务书中有关质量控制的内容;组织设计招标,进行设计单位的资质审查,优选设计单位,签订合同并履行合同;审核优化设计方案是否满足业主的质量和标准以及规划及其他规范要求;组织专家对优化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督促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工作;从质量控制角度对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跟踪审核设计图纸;建立项目设计协调程序,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设计协调,督促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工作;审核施工图设计,并根据需要提出修改意见,确保设计质量达到设计合同要求及获得政府有关部门审查通过,确保施工进度计划顺利进行;审核特殊专业设计的施工图纸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是否满足施工的要求。

对于设计阶段质量控制,通常是通过事前控制和设计阶段成果优化来实现的。设计要求文件在这个阶段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各个设计阶段前编制一份好的设计要求文件,分阶段提交给设计单位,明确各阶段设计要求和内容,是设计阶段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设计要求文件的编制是一个对工程项目的目标、内容、功能、规模和标准进行研究、分析和确定的过程。因此,设计阶段必须重视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设计任务书一般要包括以下内容:项目组成结构;项目的规模;项目的功能;设计的标准和要求;项目的目标。其中,设计的要求是设计任务书的核心内容。

三、提高工程项目设计阶段质量的有效措施

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和水平,需要通过设计加以具体化。为了提高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可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加强工程设计的标准化工作。标准是对设计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是以科学技术和先进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通过制定和实施,为设计提供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和依据。它在促进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保证设计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凡是列入《强制性条文》的所有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会为工程带来一定的隐患。

2.严把设计方案的选择与审核关。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是设计质量的基础。专业设计方案的选择与审核,重点是设计参数、设计标准、设备和结构选型、功能和使用价值等方面,是否满足使用、经济、美观、安全、可靠等要求。设计评审是对设计文件综合性、系统性、文件化的检查,以评价设计是否满足了相关的质量要求,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设计评审过程中,设计文件的质量,应主要依据其质量特性的功能性、可信性、安全性、经济性、时间性和美学等方面是否满足要求来衡量。

3.搞好设计接口控制。设计接口是为了使设计过程中设计部门及设计各专业间能做到协调和统一,必须明确规定并切实做好设计部门与采购部门、设计内部各专业间的设计接口。设计的组织接口和技术接口应制订相应的设计接口管理程序。

4.建立设计成果校审制度。设计文件校审是对设计所作的逐级检查和验证检查,以保证设计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设计校审应按设计过程中规定的每一个阶段进行,对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质量进行严格校审,具体包括对计算依据的可靠性,成果资料的数据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论证证据和结论的合理性,现行标准规范的执行,各阶段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文字说明的准确性,图纸的清晰与准确,成果资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等内容的校审。

5.建立设计文件的会签制度。设计文件的会签是保证各专业设计相互配合和正确衔接的必要手段。通过会签,可以消除专业设计人员对设计条件或相互联系中的误解、错误或遗漏,是保证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建立设计文件会签制度。

6.鼓励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创新。通过开展优秀设计竞赛评比活动,激励设计人员加强基本训练,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鼓励设计人员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吸收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设计质量的提高。

7.认真进行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的目的是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正确贯彻设计意图,使其加深对设计文件特点、难度、疑点的理解,掌握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图纸会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施工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制定解决方案;二是为了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图纸中的差错,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8.做好工程项目设计变更控制。设计变更可能由设计单位自行提出,也可能有建设单位提出,还可能由承包单位提出,不论谁提出都必须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并且办理书面变更手续,凡涉及施工图审查内容的设计变更,必须报请原审查机构审查后再批准实施。

参考文献

[1]黄如宝等.建设工程监理概论.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20-24.

[2]田金信,等.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5).

[3]林炳章.论建设工程监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6 (4).

上一篇:简析建设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热门复古风格数码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