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Tablet 2

时间:2022-09-06 11:57:31

最近有几件事情让我感慨颇多:其一,某位朋友出售使用了两年的64GB版本MacBook Air,自己要价仅2399元;其二,同事以1600元的价格卖出了使用仅一周的Core i3版本HP Pavilion G4;其三,我自己将使用了半年的64GB版本iPhone 4S以3000元的价格转给了朋友,他觉得占了便宜而要请我吃饭;最后,在与就职于某厂商产品部的朋友聊天时,他抱怨现在的日子不好过,“现在风头都在手机和平板部门,人家是暴利外加有量,我们是微利卖起来还费劲,你要是老板会看重哪个,明摆着的事情”——这就是目前移动计算领域的现状。

面对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所谓移动互联市场,传统厂商在短时间内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英特尔耗巨资营造的超极本概念轻松被ARM阵营不断推出的手机和平板新品打的销声匿迹;微软为了提供触摸体验匆忙推出的Windows 8颇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Windows Phone 8在易用性方面更是差评不断;比起这两家上游品牌,没有手机或平板业务的PC厂商日子则更不好过。对这一局面我个人的看法是,面对新产品新概念,甚至是新领域,大船掉头总需要时间,这一过程必然不会是迅速完成的,但只要掌握了核心技术,改变了自己的思想,那么一旦完成了掉头任务,大船的前进速度可想而知,并且过热的东西迟早会冷下来,而一直在坚持的东西却很难改变。

好了,我们花费了一些文字在铺垫背景上,该轮到本文的主人公出场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英特尔“改造”了其ATOM平台,结合Windows 8和PC制造商联手推出了一系列平板电脑设备。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PC品牌都在近一段时间内上市了此类新品,而我们将要介绍的Think Tablet 2则是这些产品中的佼佼者。

在对Tablet 2的赞美之词出现之前,我还想再强调一下,那就是对此类产品的看法:ATOM+Windows 8的设备可提供完整的PC功能,这一点与微软自家的Surface RT有着本质区别,你不仅可以使用Windows UI下的程序享受触摸体验,更可以按照传统方式在Desktop UI下完成轻量生产力的任务,还可以运行早已熟悉的各类安装程序,对硬件的支持在理论上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以上的优势并不意味着这类设备就可以取代传统的PC,ATOM处理器的能力想必我们的读者不会陌生,这从英特尔对其处理器家族的描述上也可见一斑,如果这样表达还不够清楚的话,那么我们不妨更加直白一些——有谁会用上网本和笔记本做直接比较么?这在几年前可是英特尔十分避讳的话题,那么时过境迁到现在,无非是上网本变成了可转换形态的平板电脑,笔记本衍生出成超极本——穿了马甲,读者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吧。正因为如此,一方面英特尔也极力避免用这类产品与自家基于Core处理器的产品直接比较,另一方面我们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就像文章标题写的那样,这类产品是英特尔和微软在短跑竞赛中为了不至于落后“潮流”的权宜之计,并非最完美的移动计算设备,但Think Tablet 2则是这种“无奈”中“最美”的产品。

Think Tablet 2坚持了Think产品一贯的品质,在工艺水平上毋庸置疑:整个产品的重量仅有565克,厚度与一次性打火机相差无几,如此轻薄的产品把握起来却会给人以十分扎实的感觉;即便是遮挡MicroSD和SIM卡那仅有2厘米长的挡板,与机身之间的缝隙都相当均匀;来自Wacom的手写笔可“隐藏”在机身左侧,用它来完成会议记录或亲笔签名易如反掌;随机配备的蓝牙键盘沿袭了Think产品在键盘使用感受上一直以来出色的体验,其键程和反馈都无可挑剔。值得一提的是,Think家族基因之一的“小红点”如今也有了新形态,采用光学技术的TrackPoint使用起来更加灵敏,只不过对Think的老相好们来说需要一点点时间来适应,与传统的TrackPoint不同的是,它只需要轻轻触摸即可卖力工作,而不需要再像以往那样稍微用力了。

我们一贯的要求是尽量避免在文章中浪费文字描述产品的配置,毕竟这是硬指标,可通过表格体现,在下面的测试表中读者朋友们可以看到相关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特别选择了Microsoft Surface RT、Think Tablet 2和Acer ICONIA W700进行了小范围的横向对比测试,由于采用传统测试脚本无法保证跨平台的可比性,因此我们启用了对平板设备的全新测试方法,虽然表格中体现的仅仅是这些测试中的一部分,但它们已经有足够的代表性来说明三种设备之间的差别了。

首先,基于ARM架构的Surface RT预装的是Windows 8 RT系统,其Desktop UI更多意义上在于为内置的Office提供支持;基于X86架构的ATOM+Windows 8组合可提供完整的PC功能,但在某些任务的体验上差强人意;如果你不是有着一票可干具体事务的小弟的老板,每天只需要看看邮件下达一些指示之后就可以看看新闻谈谈买卖,而不幸正是小弟中的一员,那么还是面对现实吧—无论平板或是智能手机多么火爆,它们都只是用来“消费”内容的,“创建”内容还是要老一套,这从Surface RT内置的缩水版Office便可看出,其Excel 2013组件取消了对宏命令的支持,甚至无法完成相关测试。

其次,不少消费者在看到ATOM的刹那即自然而然地想起X86,进而想起复杂指令集,然后做出判断即X86处理器一定比ARM处理器更加耗电。我们的测试无疑打破了这种谣言,事实上一款处理器是否耗电与指令集架构并没有直接关系,与制造工艺和电路复杂度才息息相关(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传统的X86处理器之所以在功耗方面讨不到好处,是因为需要为指令集提供全面支持的同时还要保证性能表现,在电路设计上有着极高的复杂度,晶体管数量与ARM也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英特尔显然对代号为Clover Trail的ATOM进行了成功的改造—基于X86架构的ATOM Z2760处理器,电池容量仅为30Wh的Think Tablet 2,其续航能力在测试中甚至优于基于ARM架构NVIDIA Tegra3处理器,电池容量为31.5Wh的Surface RT。

最后,在扩展性能方面,可以看出Think Tablet 2与传统的PC基本相当。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Tablet 2采用的USB 2.0接口输出电流为500mA,这一指标应对工作电流不足100mA的键盘鼠标,或是200mA的闪存盘是没什么问题,但移动硬盘就要看运气了。我们使用自己DIY的7200rpm/1A移动硬盘无法识别,这完全可以接受,但如果你购买的原装移动硬盘也有可能无法正常使用的话,恐怕就会招来非议了—如果你的移动硬盘带有数据备份/同步功能,且通过额外的电路实现,那么在500mA工作电流的基础上还需要额外的约100mA“支出”,这种情况Tablet 2机身上的USB接口很可能无法提供支持。不过比起Surface RT来,Tablet 2还是要“健全”许多,它可以安装USB或是网络打印机,从而完成自定义的高级打印功能,还可以使用网银必需的USB Key,在Surface RT上你只能实现基本打印功能,对USB Key更是无法支持。

除去蓝牙键盘之外,Think Tablet 2还允许选购仅重410克的扩展坞站,通过其底部的接口连接坞站后,用户可得到额外的多个USB接口、MicroUSB接口、全尺寸HDMI接口,以及8倍于USB充电速度的65W交流电源适配器充电功能。当然,如果你认为Tablet 2本身提供的Micro HDMI、MicroSD、支持4G网络的SIM卡插槽以及1个USB 2.0接口面对移动计算已经够用的话,则可以为同一部门的多个Tablet 2配备一个坞站,这也是商用产品在节省企业开支方面的优势之一。

坦白讲,此类平板电脑面向行业用户的可用度更高,厂商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不同行业的订单预装相应的服务、Apps或是应用程序—Think将其定位为商用平板无疑是明智之举。就普通消费者而言,如果你想毫不费力地获得最佳的平板使用体验,恐怕短时期内难有超越iPad的选手出现。不过无论如何,越来越多同类设备的竞争,这意味着消费者不仅有更多的可选目标,也许还有机会买到更便宜的产品。

上一篇:佳能 PowerShot S110 下一篇:急事急办Windows安全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