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西丁村东路娃娃调

时间:2022-09-06 11:52:06

西丁村娃娃调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剧种,因【娃娃】为其主要曲牌腔调而得名。娃娃调源于北方俗曲,由于流传区域不同,分为东西两路,流布于定州市西丁村的娃娃调属东路娃娃,迄今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一脉相承,花开两枝。东路娃娃调具有高亢、婉转、清丽、优美的艺术特点。戏文词格极富特色,唱词讲究,音韵独特,对研究我国戏曲史和地方剧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河北省定州市西丁村位于定州市区东南部,距定州城区约四十公里,隶属于被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子位镇。它东临安国市,南接深泽县,鸡鸣闻三县,车行通九州。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中原文化和边疆文化的交汇点,西丁村娃娃调因此也承载了很强的历史文化符号,有着独特的学术文化价值。其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当地和周边府县村民庙会、节庆和农闲期间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

娃娃调起始年代不详,代表人物远不可考。相传明清时期,就有以【耍孩儿】为主要腔调的木偶戏表演在当地流传。后来艺人们把“声”与“形”较单一的木偶表演形式改为真人上台表演,奠定了走向戏曲舞台的基础。明末清初,一些在艺术上较有造诣的民间艺人组成了娃娃调戏班,开始在定州、祁州、深泽、等地的广大农村进行演出。

据定州市西丁村娃娃调老艺人的推算和村民王五仓家的家谱记载,早在乾隆48年(1784年)以前,其王家祖上就有王有义、王守贵、王老唱等人从事娃娃调的表演。

光绪三年,当地八家乡绅出资,为戏班购置了新的戏箱、戏服,并将戏班定名为“落到班子”。鼎盛时期还邀请艺名为“杠子红”和“一声雷”的外地名角同台演出,曾一度出演至山西省。老调、丝弦戏传入定州后,西丁村娃娃调开始长期与老调、丝弦同台演出。它虽长期与老调、丝弦同台,但从不混迹于老调、丝弦之中,它有娃娃调自己独立的剧目和独有的唱腔板式。

东路娃娃调为综合体结构形式。具考证为其主要曲牌唱腔的【娃娃】源于金、元时期的北曲曲牌【耍孩儿】。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为适应剧情和人物感情的需要,娃娃调先后吸收了各种民间俗曲小调和其他艺术形式的曲牌,并发展变化了板腔体,从而行成诸腔并用的地方剧种。娃娃调的【娃娃】曲牌,也随着板式的发展,派生出其它板式的【娃娃】曲牌,如【快娃娃】,【慢娃娃】,【六句娃娃】等。

【娃娃】是娃娃调的主要曲牌唱腔,适用于叙事和表达人物感情。曲调结构属二板,节奏一板一眼,每句唱词都在眼上起唱。唱词结构属长短句的曲牌体,八句一段的完整唱段叫八句娃娃,句式为三、三、二段体。词格、节奏、辄韵要求都比较严格,严守“三段八句,四七倒辙”的固定格式。在词格上依然沿袭【耍孩儿】的韵辙押韵,八句唱词要求规整、严谨,否则无法入曲演唱。

娃娃调所用曲牌和腔调除【娃娃】外,还有【锁南枝】、【黄莺儿】、【青阳儿】、【香柳娘】、【桂枝香】、【倒推车】、【越调】、【喇叭腔】、【起腔】、【花腔】等。板式有头板、二板、平板、散板、剁板、赶板、哭板等。

娃娃调所用唢呐曲牌同其他兄弟剧种基本相同,有玉芙蓉、朝天子、大开门、安营曲、工尺上、备马令、接调、嗡嗡狗儿等等。用的最多的是“嗡嗡狗儿”,还有不常用的头梅子、三梅子、二梅子等。还有的曲牌只限在一个剧目上用,故好多曲牌已随剧目的遗失而失传。

东路娃娃调定调较高,具有高亢、婉转、清脆、优美的艺术特点。演唱方法是旦角用假桑,其他行当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念京白和韵白。化装和表演形式和地方大戏河北梆子、老调基本相同。娃娃调的文场伴奏乐器以板胡、笛子、笙、三大件为主,武场乐器使用板鼓、大铙、中镲、小镲、小锣等,武场不用大锣是娃娃调的一个特点。

娃娃调流传于民间,艺术形式简白、流利、畅快,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唱腔高亢、清丽、流畅,唱词优美文雅。传统剧目内容丰富,多为袍带戏、朝廷戏、神话戏。主要取材于古典小说、民间传说、历史传奇以民间说唱中的神话故事。随是地方剧种,多唱以生、净为主的袍带大戏。

早期娃娃调剧目及相关文字资料比较丰富,可惜“”期间大部分资料遭焚毁。现存传统剧目仅《穆桂英指路》《黄河阵》《宗保挂帅》《罗通扫北》《奇中义》《金铃记》《常小打渔》《卖凤针》《罗通扫北》《井台会》《天飞闸》《访洪洞》《扇火炉》《凤凰山》《薛丁山招亲》《丁僧扫雪》《夸楼》等十几部。由于娃娃调词格、节奏、辄韵要求比较严格,大唱样板戏期间,也曾尝试移植现代戏剧目,但未成功。

斗转星移,朝代更迭。历经400多年的沧桑岁月,娃娃调的发展日渐式微。由于近百年来西丁村娃娃调长期与老调、丝弦同台演出,没有自己的独立剧团和戏班,始终随着当地的老调、丝弦等民间剧团和戏班一并成长和发展,且一直属于从属地位。娃娃调定调较高,唱腔高亢清丽较难演唱,又因受曲调格式的制约,移植创编剧目不易,故而发展缓慢。

娃娃调是采用代代口耳相传的单一方式进行传承的,熟悉掌握娃娃调艺术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且年事已高。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娃娃调戏班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更新及多种文化的影响,青年演员更是寥寥无几。现在教戏、懂戏的老人已为数不多,近年已少有人传唱,几乎绝迹,娃娃调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困境。这一传统民间戏曲形式正面临失传。

为了保护和抢救西丁村娃娃调这一稀有地方剧种,急需投入大量资金对其抢救保护,急需专业戏曲工作者对娃娃调艺术和现存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上级领导及非遗保护部门应多方面协助老艺人收徒传艺,同时收集整理传统剧目;录制音像资料;开展理论研究;挖掘其艺术内涵。确保娃娃调这一独具艺术魅力的地方剧种得到应有的传承与保护。

作者简介:

赵 丽,女,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河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1988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现在定州市文化馆工作,馆员职称;多年来负责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以及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辅导于组织工作。

上一篇:小议流行音乐市场化新风向 下一篇:小提琴的民族化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