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的梦,没有终点

时间:2022-09-06 11:24:42

荣誉的梦,没有终点

201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陆续揭晓。诺贝尔奖既是对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的肯定,也是让无数科学研究者孜孜不倦的动力。

从国人的角度出发,诺贝尔奖是我们借鉴与反思的一个平台;以作文的角度来看,诺贝尔奖获得者与未获得者心态与思想上的闪光点都是写作的好素材,值得我们去认真品读。

心态・声音篇

袁隆平:研究并非为了诺贝尔奖

在全球最大公司英国立博(Ladbrokes)的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赔率中,袁隆平与斯诺登并列排在第四。这意味着,袁隆平有望获得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早有一些媒体询问过袁隆平本人对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看法,但处于预测漩涡中的袁隆平态度一如往常,回答称:“没奢望过要得奖。”袁隆平说自己做研究并非为了获诺贝尔奖,而是为了给世界一个答案:中国人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而且能帮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饥饿人口。

考场话题:荣誉面前/平常心/宠辱不惊

素材速用:荣誉,多少人趋之若鹜,穷其一生而不得,但袁隆平却视荣誉为浮云,只为给世界一个骄傲的答案。与其抱着那些虚无的荣誉终老,不如“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对荣誉的淡然,对人生的顿悟。

村上春树:获不获奖是次要

自2006年获得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之后,至今,村上春树每年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但每年都与之无缘,堪称“最悲壮的入围者”。村上春树到底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读者与日本的出版商都迫切希望得到答案,而村上春树本人却表示:“最重要的是读者,获不获奖是次要。”

考场话题:高于荣誉/徒有虚名

素材速用:为获得荣誉无所不用其极,却从不把精力放在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上,正如那肥皂水吹成的泡沫,看似七彩斑斓,但一吹即破,最终只是一场幻影。想必,村上春树已认清了这点,所以在他看来,来自读者的肯定才显得更可敬、可贵。

奋斗・励志篇

马拉拉:“我们没有被吓倒”

这不是一块用来保存的金属奖牌,也不是我使命的终结点,而是开始。在巴基斯坦,我有两个选择:一是什么也不说,等待被杀;二是仗义执言,然后被杀。我选择了第二条路。

――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马拉拉(17岁)

马拉拉11岁通过博客介绍她和朋友们在政权下的生活,开始为争取妇女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这种做法惹怒了政权,2012年10月,15岁的马拉拉在乘校车回家途中,遭到暗杀,其后被转送到英国治疗。出院后的马拉拉愈发无畏,继续在海外为儿童的权益而斗争。她说:“坏人以为能吓退我们的雄心壮志,但我们没有被吓倒。软弱、恐惧、失望逐渐消散,随之而来的是坚强、力量和勇气。”

考场话题:不向强权低头/坚韧勇敢

素材速用:以一己之力抗衡整个国家乃至社会的不公平待遇,不畏强权和生命威胁,17岁的马拉拉当之无愧受到这样的荣誉。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事业而努力,她,是当今时代下最美的人物!

赤崎勇:“吾道一以贯之”

即使是失败,也绝对不要放弃。想做一件全新的事情,失败会如影随形。在失败的情况下,不要气馁、不言放弃非常重要。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赤崎勇

赤崎勇有句座右铭是“吾道一以贯之”。他是全球高亮度蓝光LED技术的首位开发者,而蓝光LED的开发被公认为“20世纪内不可能完成之任务”。获奖前的赤崎勇,曾在1981年的半导体国际学会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当时,整个会场没有任何反响,甚至没有一个人有兴趣向他的研究成果发出提问。赤崎勇这样描述当年的落寞:“我孤身一人,在荒野前行。”然而,就是在这片孤身一人的荒原中,赤崎勇凭着对理想的毫不气馁和坚持不懈,最终获得了成功。

考场话题:孤独前行/坚持到底

素材速用:虽孤独前行,但赤崎勇依然没有熄灭心中燃烧的理想之火。他不怀功利之心,不畏艰辛,披荆斩棘,把坚持化作一把利剑,划破人生的重重枷锁,最终迎来了一片沙鸥翔集的广阔蓝天。

现象・审视篇

勿忘诺贝尔奖本意

现象:2014年诺贝尔奖颁布前夕,一家市场分析机构的预测名单显示,四位华裔科学家张首晟、杨培东、邓青云、钱泽南为夺奖热门人物。 然而,当四位热门华裔科学家全部落选的消息传来,不少民众陷入失落的情绪中,有人吐槽,有人反思,还有人走入种族歧视、基因差异的讨论“误区”。

深思考:国人的这种失落感可以理解,但观奖之余,不妨将目光聚焦于奖项本意所在的科学本身,思考奖项评选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反观诺贝尔奖百年评选历史,获参评资格的科学家大多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工作环境、研究生涯都为我们树立了可供参考、学习的坐标。放平心态、得之可喜、失之再追,从对比中找不足,将美好心愿化为实际行动,这才是关注诺贝尔奖应有的心态。

诺贝尔奖与教育之道

谈及为何走上科学之路,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下村修说:“我做研究不是为了应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应该说,对周围世界保持一颗好奇心,从兴趣出发追问“为什么”,是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相对而言,我国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对孩子情商的关注还远远不够,甚至在不同程度地忽视、抹杀他们的好奇心。

观点深剖析:或许获得诺贝尔奖不能说明一切,但撇开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人类的进步不谈,诺贝尔奖这颗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恰恰是对个人成就的极好认可,是个人之于世界价值的生动体现。这也体现着教育的目的所在,即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成就一个幸福的人。

上一篇:构建“校企共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下一篇: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