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与班干部队伍建设

时间:2022-09-06 10:10:40

皮格马利翁效应与班干部队伍建设

摘 要:班干部队伍建设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环节。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组建一支团结、高效、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对班干部既要充分信任,又要严格要求,使他们学会做事,学会管理,来促进班干部队伍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促进班级的建设管理。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效应;班干部;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269-02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塞浦路斯有位善于雕刻的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女,雕成后又每天用深情的目光凝视她。这种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于是爱神给她赋予了生命,雕象变成的美女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

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便是人们从这个故事中总结出来的,是指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

我们从中得出这样一个启示:赞美和期待具有一种超常的能量,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激发人的潜能。一个人得到别人的信任与赞美后,他会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尊,从而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为了不让对方失望,他会更加努力地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尽力达到对方的期望。相反,如果向对方传递了一种消极的期望,则会让他变得自暴自弃,向着消极的一面发展。皮格马利翁效应包含期望、暗示、激励、感染等作用。

皮格马利翁效应启示我们: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期望和激励的方法,增强学生动机和行为的诱因,引导学生为获得成功而努力。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把皮格马利翁效应应用到班干部队伍建设中,班干部是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实施者,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班干部的能力素养、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个班的班风,学风建设设。因此班干部队伍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班主任可适当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以积极的态度发挥期望、暗示、感染、激励等作用,来使班干部队伍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一、发挥期望作用,慎重选拔班干部

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班级管理过程中, 班主任的期望跟学生的行为结果有密切的联系。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

班干部是班级活动的骨干力量,是班集体活动的主力军,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正确地选拔班干部是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的关键。发挥期望作用,来选拔班干部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明确班干部的选拔标准。在实践中,切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优异就全面肯定,一定要多角度观察。学生干部必须品学兼优,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领导能力。学生干部在学生中应有领导才能,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团结同学,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同时还应具备奉献精神,能为他人着想,有较强的感召力等。

2、不能包办干部的“任免”。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有的班主任喜欢包办代替,自己决定几个人选,然后为之分配任务。这样一来,一些班干部往往会失去一定的群众基础,给以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时,一般通过毛遂自荐、相互推荐等方式物色干部人选,暂不定职务,经过两周试用期后,经全体学生民主投票决定具体职务。这样的班委班子,有较强的威信,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3、干部的选拔不能搞“一刀切”。万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学生干部选拔应贯穿于整个学习期间,对胜任的班干部要予以重用;对能力较弱,不能胜任的干部要进行调整;对表现特别上进的学生,应吸引到干部队伍中来,这样才能使班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如12届副班长叶玲玲同学,高一担任纪律委员,经过一学年的观察,发现她工作能力突出,学习成绩优异,到高二经学生表决被选为副班长,其个人在学生中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二、发挥感染作用,精心培养班干部

感染作用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一般意义上, 感染是“对某中心里状态的无意识、不由自主的屈从”;在个体意义上,感染是“通过言语、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比如,当你身临NBA 球场观看篮球比赛时, 受到球迷的影响,会情不自禁地呼喊起来――这便是感染的效果。

班干部队伍建设中也需要这种感染,需要班主任主动地运用语言、动作、表情以及图示等手段,去营造某种情境或氛围,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机制,进而达到感染他们管理好班级的目的。

学生的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从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在具体工作中,班主任的感染作用可以从三个步骤入手

1、“扶着走”。“扶着走”的关键是抓好“第一次”。一个新的班集体组成以后,对于新产生的小干部来说,会遇到一连串的第一次:第一次组织早自习,第一次带领学生劳动,第一次组织课外活动等。在“第一次”前,班主任要耐心指导。如:第一次组织早读课,班主任要告诉值日班长提前十分钟到校,先将早读内容和要求抄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到校后尽快组织上早读,个别同学学习有问题要耐心解答,对纪律有问题的同学要先暗示,后提醒,尽量不发生冲突。早读课结束后要进行小结。

2、“领着走”。这是半扶半放阶段。班干部有了一些经验以后,班主任可在各种具体工作之前,请班干部提前设想,提前安排,自己充当参谋。像这样经过班主任的耐心引导,班干部会逐渐成熟起来。

3、“放开走”。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以后,班主任应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放开走”并不是班主任撒手不管,可定期召开班干部例会让班干部交流经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班主任要大力表扬敢于管理,独挡一面的干部,在班干部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

三、发挥激励作用,适时肯定班干部

激励是“为唤起、指向并维持人们行为以达到某种目标的一系列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心态和境遇良好时,受到积极的激励,他会更加发奋向上;在相反情况下,如果施以适宜的消极激励,同样可以催人自新,创造佳绩。

激励之于班级管理,与暗示和感染同等重要,甚至超过暗示和感染。因为它能直接地触动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如果我们在班干部队伍建设中实施以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化和强化这种期望,就能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对班干部,班主任平常应多鼓励和认可,追寻其闪光点,保护其自尊心,鼓舞其干劲,同时注意挟放结合,逐步培养其工作的独立性、自由性、创造性。当班干部工作出色时,应及时进行表扬,以树立其在同学面前的威信和形象。具体做法在:

1、要给班干部独立工作创造机会。每月可设一次“自主日”,这一天从早到晚,班里大部分事情都由学生自己解决处理,这样,可锻炼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

2、要教育学生尊重班干部,服从班干部的领导。班主任应使学生认识到,尊重班干部就是尊重集体,服从班干部就是服从集体。

3、要适当地给班干部摆功,让同学们知道班干部为集体付出的辛劳。

4、在班干部工作有失误时,班主任应主动给班干部减压。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难免出现失误,此时,班主任应主动承担责任,帮助班干部减轻压力。

四、发挥暗示作用,严格要求班干部

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 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对班干部的“放手使用”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要求越高,发展越快,标准越严,成长越稳。

中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自我效能感差。“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直白表述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让学生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比如改正自己的缺点。让学生能预测到结果,他就会积极的投入到其中。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班主任通过积极的暗示,以无语式的批评或建议,对班干部严格要求。高标准严要求,有利于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

“响鼓更需重槌敲”,班干部不仅有管理作用,还要有榜样作用。对班干部严格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班干部犯错误,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班主任一视同仁。

2、要细化班干部的服务,要求班干部对同学“一视同仁”。

3、教育班干部不要骄傲自满。

4、批评班干部,尽量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5、对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挫折,班主任应及时提醒班干部注意防范,并作出一些必要的原则性指示。

班级建设,同学是主体,班主任是主导,班干部是关健。班干部素质、能力和积极性是学生工作能否积极、有效、活泼和健康开展的决定性因素。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组建一支团结、高效、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对班干部既要充分信任,又要严格要求;既要使之有职有权,又要赏罚分明;既要鼓励他们大胆工作,更要教育他们严于律己;既要肯定他们的进步和成绩,更要及时纠正其缺点和错误。要使他们明白班级干部既是班级的骨干,更是全班同学的公仆。总之,在他们摸索的时候,要给予火把;在他们跌倒的时候,要给予支持;在他们登上顶峰的时候,要给予微笑。一步一个脚印,使其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管理,促进班干部队伍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上一篇:优化课堂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一篇: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