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波西米亚之城

时间:2022-09-06 09:51:51

火车离开德国进入捷克,已正式进入东欧地界。繁华的都市背影渐渐被一望无垠的田野、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和古老王朝留下的神秘传承取代。不必赶路,只在田园诗与好心情的陪伴下慢慢欣赏那种乡野气质和人文风景……

查理大桥走九遍

坊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只有把查理大桥走过9遍才算来过布拉格。这听起来像一句魔咒,不过却与这座城市波西米亚首都的气质不谋而合。

初听此言我也嗤之以鼻:来来回回不过是座大桥,走一遍和走9遍能有多大差别?但机缘巧合,由于所住客栈位于老城,而布拉格古堡在沃尔塔瓦河对面,查理大桥作为联通两地捷径,每天从老城到古堡的习惯性散步的的确确让我把这座桥走了9遍。走过之后,发现每次过桥看到的风景竟然都不一样。

清晨过桥时,阳光正好把河对岸的古堡照得熠熠生辉,仿佛高高在上的君主正在接受整座城市的朝拜。傍晚过桥时,光线又把老城照个亮堂,市井的喧嚣成为布拉格夜生活的主流。而逆光下的古堡也仿佛困了倦了,不知从哪里扯来一条黑毯披在身上,打个哈气,沉沉睡了过去。

出太阳的时候桥上最热闹,商贩和游客的密集程度让我只能以每分钟一米的龟速慢行。而下雨时的查理桥一下子安静下来,从淅沥雨声中我却听到另一种更加磅礴大气的乐音,那是沃尔塔瓦河流淌的节奏,正是这乐音给了许多捷克艺术家以灵感,让卡夫卡写出《变形记》,让斯梅塔那写出《我的祖国》。

一天中除了早晚,其他时段过桥时的风景也不尽相同。如同商量好了似的,查理桥上的街头艺人都不在同一时段出现,这应该是出于良性竞争考量,他们也知道游客如果把硬币扔给第一个,那后面的除非技艺炉火纯青,否则被青睐的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上午堵住大桥的是个四人乐队,3个老头弹爵士,一个老头用低哑嗓音吟唱着什么,仿佛是在诉说大桥的历史。下午通常是几个从交响乐队跑出来赚外快的演奏者,他们只弹不唱,吸金能力有所下滑。一天中最精彩的表演由一个歇顶老头在黄昏时呈现,只见他把所有乐器都穿在身上,双手双脚和嘴同时发力,嘀嘀嗒嗒,一个人组成了一个乐队,难怪此时查理桥总是水泄不通。

一来一回总是双数,那九遍之说从何而来?开始我也被这数字游戏迷惑,但随后豁然开朗:最后一遍过桥后我没有从原路返回,而是沿河走到另一座跨河大桥之上。没想到从这里再远眺查理桥,却无意中获得一个全景视角。古堡、大桥、老城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布拉格,看到这里,我终于对查理大桥走九遍的说法深信不疑。

夜色下的布拉格

每日暮色将至,在布拉格老城街头总能看到一些黑衣黑帽,举着黑伞提着煤油灯的人,他们可不是中世纪沉冤未散的鬼魂,而是一些招揽游客的导游。探访夜色下的布拉格已经成为一条经典旅行线路,让游客在他们信手拈来的奇闻异事中感到阵阵惊悚的刺激。

而我对布拉格的探访却是从一顿地道晚餐开始。是在布拉格广场旁的一间装潢考究的餐厅,穹顶黄帘,美酒相伴,音乐相随。点了这里最昂贵也最经典的一道大餐――黄金猪手,吃一口烤得金黄脆嫩的猪肘肉,再喝一杯同样颜色金黄的威士忌,所谓大快朵颐,应该就是这种感觉。可任我手撕刀切,那一大盘猪肉却丝毫未见其少,由此可见捷克人人都是大胃王,而在街头随处可见的那些身高超过2米的大块头也可佐证这一说法。

离开餐馆时日光已经垂暮,但城市的布景灯还未点亮。这让布拉格广场四周嶙峋的建筑也像长满刺的怪物,作势欲扑。不过环境虽然怪诞,可这却丝毫没影响人们的好心情。几个年轻学生围成圈坐在一起闲聊;露天酒吧中也已声色浓郁,啤酒、白酒、威士忌,一个都不能少。而这一切又怎能逃过那坐在自家阳台妆容精致的捷克老太的俯视。她的神色祥和而平静,如同欣赏一场每日都不会缺席的表演。

我穿过古城往大河对面的城堡走去。此时天色已然全黑,路灯则瞬间点亮。从黑暗的天幕中飘落下的雨滴像把本就光滑的石板路刨了光,遥遥看去仿佛一面面水滑的铜镜。道路两边的店铺则灯火通明,售卖各种与这座波西米亚之都有关的工艺品。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几个鼹鼠毛绒玩具,要知道鼹鼠的故事可是我这一代中国青年最早接触的外国动画片,当时就记住了这个可爱的小家伙来自一个名字十分拗口的国度:捷克斯洛伐克。

城堡及附近建筑全都依山势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那昏黄路灯,起伏路面,以及一闪而过的捷克女孩,完全符合之前对布拉格的所有想象。也沿着山路向上走去,突然看到路边出现两只手和一个饭盆,在欧洲遇到乞讨并不奇怪,奇怪的是那乞讨者显然是被关在地牢中,因为两只手是从铁栅栏中伸出。再走近一看,原来是个街头雕塑,嘘出一口长气之后,更笑着想,这座城市怪得有意思。

夜色中的布拉格城堡更显华丽,几个等待换岗的士兵站得笔直,目不斜视的神情让他们更显英俊。城堡晚上也可参观,游客不多,就不用像白天时快速前行,走马观花。

在布拉格大教堂前停了很久。教堂的巴洛克结构无比繁复,看来当时一定国力昌盛,教皇才可以为所欲为地把家装修成他所认为的天堂的样子。

再次回到查理桥,遥望她的全景,不禁感叹这种暗夜的华丽,会让人脚步变慢,直到慢得不想离开。

有一种生活叫做波西米亚

波西米亚本来只是个地名,专指捷克境内包括布拉格在内的广大区域。可现在这词却被潜移默化地当作形容词用。你看,波西米亚服装,波西米亚啤酒,波西米亚生活方式,仿佛只要与波西米亚沾边,就和特立独行、离经叛道差不多远了。而这词的核心卖点就是怪诞,捷克政府自然不会错过这天赐良机来炒作自己的旅游生意。

骷髅教堂位于小镇昆塔霍拉郊外,与布拉格相距90公里。从外面看这里与一般教堂无异,浅灰色外墙,头上顶着十字架,建筑规模也不算大。可一旦走进教堂,就好像走进了白骨精的盘丝洞。数以万计人骨排列组合成视线所及的全部。

中世纪时一场瘟疫让周围村民死伤过半,教堂里积骨如山,后来埋不胜埋,坟垒几乎把教堂围得水泄不通。一个教士为了化解这场人骨危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工匠先把尸骨分门别类,再用这些骨头制作成教堂里的所有装饰摆设,这样既可以让往生者灵魂与上帝同在,又能让教堂的VI设计与众不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盏位于教堂正中的人骨吊灯。灯架是粗壮的大腿骨,吊坠是互相勾连的下颌骨,头颅充当烛台,这种噬魂的华丽让每一个慕名而来的参观者都会仰视至少三分钟。

最近几年,刑具馆和蜡像馆在捷克境内如雨后春笋般开成了连锁店。它们也不负众望地多次在好莱坞恐怖电影里出镜。无论是《客栈》里把几个年轻人折磨得魂飞魄散的屠宰场,还是把真人扔进蜡油锅的《恐怖蜡像馆》,都让我在参观前心里预支了一份恐怖。在布拉格查理大桥旁边的一幢四层楼里,有一座捷克最大的刑具博物馆,里面用实物、图片及影像展示了中世纪刑罚创造者的丰富想象力,原来那些砍头分尸的斩立决刑具并不可怕,真正的恐怖来自于意识尚存时的身心折磨,所谓生不如死,就是不知道还有什么痛苦等在后面。

与世界其他蜡像馆的明快光线设计不同,布拉格蜡像馆的调子都偏黑偏暗。而且看上去每尊蜡像脸上都挂着一丝诡异的微笑。当然现在最火的蜡像属于刚刚过世的流行天王MJ,他被安排在蜡像馆的压轴位置。谁敢说他的一生不是波西米亚的最佳注脚?

TIPS

1.从柏林坐火车到布拉格4个小时。进入捷克境内的时候,那个弯道真是个多啊,会晕车的人记得带好晕车药。

2.从柏林到布拉格,火车票是50多欧元,出火车站右边是地铁。公交售票厅在右边。火车站也是机场airport express的上下车点,45czk(捷克克朗)一程,5:00-10:00,每隔30分钟一趟。

3.布拉格几种交通工具

Metro从早上5:00-12:00。

Tram和bus 4:30am到12:15am 夜车是12:15am到4:30am

Funicular是上白胜山的小轨车,9am到11:30pm,18czk的票不可以乘,也不能乘夜车。

4.一定要买票和打票,常常会遇到查票的。

住:

1.布拉格住宿还是很便宜的,普通公寓一天59欧元,交通也还方便。

2.Check out的时候,记得不要在房间乱扔垃圾、塑料袋等,用一个袋子装好所有垃圾。要是你嫌麻烦,就多给点小费。

游:

1.布拉格城堡通票是350czk,不过任何学生证都可以打折,半价,175czk。城堡后面,在黄金巷的后面,有个塔以前是监狱。

2.查理大桥的风景真的很美,来布拉格一定要来这。还有天文钟。

3.在火药塔个市政厅对面是PALLADIUM大型购物商城,开到晚上10点。

4.不推荐买水晶,但是有家BLUE的连锁店里面的纪念品还是很布拉格的。

5.明信片5czk的是最便宜的。寄中国是18czk的邮费,寄欧洲是17czk。

上一篇:就是这个反派!我和侯天来说说旅游那些事儿 下一篇:苏瓦:南太平洋上的明珠也有三大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