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桦甸,深入红石雾凇仙境

时间:2022-10-22 06:49:13

北国冰封,摄“冬天里的春天”

driving to huadian ,Photo graphing hongshi fog rime

本刊记者 张德志/摄影梁忠成/文

2009年1月8日,《旅游纵览》国际摄影俱乐部成员一行20余人,驱车来到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拍红石雾凇,用一幅幅美丽而生动的摄影作品采撷渲染出一帧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动人画卷。

冬季,沿着红石国家森林公园白山湖―红石湖―松花湖的百里湖面一路而行,山上山下一片洁白,各色姿态的一草一木都挂满了晶莹的霜花,好似人间仙境,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大雾凇群,更是广大摄影人拍雾凇进行艺术创作的绝好去处。

让人炫目的童话世界

“太美了”“真漂亮”是每个成员看到眼前景色之后的第一声惊叹。不必说,成员中的每个人都去过也拍过那些可以称之为“人间殊胜”的绝美之地,但是,当他们走下车身临这片白茫茫的雾凇雪海之中,还是被眼前的美景震惊了!

在红石湖不冻的水面上,缭绕的雾气迷蒙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魔幻般的童话世界……

向远处望去,坚硬山体蜿蜒着一道道脊梁不断地延伸下去,若隐若现的真容成为了影友们拍摄雾凇的绝佳背景;而下面的水,正波澜不惊地一路而下,那些缓缓流动的水气隐隐地蒸腾着、装点着两岸的一草一木,素裹成一个银白色的世界,晶莹、炫目;还有那只泛于水面的小木船,以及住在这里的乡野人家,都一并定格在摄影人的镜头里。

快乐洋溢的摄影人

接触过很多摄影人,很容易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乐观而充满活力。在成员中,很多人都已年过或年近半百,但是从外表来看,却很难判断出他们各自的实际年龄,一直疑惑,是什么东西可以让他们“青春永驻”?

俗话说“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为了拍出好作品,成员们每天清晨5点钟就要起床,洗漱、整理行装、吃一碗泡面,5点半就驱车出发。在星空下一路颠簸,时不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那是有人在讲笑话,惹得周围一片欢笑。在快乐的气氛里,一个半小时的行程显得那样短暂,不知不觉中就到达了目的地。

拍摄的过程也总是充满了乐事。那些穿着鲜艳颜色衣服的摄影人总是会被当成模特拍进镜头,前面的一个人正满意地摁下快门刚要离开时,突然听见后面的一个声音在喊:“别动,等我拍完再走!”于是,前面的人就撅着屁股呆着不动,坚持了两三分钟之后,还非常热情地问后面的人:“拍好了吗?”却没有听到任何回答,转头一看,却发现后面早就没人了……

“以影会友”的摄影课堂

摄影人在一起,欣赏照片、交流心得总是每个人乐而为之的事情。

每天晚上回到驻地,大家都会把自己白天拍的照片拿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这是在哪里拍的”“这张有些虚了”“这个构图很好”……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着各自的看法,俨然一个开放式的摄影创作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旅游纵览》杂志社总编张德志先生应各位影友的要求,作为随队指导老师总是会被成员们团团围住,有针对地解答影友们拍摄雾凇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快门速度、感光度到如何保护摄影器材等等,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告诉每一个人,把他的“摄影课堂”专栏从《旅游纵览》杂志搬到实地的雾凇摄影创作中来,以影会友,其乐自得!

活动花絮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这一路却发生了很多可乐之事,择取一二,与大家一同分享……

头发稍也挂了雾凇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吕大姐的头发也挂上雾凇了!”于是,各位影友纷纷从四处赶来“围攻”吕大姐,“嘁哩喀喳”拍下了头发稍上的雾凇。

一不小心手指受伤

队员高大哥拍完一处风景又要到别处拍拍,走到一处斜坡,本以为可以很容易地走上去,谁知走到一半一不小心脚底一滑就趴了下去,右手的食指就在这一霎那不幸受伤。

鸳鸯也去摄影了

张老师正在前面讲课,正说到“水中有一只鸳鸯”时,下面突然有人问到“那只鸳鸯哪儿去了?”只听后面有一人回答:“那只鸳鸯也去摄影了!”

拍摄小心得

由于是在冰天雪地里进行摄影创作,除了气温低,这里的空气也很潮湿,这样的环境很有可能影响数码相机的使用,因此进行简单的防寒防潮处理是必要的。

防雪

为尽量避免雪花落到或吹到镜头、机身上,在飘雪中拍摄必须有意识地对机器进行保护。一是在镜头前必须加上一片UV镜,避免雪水弄湿镜头;二是最好在镜头上加用遮光罩,尽量挡住下落的雪花;三是随拍随取相机,尽可能减少相机与雪直接接触的机会。拍摄时双手要有意识地护住机器,一旦有雪花落到镜头或机身上,应趁其未溶化立即用气吹或软毛刷予以清除,不能下意识用嘴吹或用软布去擦拭,否则会适得其反。

防寒

在不拍摄的时候可以把相机放在衣服中,可以达到保温的作用。同时还需要注意电池的保温,电池在低温下消耗很快,保温能提高其使用时间,当然多准备一些电池也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由于温度骤降,在上下车或进出驻地时镜头或机身很容易凝结水汽,因此,每次上车或进屋时一定要先把镜头盖儿盖好装进摄影包里,或者拿一个塑料袋套住机器,就能起到防止水汽的效果。

保温

由于机器上有许多金属部件,在低温下会紧缩,因而工作时各部件配合不协调,如快门部件受冷后速度减慢,造成底片曝光过度;严寒时相机测光系统、自动卷片器、闪光灯会因电池电压过低而停止工作;胶片在低温下变脆易断且容易产生静电。因此,给相机带上一个保温套就很必要了,这样既可以保证机器的正常工作,也可以起到双手保暖的作用。

最后就是要注意个人的保温了,衣帽、手套这些都要准备好,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冰天雪地真的很冷,多穿一些总不会有什么坏处。

相关链接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吉林省桦甸市靖宇县境内,占地面积28574.6公顷,水域面积2269公顷,森林覆盖率84.6%,是目前吉林省境内占地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最高、野生动植物最全、水土蕴含量最为丰沛的多功能型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现有著名的自然景观136处,白山湖、红石湖、高兴湖、杨靖宇密营、白鹭河漂流、红叶博览园、雾凇长廊等景区已向游人开放。

雾凇

雾凇不是雪,也不是冰,而是树枝上挂的霜。现代人对这一自然景观有许多形象的叫法。因为它美丽皎洁、晶莹闪烁,像盎然怒放的花儿,被称为“冰花”;因为它在凛冽寒流袭卷大地之时,凌霜傲雪,在斗寒中盛开,还被称为“傲霜花”;因为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精美艺术品,好似“琼楼玉宇”,为人类带来美意延年的美好情愫,也被称为“琼花”;因为它把神州点缀得繁花似锦,成为北国风光之最,激起各界文人骚客的雅兴,吟诗绘画,又被称为“雪柳”。

红石雾凇

石雾凇群上起白山湖的两江口,下至吉林市,绵延百里。

红石湖雾凇的生成,是由于上游的白山水电站在冬季里发电时,江水在流经水轮发电机时,温度受水轮机转速的作用,使接近0摄氏度的江水温度提升到2至3摄氏度。这样温度的江水,带着一定的热能喷涌而出,一遇到零下20摄氏度的气温,立即形成大雾。雾气在低温中结成非常细小的晶体在空中扩散、蔓延,从白山水电站大坝开始一直流向红石水电站。

红石水电站放水发电,水的流动又使红石湖不封冻,雾气升腾笼罩着两侧群山和沿湖的山岭村屯,使两岸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十分壮观,置身其中,犹入仙境。更为难得的是,在千里冰封的北国,还可以乘船游览雾凇奇景,伴水鸟嬉戏乡野。

Tips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西接桦甸、东抵长白山、北靠蛟河、南临靖宇,新建的长榆公路横穿公园腹地,沿长吉公路向东直接可达。北有蛟桦公路直开公园景地,南有靖桦公路在公园交错,西有红桦公路相互贯通,整个交通网络十分畅通便达。•

驱车前往的影友们一定要注意,由于景区内的公路是沿山而建,高低起伏的路面有一定的坡度,下雪之后会很难行走,因此,给车子备上防滑链就显得十分必要。

拍摄之余,买上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带给家人是不错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人参、鹿茸、貂皮、松子、灵芝和林蛙油被称为关东的新“六宝”,如果愿意,不妨买上一些。

上一篇:“东方阿尔卑斯” 下一篇:何处觅方舟即将沉没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