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局部用药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

时间:2022-09-06 08:26:52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左氧氟沙星 利福平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可导致胸腔积液,胸膜粘连,胸水网状分隔,包裹性积液和胸膜肥厚,严重者可形成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由于对部分抗结核药产生了耐药性。因此,仅仅应用一般全身抗结核治疗,效果不理想。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入胸膜腔内,进行局部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06~2008年收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70例,经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胸部B超检查、胸水实验室检查等,已经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并且经过至少1个月的正规全身抗结核及抽取胸水治疗,无明显好转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7~63岁,平均40岁。对照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16~66岁,平均41岁。病程3~6个月。两组间在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方法:观察组经胸腔穿刺抽尽胸腔积液后,向胸膜腔内注入左氧氟沙星0.2g,每周进行2次,共4周。对照组经胸腔穿刺抽尽胸腔积液后,向胸膜腔内注入利福平0.3g,每周进行2次,共4周。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B超检查胸水完全吸收,胸部X线检查无胸膜肥厚和胸膜粘连。②有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B超检查胸水减少,胸部X线检查有胸膜肥厚或胸膜粘连。③无效: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无变化,甚至加重。B超检查胸水无变化或增多,胸部X线检查有胸膜肥厚或胸膜粘连。

结 果

左氧氟沙星组比利福平组效果好,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讨 论

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强的抗结核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1]。作为新型抗结核药,其耐药性低,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难治性肺结核[2]。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由于对部分抗结核药产生了耐药性,因此应用全身抗结核治疗,效果不理想。而胸膜腔内注入左氧氟沙星,药物能够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大大提高了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同时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强的抗结核作用,因此,选择左氧氟沙星局部胸膜腔内注入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减少胸膜粘连和胸膜肥厚等形成,改善肺呼吸功能,缩短病程。在此建议,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在应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尽早进行胸腔穿刺抽尽胸腔积液,并将左氧氟沙星注入胸膜腔内,进行局部治疗,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陆宇,朱莉贞,段连山.氧氟沙星喹诺酮药物的抗结核作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11):693-696.

2 陆宇,朱莉贞,段连山.左氧氟沙星的抗结核作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1):50-54.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上一篇:急性感染性腹泻8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在改善AECOPD相关营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