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22-09-06 06:22:17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能力是初中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121-02

信息技术是集知识性、技术性于一体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最能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之一。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随心所欲地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习信息技术兴趣

良好的创新氛围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更多的是鼓励与宽容学生,与之建立起真诚、宽松、共融的关系。鼓励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1.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空间。给足学生思维的时空,加强交互式的探讨,实现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多方面交互式的感悟及同学之间的思维碰撞,容易形成创新的火花。充分肯定,及时引导,让每个学生都受到启发,受到鼓舞。学生有了兴趣,创造力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2.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兴趣更加重要,需要在培养中继续激发,以调动起全体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十分重要,一个好的任务,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画图”,如何使用橡皮擦PE时,学生对橡皮擦的使用并不感兴趣。笔者先写出一个“日”字,问学生:怎样就能把“日”字变成一些数字呢?立即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积极、认真地思考,很快便有人提出他能变成的一些数字。大家互相补充,最后得出把某些线擦掉,就能得出0、1、2、3……9等10个数字,后来还有学生说还能擦出11、17等两位数。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少讲、精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学、去思考。

比如,教学“边框和底纹”时,只详细讲解对话框中的一个标签――“边框”的操作,至于“页面边框”和“底纹”两个标签,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它的使用方法。

3.努力巩固学生的兴趣。任何人都渴望被赏识,当学生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肯定时,就会有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认为自己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就能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增强学习信心,从而巩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探究兴趣。

二、设计探索机会,激发创新思维

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操作、创造,实现自己的奇思妙想。

1.设疑启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要给学生更多自我学习和钻研的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质疑发问,敢于打破常规。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以此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

如在讲授Windows98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让学生上机时发现不了自己的文件,他们便提出“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生会提出:“被删除”、“被更名”、“被设置为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它目录中后再删除原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手脑并用。手脑并用,能充分发挥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思维功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从而巩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可一方面指导学生练习基本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引进或自制一些音乐、游戏软件及辅助教学的课件,鼓励学生动手动脑。

如,在学完“Word的功能和使用”后,给学生看一份精美的小报,问学生自己有没有信心制作出类似的小报。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在编制这份小报时,学生需要运用Word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要会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要会设置插图、艺术字;要会绘制表格,设置边框、底纹等等。在学生熟练掌握上述操作方法后,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自己选择内容、插图,自己构思、排版。最后还可选出几份优秀作品,通过打印机输出后奖励给创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发挥,还培养了他们之间的合作精神。

3.鼓励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意识,敢于参与,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同学面对功能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不知如何下手,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在制作过程中也很少出现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争论。为了培养学生有求新、求异的思想,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即使很少,也通过多媒体教学网,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并鼓励大家一起试一试。被展示的学生得到表扬,高兴万分,创作越来越起劲。时间长了,学生创作的思想解放了,也就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同时还培养了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

4.组织比赛活动。如教学完画图后,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绘画比赛,进行“校园小报”比赛,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激发学生的创造愿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唤起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爱好。

5.把其他学科知识渗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把其他学科知识渗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如:在讲解PowerPoint引入动画操作时,可选用生物中细胞分裂的动画、物理中核聚变核裂变的动画、化学中的一些复杂抽象的化学变化等均可引入。让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的操作,同时,又给予学生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显示,进而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学习其他科目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创新思维,离开创新思维,创造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充分运用投影、录像、电脑等现代媒体多种方式显示教学信息,多重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眼、耳、手、脑都得到调动,加强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培养思维品质。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解法。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开阔思路,找出并发现问题的多种解法。有多种方法解决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问题提出后,学生或讨论,或动手尝试操作,充分发挥了发散思维。大家思考着究竟有哪些方法,通过小组活动得出了多种方法。然后通过比较,得出一种最优化的方法,这样,既开拓了思路,找出了问题的多种解法,又通过比较、归纳,培养了学生的收敛思维能力。

不要让学生按照书本上的例题步骤机械地模仿,而要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基本技巧与理论知识,自由发挥、自由创造。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上一篇:幼儿园班级QQ群的建设及管理 下一篇:高中班主任的困惑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