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并联电路识别有新招

时间:2022-09-06 04:47:33

串并联电路识别有新招

摘 要: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电学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时常抱怨电学不好学。电对于学生来说看不到又不敢摸,也摸不到,所以学生不容易理解。对串、并联电路不会识别,也是学不好电路学部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讲的新方法就是用数字1和2在用电器上标出电流流入的一端和电流流出的一端,这样就跟容易判断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

关键词:电学;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电学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经常听到学生在抱怨电学不好学,在毕业的两届学生中每次考试都能发现学生电学部分得分率不高,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在学习电学部分和力、热、声、光不同,力、热、声、光在学生平时的生活中都有接触,学生容易理解,而电对学生来说看不到,又不敢摸,也摸不到,学生不容易理解。二是学生对串并联电路不会识别,也不是很理解电路学部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教学中,我们对串、并联电路的识别经常采用:

1.定义法(适用于较简单的电路)

在教学中我发现这种方法在做题和应用时遇到稍微难一点的电路,学生就不会判断。

2.电流流向法(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虽然最常用,只是有些学生在用的过程中当出现混联的复合电路,学生就不知道哪一部分是串联,哪一部分是并联。

3.拆除法(识别较难电路)

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很难接受,是很容易理解,拆除一个用电器学生主要还是不知道有什么用,所以在教学和作业过程中很少用到。

4.节点法(识别不规范电路)

这种方法在有一部分学生可以理解,弊端在于学生在找等效点时容易看错等效点,导致判断错误。

5.等效电路法(用于复杂电路)

综合上述方法通过移动、拉长、缩短导线,把它画成规则的电路――等效电路。

此方法在教学中基本不用,因为初中学生对等效电路的改画非常不容易理解,很少有学生能把复杂电路改画成常见的电路,所以这种方法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一般不作为重点教给学生。

而我要讲的新方法就是用数字1和2在用电器上标出电流流入的一端和电流流出的一端,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很准确地判断出眼前的电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比如学生面对一个电路图,只要能够在电路图的用电器上,电流流入的一端标上1,电流流出的一端标上2,那么我们发现电流从1流入从2流出,如果从2流出的电流紧接着流向下一个用电器的1,这样只要是2与下一用电器的1连接就是串联电路。如果电流从2流出可以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那么这样的电路就是并联电路。如图所示

采用上述方法这时我们很容易就判断出图3为并联电路,图4为串联电路。对于一些复杂电路学生识别起来也比较容易了,只要掌握了上述方法,就能够很好地识别串、并联电路,这样可以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试题的相关问题了。

如图5所示:

根据上述方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电阻R2的电流流入的一端我们标出1,流出的一端我们标出2,电阻R3的电流流入的一端我们仍然标出1,流出的一端标出2,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两个电阻1与1可以同时回到电源的正极,2与2汇聚到一点同时与电阻R1的1链接,2与1链接说明是串联的关系,再从R1的2出来回到电源的负极,则说明R2与R3是并联的关系,然后与R1串联,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复合电路。

我们还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的就是在判断是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时,如何处理测量电表对电路的影响,我们清楚电流表的电阻几乎为零,所以电流表只相当于一根导线,而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相当于一个断开的电路,所以我们在判断时只要处理好这两个电表就可以排除干扰学生判断的一些重要因素,从而更好地判断电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

我们的同行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在寻找着一些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同行们都知道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接收都是参差不齐的,也许一个好的方法会让学生更好的接收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生活和考试当中,望同行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同努力找到一些更好的教学方法来相互交流学习,使我们的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所学的知识。

上一篇: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中的应用及评价 下一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