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意见

时间:2022-09-06 04:45:46

关于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意见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它是企业的短期债权,变现能力强,是企业近期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应收账款管理得好,就能使企业通过赊销,促进销售,取得销售收入,实现产品价值,补偿产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同时企业自有资金数额随之增大。反之,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就会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使收入无法真正实现,企业潜亏严重。当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确认为坏账损失时,增加费用支出,减少企业利润。由此可见,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是对客户诚信度、偿债能力缺乏了解。采用赊销这种销售方式,必须了解客户的诚信度和偿债能力。选择资信良好的客户,这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客户财务状况良好,恪守信用,应收账款一般能按时足额收回。反之,对客户缺乏调查了解,一旦选择财务状况不佳,信用程度低,甚至已陷入困境的企业,则会造成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给企业带来损失,形成亏损。

二是销售人员只重销售,忽视回款或有意用赊销谋取私利,造成应收账款回收困难,对销售人员缺乏制约机制和手段是重要原因。

(二)盲目赊销,使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过大,影响企业资金周转

主要是企业为了扩大销售或减少库存积压,盲目扩大销售规模,使应收账款数额增大。同时,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占用企业资金,势必影响资金的周转。

(三)“三角债”“多角债”使企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加剧资金紧张,企业潜亏严重,甚至破产

目前,很多企业负债经营,互相拖欠,“三角债”“多角债”严重,无法摆脱债务链,货款不能及时回笼,致使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停工,生产难以继续进行,制约着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意见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1.设立企业诚信评估部门或设专人对客户的资信进行审议。客户的资信情况,对应收账款能否及时收回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赊销前必须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国外大部分公司都设有诚信评估部门,由其决定是否将产品或商品赊销给某一客户。诚信评估部门,要调查每一个新客户的偿债能力和信用记录,决定信用的最高限额。无条件单独设立诚信评估机构的,也要有专人对客户的资信进行审议。详细了解客户的品行,即客户履行债务的可能性。包括客户的偿债能力,客户为获得信用可能提供的低押资产,社会经济状况可能对客户偿债发生的影响等,经过正确的评估审议,将这些内容建立相应的档案,发生赊销业务时,据此确定能否给客户赊销,以及赊销的程度和方式,从而降低坏账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为了预防销售人员有意赊销,谋取私利,或造成不必要的坏账损失,必须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日常分工负责制和责任制度,明确凡赊销业务必须由两人以上经手,并经部门负责人审批。数额较大的,还必须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审批。同时,在赊销经营活动中,销售人员、部门负责人、单位负责人要做到责任明确、各尽其责。

3.健全岗位责任制,销售要与回款挂钩,销售、回款要与工资挂钩。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涉及企业财务、销售部门,在应收款的发生、回收和清理过程中,各部门要分工具体、责任明确、互相配合,哪个环节、部门出了问题,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促使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销售人员在促进销售的同时,每发生一笔赊销业务,就要负责这笔货款的回笼,同时销售人员的工资要与其销售和回款量挂钩,要有相应的奖罚措施。在销售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回款率越高,工资越多,这样就会激励销售人员回款的积极性,避免坏账损失的发生。

(二)避免盲目赊销和发生坏账损失,减少资金占用

1.实行限额管理。应收账款的数额与商品的销售额具有相关关系。一般讲,商品销售量增加,应收款发生量也随之增加;反之,则随之减少。但它并不是等比增长关系,而应是应收账款的增长低于销售额的增长。应收账款的限额管理就是根据这种关系,综合计划期商品销售量,确定出应收账款的最高限额,据以掌握应收账款的发生。目标限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上述公式实施的前提条件是,上期的发生额是正常情况。企业应定期制定应收账款的目标限额,以控制赊销业务的发生,尽量减少应收款应用流动资金。

2.有效地使用现金折扣。现金折扣是企业对在一定时期内付款的客户在商品的价格上所作的扣减。向客户提 供这种价格上的优惠,主要目的是吸引客户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减少应收账款的持有量。现金折扣对于企业提前收款,加速商业信用资金回笼,减少或避免催债费用损失具有很好的作用,会给企业增加收益,但是也给企业增加了成本,即现金折扣的损失,企业应给客户多少现金折扣,应该考虑折扣所能带来的收益与损失比较的差额权衡利弊,择优决断。

3.有选择地采用担保形式。如果企业对赊销客户的信用状况了解不是很多,而且赊销的数额比较大,企业对这笔应收账款的控制没有把握,那么就需要客户提供担保。担保的形式有担保人提供担保、银行担保、财产担保等。如低押的财产、保证合同履行的定金、被留置的财产等担保形式。对客户有选择地采用担保形式,从而降低风险,减少坏账损失。

4.进行核算管理。应收账款是企业的流动资产,一经入账就要进行从发生到收回的核算管理。

一是要确认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应收款按实际发生额入账。计算入账金额时要考虑折扣因素。折扣包括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入账金额按扣除折扣后的实际售价加以确认。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有总价法和净价法。总价法将未减折扣前的售价加以确认,可较好地反映销售的总过程。

二是要核算和监督应收账款的结算情况。企业应设置应收账款账户,来核算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并要分户设置明细账,具体反映每一债务人所欠款项及其偿还情况。

三是要进行坏账损失的核算。由于市场给济所固有的不确定性,如债务人单位撤消,债务人死亡,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等。应收账款未来无法收回,形成坏账损失。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坏账损失的核算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种账务处理方法。企业出于稳健原则应采用备抵法,提取坏账准备金争议地区入管理费用,坏账实际发生时,冲减坏账准备金。

5.采用应收账款抵借和让售,提高资金的营运能力。应收账款是企业的债权,当企业资金紧张时,可采用应收账款抵借和让售的方法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应收款抵借是企业用债权作抵押,向银行货款,收回债权后,及时还本付息。债权无法收回的风险,由企业承担。应收账款让售是企业将债权卖给银行,银行支付现金,收取手续费和利息。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由银行承担。目前,我国还未开展此项业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可以通过应收账款的抵借和让售进行融资,以缓解资金紧缺的困境。

(三)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减少坏账损失

1.采取合理有效的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企业向客户收取过期账款应遵循的程序和方法。企业的收账程序和方法多种多样,并无固定的模式。购销双方的财务人员定期核对往来账款。债权方需抄列明细欠款清单,交债务方核对后加盖公章确认。对过期较短的客户,不要过多打扰,以免失去这一市场;对过期稍长的客户,可措辞婉转地写信催款;对过期较长的客户,可频繁地信件催款并电话催询,鉴定还款协议,确认还款期限和违约责任,运用经济杠杆,促成欠款方加快归还欠款;对过期很长且无正当理由拖欠的客户,可在催款时措辞严厉,必要时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提请诉讼,运用法律手段,要求对方归还欠款。管理人员对逾期拖欠账款的客户,应分别情况进行收益与成本之间的权衡,确定最佳收账政策,尽快收回账款,减少企业的损失。

2.进行债务重整。债务人无法用现金偿还欠款时,企业可以通过债务重整,保护自已的债权,使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偿债困难的情况下,从双方的长期经济利益出发,在符合法律规范的情况下,对债务人在偿债方面所做出的让步。债务重整有三种方式,一是用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只要债务人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变现能力较强,采用这种方法对债权人最有利;二是发行权益性债券偿还债务,实质是债权转股权。这种方式可行性不大,因为我国的《公司法》对发行权益性债券有严格的限制。通常来说,陷入债务危机的企业很难满足这些约束条件。三是修改还款条件。这种方式,包含着对债务人实质性的让利。对债权人来说会导致一部分损失,甚至永久性损失。企业在选择后两种方式时要慎重,因为这两种方式没有解除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使债权关系继续延伸。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债务重整的方式,使损失降到最低。

上一篇:对财务战略管理的认识 下一篇:薪酬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及其对我国公司治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