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阅读探讨

时间:2022-09-06 02:20:44

小学数学阅读探讨

摘 要:在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害怕耽搁时间,对数学的阅读通常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有些教师,加强了阅读,但指导不得法,阅读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提高小学数学的阅读效果,教师必须只有抓住数学阅读的基本特点,善于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才能真正实现数学阅读的价值。

关键词:阅读意义;现状分析;渠道探讨

小学数学需要阅读,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加深对题意和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加强小学数学的阅读教学,也是小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在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害怕耽搁时间,对数学的阅读通常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有些教师,加强了阅读,但指导不得法,阅读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就此做一番探讨。

一、开展小学数学阅读的意义

1.数学阅读能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

数学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数学交流形式,它能使学生通过与课本标准语言的交流,来规范自己的数学用语,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合乎逻辑、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数学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2.数学阅读能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数学阅读是一个包括诸多认知因素的心理活动过程,阅读中,学生要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新的数学概念、术语、符号,不断地进行假设、预测、检验、推理、想象,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便能得到自由发展。

3.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数学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不时地遇到问题,也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进一步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也就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阅读现状分析

目前,数学阅读普遍被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教师认识有偏差,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注重逻辑的严密推理,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认为研读数学教材那是老师的事,学生只要听懂课,会解题就行了,数学课本通常仅当习题集用。再者,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数学阅读不像阅读一本小说或故事书时,可以不注意细节,进行快速或选择性浏览,而是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往往需要读写结合,用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以便顺利阅读。因此学生对数学阅读普遍缺乏兴趣。另外,与学校领导对数学阅读重视程度有关,在安排早读课时,往往只考虑语文和英语的早读课的安排,事实上造成学生数学阅读在时间使用上的不足。

三、开拓小学数学阅读渠道探讨

1.选择最佳阅读时机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确定阅读时机,对于较易理解的、不算太抽象的概念内容,可以安排在讲授前阅读,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较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边讲解边阅读的方法或讲解后阅读的方法。如第八册教材中关于几何形体知识的内容可安排在讲授之前阅读;“简单统计”可采用边讲授边阅读的形式;而第十册“数的整除”一节宜安排在讲授之后阅读,因为这一节内容不仅理论性强,而且知识点很多,学生很难把握整体把握。

2.引导正确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数学教材的方法。根据数学阅读的特点,数学阅读时,要精力集中,边读边思考分析。阅读时要根据教师的阅读提纲,抓住关键,仔细阅读。概念、公式、规律等是阅读的重点,要仔细分析,斟字酌词,弄清概念的实质及公式和规律的条件与结论以及推导的思路。文中符号、图表应结合课文内容,仔细思考、分析,以达到数形结合的目的。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加以引导,应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例题的各个步骤。故而数学例题的阅读,笔者认为应提倡三思:一思解题思想与方法;二思每步的根据和理由;三思有无其他解法。因为“掌握数学术语不是简单地记忆词汇,而是一个掌握数学抽象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注意阅读每句的引言,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反思、体会其中隐含的数学规律,真正理解新引出的概念、原理的抽象概括过程,形成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用笔做各种记号或在空白处加上理解说明以促进记忆,重点概念、公式、法则要用心记,几何形体教学内容还要注意图形模式的记忆,结合图形将概念、公式“图形化”。

3.指示阅读方向

我国著名思想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起始阶段,不论是安排什么时机的阅读,都应精心设计些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考,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顺利通过难点。设计的问题首先要有启发性、针对性和概括性,能充分体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形式宜多样。其次还要体现三种不同的层次,第一,字面理解层次,这种问题即不需多深入地读就可以回答,比如,面积、周长的定义。第二,解释层次,这种问题比字面理解层次的问题要深入,涉及对教学内容的概括、比较及发现规律的技巧;比如,自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设计以下的问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2后,分数的大小变化吗?同除以2呢?如果同乘3或除以3呢?这样设计,让学生有了阅读的方向,既理解了教材,又提高了课堂效益。第三,创新层次,这种问题要求超出教材之外的新思想和新见解,或做出个人的独到判断等。比如,你还可以怎么想?这种问题让学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4.提升阅读空间

阅读最忌流于形式,因此安排阅读前一定要估算好时间,在既定目标的状态下,留给学生分析思考的余地,保证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并记忆主要内容,而且能够独立或通过小组交流解答教师设计的问题。

提高小学数学的阅读效果,教师必须只有抓住数学阅读的基本特点,善于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才能真正实现数学阅读的价值。

上一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