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 中国风不是我的唯一

时间:2022-09-06 12:26:26

方文山 中国风不是我的唯一

“我喜欢铁的东西,因为它会生锈、会斑驳,会自然的衰老,就像人的皮肤会有皱纹,人的头发会变成白色,这样自然地衰老就见证着某些时空的变换,这样的东西是有生命、有故事的,这一点会比较吸引我。”

几乎所有人知道方文山都是因为周杰伦的缘故,两个人在音乐上“孟不离焦”,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歌曲,甚至引领起一股中国风的潮流,两个人也成为华语流行音乐史上最黄金的搭档。今年周杰伦的工作重心似乎都放在了电影上面,而方文山也出版了他的新书《方道・文山流》,并且开始准备当导演,两个人在音乐领域之外各自精彩。

因为《东风破》、《青花瓷》等歌曲的传唱,很多人对方文山的印象都停留在极具古典韵味的词作上,采访完之后我们发现了很多他音乐之外的层面。比如他创作的时候习惯抽烟、喝可乐,但现在在努力戒烟中;比如他喜欢观察,把观察到的现象消化为文字;比如他喜欢收集门牌、车牌等铁片的东西,想象它身后的故事;比如他习惯称内地为“你们这边”,有点距离感和台湾音乐人的纯粹感;比如他的房屋装修自己一手操办,设计出地中海风情、普罗旺斯、日本和屋、废弃工厂等各种风格;比如他听到有人批评杰伦时,会开玩笑地卷起袖子作势找人家算账。很多人都说从事文字创作的人会特别可爱,会特别纯粹,从方文山的身上我们能够感觉到这一点。

与周董合作把中国风打造成了品牌

方文山是现在少有的把古典韵味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的词作者,他的遣词用句都会比较优美,并且特别会营造画面感,经常有一种怀旧的感觉,配上周杰伦不甚清晰的咬字与色彩浓郁的MV画面,给人一种置身那个时代的感觉。他表示这种古典风格大概跟他喜欢阅读宋词相关,“宋词对我蛮有吸引力的,像是李清照的作品我都比较喜欢,宋词其实就是当初的歌词,只是很多乐谱没有流传下来,只有文字保存下来,很多人说我做的词偏古典风,大概多多少少受此影响。”同时他对“中国风”标签的看法有些保留,“其实我的作品古典风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一共270多首中只有40多首是这种风格的,不过中国风比较多被人拿来讨论吧,容易聚焦,大家记得住的都是所谓中国风的,所以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我一直都在写古典风的东西,其实我的创作是很多元的,像这次出的书,比较多的就是散文。”

除了中国风,方文山与周杰伦合作的《止战之殇》、《最后的战役》等歌曲是现在流行音乐中比较少涉及的战争题材,并且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本来音乐创作就应该是多元化的,不要都只是表现爱情,要有一些表现友情啊、亲情啊,还有这种战争题材的也需要人关注。”不过很多人都觉得创作来源于生活,没有亲身经历就比较难以描述得准确,而方文山的词给人一种真实的画面感,他说这纯粹来源于想象,“我喜欢营造一些故事气氛,这样会比较有画面,创作就是想象力的延伸,像《指环王》、《哈利・波特》那种魔幻世界谁也没有经历过,还有金庸的武侠世界,完全是虚构的,但是人物都很鲜活,这就是想象的结果,把你完全没有经历过的东西完整地呈现出来,这就是作者的能力,我希望我写的词也朝这个方面发展。”

其实除了与周杰伦的合作,方文山还为蔡依林、孙燕姿等歌手作过词,但人们还是习惯称他为“周杰伦御用作词人”,并且他每次出现似乎都是周杰伦的影子,总会被问到关于周董的种种传闻,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人可能会比较不甘于做某个人的发言人,但是方文山却看的很淡然。“这个社会讯息太多了,大家都选择性记忆,他只记住常常曝光的东西,我的作品集中到杰伦身上就变成了一个品牌。在这个行业竞争很激烈,很多歌大家都听过,但不知道是谁写的,能记得住名字的作词人不超过五个,我是因为杰伦被大家认识的,即使作品不错,也需要舞台,他的歌曲提供了我一个平台,被问到关于他的事情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因为这样感到不堪其扰,那就是不健康的心态。”

台湾音乐是体系完整而内地音乐是类型多元

方文山曾经说过周杰伦是天才型创作而自己是后天努力型创作,在采访中他也说自己的创作大部分是平常积累的素材,“你要有观察的能力,要能把观察到的现象消化为文字”。他的创作时间也很固定,基本上都是晚上一个人呆在公司写出来的,“我的作品百分之七十都是在公司的电脑桌前完成的”,并且他一直强调写歌词是他的工作,不会太单纯的依赖灵感,“灵感是个非常虚无缥缈的事情,当写作已经成为你的工作就不能单纯的依赖灵感,如果没有灵感你是不是不要交歌?这个情况是不可能的。”并且对于他的众多作品,他没有太多喜欢或者遗憾的,“创作出去的都是自己最有把握的,交出去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作品,有什么案子在接之前都是工作,如果碰到自己喜欢的歌手或者旋律就当作是创作,如果没有就只是工作,既然是工作就不能因为喜怒哀乐而决定。”对于众多作词人,他对其他人没有太多研究,对林夕比较欣赏,感觉有点“英雄惜英雄”,用他的话说就是“感觉就像是武当和少林。”

现在很多的台湾音乐人都跑到内地来发展,方文山算是比较少有的未大举进军内地的词作者,这从他“你们这边”的习惯用语与不识曾轶可可见一般,所以他对台湾与内地的音乐环境的看法也与其他音乐人有所不同。“简单地讲,在台湾如果拍摄一部华语流行音乐史,从头到尾不用提到内地、香港,它也不会出现断层,因为与西方文化接触的比较早,所以发展体系很完整。但是换成内地拍摄一部这样的作品,如果不提到台湾就没办法完成了,如果没有台湾流行音乐早期的影响、中期的发展、晚期的互动,内地流行音乐就没有现在的发展,像早期的邓丽君、罗大佑,中期的张信哲,现在的周杰伦、王力宏、蔡依林等都对内地流行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内地市场很大,很多台湾的歌手都跑到内地来发展,并且内地幅员辽阔,人才很多,音乐也很多元,这是内地慢慢彰显的优势,像吉祥三宝那样的民族音乐,像崔健那样的摇滚乐,都是台湾缺少的。如果用武林来形容,台湾是一个门派独霸天下,而内地是有很多门派共同发展”。

虽然一批台湾音乐人都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内地,但是却很难再出现那些传唱极广的经典歌曲,不知道是“水土不服”还是创作瓶颈?这些现象在方文山身上也有所体现,他与内地歌手合作的歌曲并没有太大反响。“不晓得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分心了,好多人过来就不是纯粹的音乐人了,可能要出席很多活动啊,像我在台湾是纯粹的音乐创作,但是来到这边肯定会有一些颁奖典礼要出席,帮杂志写专栏啊,时间被切割,就不能专心创作音乐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方文山才比较少来内地,或许他想保留音乐人的那份纯粹吧。

当导演终于要梦想成真

熟悉方文山的人都知道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编剧,只是在四处碰壁之下才转成了作词人,不过对于电影的梦想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过,之前听到很多次他筹拍电影的传闻,但一直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在我们询问关于电影的进展时,他很兴奋地说“快了!快了!农历年后就差不多启动了,现在正在谈一些投资,看哪些方面有兴趣就给他看一下故事,谈一些合作细节之类的。”对于这部期望已久的电影处女作,方文山投入了很多的热情,题材也跟他熟悉的音乐有关,“是一个跟音乐有关的爱情故事,因为本身就从事音乐,那电影就从自己熟悉的音乐开始好了。”

无独有偶,方文山的好兄弟周董的导演处女作《不能说的秘密》也与音乐有关,从小就想做编剧的他反而没有参与那部电影,方文山称杰伦找过他,但是他推掉了,“他本身就是个故事性的人,那部电影的故事在他脑海中已经很完整,他需要的只是一个人把他的电影写成剧本,只要找个有经验的就够了,他需要的是一个执行者,而不是创意者,这与我的编剧梦想有出入,所以没有参与”。与周董不同的是,方文山在自己的导演处女作中并没有出演角色的打算,虽然他已经在MV与舞台剧中都有露过脸,“演戏这个区域不是我的规划,当时去演舞台剧只是想要体验一把,看一下表演原来是长这个样子的,仅此而已”。对于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方文山是寄予厚望,但也料到了电影出来以后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评价,“我觉得创作就要有雅量,除非你的作品不要公布,只要拿到市场上,就不要怕别人说你”。

最大的嗜好是收集铁的东西

从方文山的新书中,我们看到他一手设计的不同风格的房间,还有他收集的拆迁留下来的旧门牌,“我很久之前就开始收集这些旧门牌了,现在光北京的就有一百多片,有民国时期的、还有解放前的,之前收集的台湾旧门牌更多,其他还有南京、上海等好多城市的,我觉得它们跟某个历史是有连接的,它曾经存在于某个历史空间,虽然那个空间已经灰飞烟灭,但它与那段历史共存过,这跟青铜器、唐三彩的意义差不多,差别只是艺术性没那么高,是个民俗物件,时间久了它也是很珍贵的,就像现在如果有唐朝的砖、汉朝的瓦一样,它们见证着一些时代的变迁。”除了收集旧门牌,他还喜欢收集车牌,现在已经收集到一半省份以上的车牌,“我特别喜欢铁的东西,因为它会生锈、会斑驳,会自然地衰老,就像人的皮肤会有皱纹,头发会变花白,它见证着某些时空的变换,所以它是有故事、有生命的,就像藤蔓攀爬的墙壁永远比被粉刷一新的墙壁来得迷人。”从他的言语中你能觉察到文字创作者特有的感性与敏感,或许就是这份与生俱来的敏感,才让他的词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上一篇:张慧“二桃子”的华丽转身 下一篇:谭洋“水”做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