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师培训工作有效性的思考

时间:2022-09-06 12:17:30

关于语文教师培训工作有效性的思考

摘要:本文结合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湖南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实践,认为教师培训工作者只有紧紧抓住“调研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围绕目标设计培训内容,针对需求安排培训课程”、“精心遴选培训师资,优化培训专家团队”、“创新培训模式,尽量发挥参培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培训工作管理,构建训后跟踪管理的长效机制”等几个关键环节来开展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师培训;有效性;“国培计划”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24-03

随着教师培训工作的普及化,一般性的教师培训已不能满足较高层次骨干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需求。如何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是当下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教师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的角度,结合我们几年来实施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湖南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实践,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我们认为,培训者只有紧紧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来开展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一、调研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

在现有的教师培训中,忽视教师培训需求的现象随处可见,在教师培训中呈现给教师的培训内容主要是基于讲授者的能力和研究旨趣,忽视了教师的实际需求。培训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在培训之前,对被培训者进行培训的需求调查,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培训针对性的产生源自于对参培对象的了解,了解学员参加培训的需求、现状,分析他们的所想、所求,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参加培训一般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为指向,希望通过培训能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我们所说的培训需求并不是指个别教师的需求,而是在开展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能代表参培教师共同愿望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在参培教师的个性需求中归纳概括出他们相对共同的需求,这些共同需求中蕴含的一些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应该成为我们确定培训目标的重要依据。

为了更好地承办“国培计划”――湖南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了解参培教师以及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保障培训质量和效果,我们专门编制了培训需求的调查问卷,对参培的语文教师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在调查问卷中,我们精心设计了“您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内容标准、具体实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影响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您认为自己在哪方面需加强培训、学习?”“您认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最让人头痛的是什么?”“就您本身来说,对改善教学效果最大的障碍是什么?”等16个问题。调研后经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参训的语文骨干教师对“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及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前沿理论与知识”等方面存在较为普遍性的培训需求。因此,培训相关方面的知识、提升相关方面的能力就成为了我们培训的具体的目标。

二、围绕目标设计培训内容,针对需求安排培训课程

针对需求,安排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是实现有效性目标的关键环节。2011年1月教育部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也指出“要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培训课程是实现培训目标的载体,是培训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着培训的质量。培训机构在课程的设置时要以参训教师的现实需求为起点,一定要改以往“我有什么就给什么”为“教师需要什么就给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课程开发理念,做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位参培者的学习要求。不仅如此,教师培训一定要有适切的培训内容。“适切的培训内容至少应有以下要点:一是培训内容要反映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和热点问题;二是培训内容要紧贴教学,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心,与教师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三是培训内容要以教师专业标准为重要依据,致力于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2]

三、精心遴选培训师资,优化培训专家团队

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团队对实现有效培训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我们认为,培训专家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更要熟悉中小学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并在相关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中有所建树,在全国和地区教育教学中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要根据培训目标与培训专题内容遴选主讲专家,担任专题讲座的专家必须对此专题有丰富卓越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他们应成为参训教师学习、借鉴和模仿的对象。培训专家团队除需要具备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培训技能,既能积极倾听、启发追问、给予建议,又能组织分享、给予点评、激发挑战,能够把参训教师的培训学习引导深入,切实提升参训教师的专业能力。

四、创新培训模式,尽量发挥参培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成人学习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成人学习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导向式的学习”――成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特点,进行自主的和自我反思的学习。作为成人,他与未成年人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成人获得了独立自主的自我概念,它的产生,意味着人在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开始从依赖的、他律的未成年阶段向独立的、自律的成年期转换,成人以进入职业为契机,开始从社会一员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每一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的任务,希望以自己独立的人格,运用自己的力量来开拓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成人学习的动机来自于职业与生活的需要以及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人学习结果最终表现是工作、生活技能的改进。成人学习者能诊断自己的学习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成人教育的核心是帮助成人更有效地学习,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意味着知识形成中个体主动参与、积极建构的重要性,意味着学习中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表达和创造性的解放的意义。缺乏学习者个人对知识的主动体验创造的知识对学习者来说难以产生实用价值。[3]因此,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取决于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否主动自觉的投入,取决于是否尊重并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是否为教师的自主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培训应该尽量发挥参培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尽量采用参与式的培训形式。参与式培训就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实现教师在培训中的有效参与,使参培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由被动接受型转变成主动参与型的学习者,让培训成为受培训者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使参训者主动从培训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参与式培训取得成功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培训者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上就应该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课程体系。例如:在开设的“小学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课程培训中,我们建构了“五步骤”的培训课程内容体系:(1)邀请教育部“培计划”项目专家、湖南师范大学的张良田教授以讲授的方式对小学阅读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2)邀请语文教学名师盛新风老师给学员上《跨越百年的美丽》的阅读教学示范课(如果邀请全国名师有困难,也可请当地名师上示范课或者组织学员观看《名师课例》的视频录像)。(3)带领学员到一线学校去实际观摩一到两堂阅读教学的课程并录制教师上课的全过程。(4)组织学员针对录像资料开展评课、议课,总结提炼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5)选取几位参训教师上阅读教学的研究课或者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大赛。“五步骤”培训课程的建构既有专家的理论引领,又有名师的课例示范,同时又能极大地调动参训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参训教师普遍反映这种“五步骤”的培训课程模式很有成效。

五、加强培训工作管理,构建训后跟踪管理的长效机制

培训管理工作既是影响培训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培训工作中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的有效机制,是培训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的保障。培训管理重在实施“过程管理”,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与调控,使培训的开展过程自始至终沿着既定的方向推进,实现预期的目标。“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必须创新培训管理,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的管理,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参培教师在愉悦的心情下参加培训学习,为培训收到较好的成效提供条件和保障。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学习、工作。忽视对培训的后续管理,将会导致教师培训学习的知识不能被内化,培训成效不能得到巩固,影响培训的有效性。因此,对参培教师的管理需要延伸到培训结束之后的工作实践过程之中。我们认为,对培训的后续跟踪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建立参培教师信息档案库,实施动态管理;二是创建交流学习平台,共享学习实践成果;三是及时了解参培教师学习工作情况,加强交流沟通;四是关注参培教师的成长,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EB/OL].2011-01-06.

http:///gzdt/2011-01/06/content_1779454.htm.

[2]朱郁华.怎样才是有效的教师培训[N].中国教育报,2013-06-05(09).

[3]张雳.论有效的教师培训原则[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5.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湘教通[2008]263号);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新建本科院校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研究”(湘教通[2012]401号);湘南学院实施“培计划”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李定春(1971-),男,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湘南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教师培训。

上一篇:数学源于生活(浅谈小学数学教学) 下一篇:平凡的爱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