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镜手术治疗鼻腔结构异常导致头痛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05 10:19:12

鼻腔镜手术治疗鼻腔结构异常导致头痛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鼻腔镜手术治疗鼻腔内解剖结构异常所导致头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因鼻腔结构异常而导致头痛患者,均采用鼻腔镜手术治疗,根据患者鼻内解剖结构变异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治愈29例,显效9例,治愈率为69.05%,有效率达90.48%。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头痛;鼻腔结构异常;鼻腔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c)-0030-02

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常引起无明显病因的鼻源性头痛,由于患者没有明显的鼻部症状,很容易被误诊为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以及丛集性头痛等疾病[1-2]。鼻源性头痛患者的病程有长有短,临床症状时轻时重。以往临床多采用多种药物治疗,但其效果不理想,反复发作,长期不愈[3]。随着鼻腔镜手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已成为治疗和诊断鼻腔结构异常所导致头痛的重要方法。为研究鼻腔镜手术治疗鼻腔内解剖结构异常所致头痛的临床效果,本院选取收治的40例采用鼻腔镜手术治疗因鼻腔内解剖结构异常所引发的头痛患者,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42例因鼻腔内解剖结构异常所引发的头痛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鼻腔鼻窦冠状位CT扫描以及鼻内镜检查确诊,临床表现多为鼻根部、颞部、前额、顶枕部以及鼻眶周围出现钝痛。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9~61岁,平均(36.7±3.6)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4.2±1.3)年;其中,11例单纯高位鼻中隔偏曲,9例单纯性中鼻甲肥大,8例单纯性钩突肥大,8例高位性鼻中隔偏曲合并中鼻甲肥大,6例钩突肥大合并筛大泡。排除患有鼻腔以及鼻窦占位性病变的患者。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鼻腔镜手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和鼻腔表面麻醉,根据患者鼻腔解剖异常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单纯性高位鼻中隔偏曲矫行高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在鼻中隔前端作1个L形的切口,将双侧的鼻中隔黏膜软骨膜分开,一定要超过偏曲部位,切除偏曲部位的软骨,然后缝合切口。对于单纯性中鼻甲肥大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于中鼻甲前端作一纵形切口,将中鼻甲垂直部的外侧部分切除,将剩余的部分向外侧骨折偏移。单纯钩突肥大行钩突切除术,高位性鼻中隔偏曲合并中鼻甲肥大行鼻高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并加中鼻甲肥大切除术,钩突肥大合并筛大泡行钩突切除术加前组筛窦开放术,切除钩突后,切除前组筛泡,开放前组筛窦,通常不开放后组筛窦,并不切除中鼻甲的基板。术后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2 d,进行抗感染治疗1周,定期鼻腔清理。术后随访3~10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使用VAS评估手术前后的头痛程度。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头痛症状完全消失,超过6个月没有复发,鼻腔形态和结构正常,通气和引流功能恢复正常;显效:头痛症状消失超过3个月,鼻腔形态结构基本正常,通气和引流功能良好,感冒后头痛症状复发,但疼痛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无效:头痛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反复发作[3]。有效=治愈+显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以P

2 结果

治愈29例,显效9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69.05%,有效率达90.48%(表1)。术前VAS评分为(7.31±0.75)分,术后VAS评分为(2.21±0.43)分,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n)

3 讨论

鼻腔结构异常是指鼻中隔偏曲及其周围,如中鼻甲、钩突等结构发生异常,以鼻中隔偏曲最为常见[4]。采用保守药物治疗难以彻底消除病因,很容易复发;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侧重于切除局部病变,但未能切除相邻病变,造成复发率较高,且容易破坏鼻腔的正常解剖结构,造成术后出现并发症[5]。随着临床对鼻腔解剖结构的深入了解以及鼻腔镜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鼻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鼻腔结构异常引发头痛的重要手段[6]。鼻腔镜手术可以矫正鼻中隔偏曲,矫治中鼻甲和中鼻道,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保留鼻中隔以及中鼻甲的正常结构,改善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通气会和引流功能,从而有效解除头痛症状。手术过程中注意切除病变组织时应尽可能保持中鼻甲以及中鼻道的形态和功能,减少对黏膜尤其是嗅区黏膜的损伤,损伤过多会导致嗅觉的减退,术后定期清除鼻腔的肉芽、干痂、水肿组织以及分泌物,处理术腔粘连[7]。

通过本组研究显示,42例患者的治愈率为69.05%,有效率达90.48%,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说明鼻腔镜手术治疗鼻腔内解剖结构异常所导致头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解决鼻腔内病变和结构变异问题,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鼻腔以及鼻窦的生理功能。

总之,鼻腔镜手术能够准确彻底地切除病灶,有效改善鼻腔和鼻窦的通气引流功能[8],避免误伤周围组织并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治疗鼻腔内解剖结构异常所导致头痛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伟,刘海燕,张程林,等.鼻腔多结构异常的鼻内镜下手术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1):495-496.

[2] 楼正才,楼放毅,罗利民,等.鼻结构异常与慢性头痛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9,12(58):911-914.

[3] 谷长宏,李成.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解剖异常致鼻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3):41-42.

[4] 王中山.手术治疗鼻腔内解剖结构异常所致头痛[J].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6(2):101-103.

[5] 黄鸣真.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处理治疗鼻腔狭窄[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0,18(2):100-101.

[6] 徐海峰.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结构异常致头痛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6):85-86.

[7] 韦懿.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40例临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3):181-182.

[8] 李俊义,孟新宇,毕京玉,等.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2):241-242.

(收稿日期:2013-03-29 本文编辑:林利利)

上一篇:为家人撑起一片天,大一男生读书创业两不误 下一篇:妹妹命丧高管丈夫,裁员时刻姐姐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