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新战略下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时间:2022-09-05 10:17:12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新战略下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摘 要:针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新战略下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分析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关联;通过阐述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现状,深入分析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的人才需求,提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战略,确立适合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东部煤电化基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426.21;F42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43-02

一、背景

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黑龙江省出台了《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把煤炭资源丰富的东部地区打造成全省重要的经济板块和经济增长点。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资源综合深度开发,有利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包括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六座城市,这个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占全省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的92%,且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煤电化产业基础好。近几年来,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一批需向国家争取的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有效地拉动了东部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的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且东部六市的GDP增幅连续两年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2012年,东部六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 557亿元。其中,牡丹江市1 092.7亿元,佳木斯市660.4亿元,鸡西市582.3亿元,七台河市298.9亿元,双鸭山市565.4亿元,鹤岗市357.67亿元,均比上年增长超过12%。

东煤电化基地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仍然有因素制约着东煤电的发展,如科研队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少、技术研发人才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过小等;同时,大量技术设备需要更新改造、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当务之急就是要增加一定数量的中高层管理和专业技术、技能等人才。因此,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东部煤电化建设的人才,是高校研究的重点。

二、东煤电基地人才供给现状

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出现人员不足的问题。表现在煤炭企业总体的人才需求不足,煤炭生产线的各个主要岗位也面临着人才不足,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由表1可以看出来,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仍然偏低,能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比例也增长缓慢。其重要原因就是高校对东煤电相关专业供给不足。原本的煤炭院校纷纷更名、改制,加上近年来煤炭企业生产形势下滑,使得个别煤炭企业缺乏对院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另外,煤炭学校资源又转换为社会通用的专业,使得来到煤炭企业就业的学生又专业不对口。从当前的形势看,目前矿区就业压力很大,通过在矿区实践历练新成长起来的劳动青年,学历低不能做技术含量高的工种,招聘来的大学生对下井工作又有抵触,造成了煤炭企业和煤炭院校的矛盾。随着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启动,大中型项目逐渐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口问题凸显,成为制约煤电化基地建设的难点。在黑龙江东部地区,煤炭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连续多年断档。地质勘探、测量、采煤、机电等煤电化建设急需的人才,几乎招不到大学生发展东部煤电化建设,形成产业集群。对于煤电化的新型煤气化、煤液化以及相关建材的研究开发就更感觉人才资源储备严重不足。

三、东煤电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校企合作筹划专业建设

1.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改变现存的高校管理体制,组建由学校、行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机构。通过行业和企业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共同商讨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使学生及时了解该行业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将学生的培养纳入行业的计划之中,使人才培养更具计划性。同时,由学校代表、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成立“订单”小组,负责校企合作事宜;对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统筹、指导、监督和管理,包括“订单”培养的教学计划、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以及教学管理,师资的配备,课程安排及学生的考核等。

以吉林省某大学为例,吉林省当地商业银行与该高校签订协议,对应届金融学院的保险学、金融学、经济学等专业的 31 名大学本科生签订《定向委托培养协议书》。通过调研,选择具有发展潜力、正在成长的中型金融机构,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正因其机构的扩大,需要扩充具有一定素质的专业人才,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并且建立了长期的稳定战略关系之后,能够形成人才供需的良性循环。

2.建校企专家工作组,共同筹划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事实上,当两个矛盾体相遇的时候本身就是一件微妙的事情。学校是公益性组织,企业是盈利性组织,两个性质不同的组织为了彼此的发展,以需求为动力,本身就是相互增进了解、增加互信,共同建立人才供需的长效机制。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一方面大力支持煤炭学校的培养体系的建立,一方面也鼓励教师走进企业,补充人员不足,借助教师的科研力量推进煤电化建设大型项目的上马。同时,也通过老师的宣传和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东部煤电化,投身到东部煤电化基地工作。对企业来讲,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的同时,也树立了企业的形象,宣传了自己。东部煤电化六个城市还最新签署并成立了东部煤电化基地人才服务中心,解决人才交流问题,以提升区域内煤电化建设专业人才的整体数量和竞争力。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虽然企业在观念、内部组织、管理制度上尚未与学校真正的合作,但是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却明显地提升。企业从被动选择到主动参与培养、从接受学校教育的结果到关注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从安排学生实习到校企共管共教、从职业教育的局部参与到全程参与、从注重合作的经济效益到关注人力资源的潜在效益等无不体现着企业愿意和教育界合作的局面。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案自从国外引进到国内就受到了教育界的强烈关注,其中从德国引进的学习领域课程更是越来越受到欢迎。高校也应该对部分专业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建设工作。具体做法是:首先,根据职业岗位分析及其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其次,根据职业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并确定其学习难度等级。再次,根据职业行动领域描述及确定学习目标。最后,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并设计学习情境。

(三)创建一流的实训基地平台

1.外引内联,抓牢校企合作新把手。积极与省内煤电企业联系,为学校培训教师,共同培养学生,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本着“互惠、互利、共创、共赢”的原则,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施订单式教育。

2.多元教育。引进与企业技术平台对接的实习实训设备设施。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完成了产品加工,真正实现了产教结合,作品-产品-商品合一。

3.技术创新,促进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学生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科技攻坚小组,研发仿真模拟软件和实训设备。技术交流合作,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开创校企联姻、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式”等教育模式,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密切结合,使学生学习的理论和掌握的技能融为一体。学校还应积极探索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一道,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起来。

(五)发展和壮大教师队伍

1.双师互进,实现人才交流的绿色通道。实施“双师互进”工程,即优秀工程师进课堂、专职教师进企业。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学生实训,使学校培养目标更加适应行业、企业和岗位的需要;学校专职教师,特别是新招聘的教师,走进企业生产一线,参与企业的生产,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这样的人才交流的绿色通道,可以为高校打造一支与企业先进技术水平相对接的专业教师队伍。

2.成立专家工作室,引技入校,引品入校。聘请企业劳动模范、优秀工程师、企业管理层等专家和技能大师组建了“企业专家工作室”。充分发挥工作室的教学指导功能,请专家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计划制订等工作,使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向融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充分发挥工作室的技能培训功能,将专家最前沿、最精湛、最实用的专业技术传授给专业教师和学生,使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融入到学校实训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工作室的模范引领功能,用专家的品质塑造人,用榜样的事迹激励人,用模范的力量影响人,使行业、企业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之中。

3.成立教师工作站,进厂学工、进厂学魂。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学习、考察和调研,“进厂学工、进厂学魂”,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管理理念,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同时,获取行业、企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结语

构建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是继哈大齐工业走廊启动建设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依照全省的长远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高等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把握时代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以适应东煤电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娟.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田[J].东北亚论坛,2008,(7).

[2] 刘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辽宁高等职业教育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09,(6).

[3] 陈玉华.校企合作建设学习生产型校外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10,(7).

[4] 陈锡宝,朱剑萍.探寻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5).

[5] 金英姬.黑龙江省东煤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5).

上一篇:论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下一篇:论荀子的“礼义之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