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ax基础教学中的目的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时间:2022-09-05 09:22:55

3dmax基础教学中的目的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摘 要】3Dmax是近些年室内设计和环艺设计课程中举足轻重的专业软件课程,由于该软件的实用性较强,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的关系重大,所以在课程开展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寓教于乐的掌握知识的精髓,从而进一步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和提升操作水平,最终达到渐入佳境的结果这一目的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关键词】3Dmax;软件课程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3Dmax的三大核心分别是造型基础、材质贴图和灯光渲染。造型基础是打基础阶段,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3DMax这样庞大复杂的软件,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任何一门学问在开始之初的引入过程都不是太轻松的,3Dmax软件要求学习者思维上一开始就竖立一个全盘的定位系统,紧跟着移动、旋转、变换等操作使物体按目的性逐步靠近,是三维空间想象力的锻炼,从而熟练掌握各个视图、坐标与物体的位置关系。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在讲具体命令时,学生的记忆和兴趣点往往不是来源与讲解的清晰明了,而是在具体案例中隐含即将出台的命令,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疑惑不解,也有好奇心动驱使下的跃跃欲试,这个时候的讲解往往效果最佳,所以尽可能的吊起学生的胃口,在实时的时候解开谜底,进而使学生茅塞顿开,这是实践教学的良好开端。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一个或几个命令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反向验证命令是否正确的重要环节,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既能结合教科书的知识点,又能发挥至日常生活中包罗万象的具体实物,使学生明白,所学即可用的真实场景在电脑屏幕中的再现,这样不但增加个人操作的成就感,还逐步保持并加强了对3Dmax的探索精神,如此一来,对于某个相关的命令在多种物体的共同性了然于心,相关的命令也非常清晰,往往打眼一看具体造型便知其制作程序和方法,可以判断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物体的位置,这是最基本的要掌握的内容,思路正确才是教授3Dmax的根本。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各种物件的颜色、样式、色彩、造型等都有细微观察和极大的设计再现要求。通过学习3Dmax使他们初步的认识到了室内设计中那些赏心悦目的设计图的由来,可以在有基础的驱动下去绘出他们喜欢的颜色、形状和样式,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又符合实际的模型来。

在3Dmax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提及动画对模型建立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我举一个例子说明:3Dmax课程中有一个阵列的命令,这个命令再加上旋转,难度又增加了一倍,所以趣味性涵盖这几个命令的案例有几个,我们选择一个打开和收拢的镂空檀香扇为操作主体,第一步:创建模型即扇子的第一个镂空叶片:在顶视图用二维线段创建6x2的一个矩形,进入修改编辑,使之上部略宽下部略窄的长条形,下方倒圆角,形内加入其它D形如三角菱形圆形等;通过挤压高度1得到完整的镂空叶片;第二步:命令面板中层次-调整轴-仅影响轴,先手动确定物体旋转的轴心点,打开阵列面板,设置阵列1d数量为10,旋转值为-180度,确定;第三步:打开动画区域自动关键帧按钮,把时间滑块拖向10帧,激活旋转工具后选中第二个叶片,在状态栏点选Z的的值归零,继续拖动时间滑块到20帧并选中第三个叶片,如此反复知道最后一个叶片。最后一步:播放动画查看效果。完成效果十分有趣,扇子不断地一打开一闭合犹如说书人手中的道具,没做会的学生哪里甘心,都是一定要做出了才能罢休,可以说成功的教学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

基础建模阶段重在建构和完善。其中构想性和交互性是二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构想性指虚拟的场景,具体的实体都是人构想出来的,因而可以用以实现一定目标性。不仅可以虚拟现实物体,也可以模拟脑海的想象的物体,不仅可以模拟现在的和将来的现实世界,更重要的是虚拟现实是能够创造现实世界中做不到的或不存在的景况,例如,人的群细胞DNA细胞组进入人体血管或脑神经网络中漫游的景况,或者鱼儿随水波起伏游动等。

在当前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没有可能对情况进行实地考查,特别对一些还未实现的情况,没有录像演示等的支持只听一些情况介绍或者录像演示做出最后的决策判断,往往让人感觉很苍白无力,而模型构建可以按照要求将模型驱动起来,使用户可以对其操纵。通过一些功能编程可以实现用户某些特殊的要求,如场景转换、显示模型的后台数据,环境变化、动画的运行停止、语音的播放等,使人可以直接进入计算机系统构想的虚拟世界,对关键环节操纵、演示,观察和分析有关过程的动态数据,以此做出科学、果断、正确的决策。

交互性指在虚拟环境中体验者不是被动地感受,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动作改变感受的内容。操纵者不仅可以构建虚拟世界的视觉情况,还可以亲自操作和实践、检验效果,从中发现运动过程的缺陷和问题,予以改进。

初学者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步骤的学习方法、没有深入研究和高度概括的学习能力往往容易走弯路,又找不到方向,学了一阵以后要及时转入专业性更强的领域十分必要。所以,3Dmax基础教学是一个有专业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的过程。3Dmax的基础知识最终要转化出室内效果图、产品设计效果图或者动画产品等这种综合元素的创作作品出来,所以有针对性的学习是一种体系化的状态,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互结合,操作基础最终要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有的放矢,才能达成理想的彼岸。近些年的教育感受就是扎实基础,完善体系,在后期的学习如室内外模型操作中,学生觉得十分顺畅,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基本体的制作,从而为贴图渲染和后期处理留下进一步发挥的余地,至此,3Dmax教学从不乏味,学生的兴趣离开课堂覆盖到他所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这才是3Dmax教学的良性转换,它达到了目的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学生受益而得以长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灵感的最佳途径。

上一篇:新世纪以来“三言二拍”涉商类小说探讨 下一篇:工业化后期的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