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与思考

时间:2022-09-05 09:05:44

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与思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通过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的。下面就以我的《化学与材料研制》教学片段,浅谈我对化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几点认识:

我主要的教学设计思想是:让学生从身边的物质,即学生熟悉的物质入手,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化学教学理念。

探究片段之“塑料王”的诞生

师:在学习玻璃环节中同学们表现的很好,解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下面对塑料的认识我们采取新的方法,仔细观察老师提供的塑料,结合实际生活中你对塑料的认识,你能不能也提出几个问题呢?学生活动一:研究塑料制品,包括硬塑料、软塑料,食品盒等。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 、实验等多种方式探究塑料

学生活动二:学生对抗赛,看谁的发现最有价值。

学生交流与展示。

学生一:塑料为什么应用如此广泛?学生二:塑料王是怎么制成的?学生三:塑料化学性质稳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问题?学生四:没有塑料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师:通过交流,还有什么困惑?

学生:塑料的合成?

学生:塑料盒上的标示有什么含义?

学生:为什么有的塑料硬?而有的却很软?

收获与反思: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来关心、关注他身边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现象,促进学生对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体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化学使生活更美好。本节与生活联系较大,专业知识不宜过深,结合实际,我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学习热情非常高。实践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心得:

1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能够独立获取知识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不断地进行假设、论证、改进所得结论,从而实际感受和亲身体验问题的产生过程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

2、科学探究易,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从认识最简单的对象开始,逐步发展到对化学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内部结构的认识。因此,在化学问题的设计中就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层次、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不断获得成功,逐步树立起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培养勇于探索、敢于攀登的精神。

3、从身边的物质入手,选择合理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

合理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因此要选择那些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探究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的难度是不一样的,适当安排突出不同环节的探究活动,对于学生熟悉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十分必要。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在探究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同时在比较困难的地方适当给予指导,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意义不大的问题或明显不正确的猜想,不要简单的否定,应该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指出其中正确合理的成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参与的勇气和主动性.

5、教师在探究活动中角色定位。

教师要不断更新和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现行教材知识点过多,探究活动时间受到课堂45分钟的限制,无法放开探究。因此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程度和能力水平,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探究过程中可以给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启发,但只能点到为止,切忌越俎代庖。要真心实意地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备课要从过去的“以本为本”变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更好地教变为学生更好地学,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们应学会“蹲”下来看学生,应像导游一样引领学生渐入佳境。在探究活动中,教师不应该作为旁观者和执行者,而应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合作,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采用科学探究学习方式被认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也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机勃勃的活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促使教师在科学探究教学中实现教育思想的更新和专业的“自我发展”。

上一篇:醉翁之意不在“乐” 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