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38例临床疗效

时间:2022-09-05 08:39:25

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38例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采取口服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的38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用药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且肌瘤比子宫缩小更显著;用药后血清激素水平各项指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

【关键词】 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保守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51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17-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多见于30-50岁妇女。临床症状主要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贫血及压迫症状等,肌瘤可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而引起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但有很多不足之处;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保守治疗已经成为治疗本病的新型方式。近年来,米非司酮被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因其可与孕酮争夺受体从而抑制激素活性,可使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本文笔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38例子宫肌瘤患者并进行临床观察,现将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患者均经B超和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同时排除恶性肿瘤;年龄31-52岁,平均年龄41.5岁;其中多发肌瘤21例;瘤体直径2.1-5.7cm。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痛经等临床表现,其中5例伴有白带增多,10例有下腹坠胀、经期腰酸;合并贫血者23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于月经来潮第1-3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0mg,1次/日,服药前及服药后2h内禁食,连服3个月,3个月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用药前后用B超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观察月经的变化及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用药期间每月复查血、尿常规及肝功能。

1.4 疗效评定标准[1] ①显效:月经量明显减少,肌瘤体积缩小≥50%;②有效:月经量明显减少,但肌瘤体积缩小20%-50%;③无效:月经量减少不明显,肌瘤体积缩小

2 结 果

2.1 治疗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 用药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肌瘤比子宫缩小更显著。治疗前后子宫以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情况,见表1。

2.4 不良反应 5例患者用药后出现轻度潮热,7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停药后均恢复正常。服药期间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均正常。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病因尚不明确,因其好发于生育期妇女,且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消失等,故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与女性激素有关。因子宫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孕激素升高可提高子宫肌瘤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含量,并通过提高上皮生长因子样蛋白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含量,从而间接刺激子宫肌细胞的增生导致肌瘤体积增大[2]。因此,要抑制肌瘤生长,或缩小肌瘤体积,就要阻断对肌瘤的孕激素促进作用。

米非司酮是一种作用于受体水平的孕酮拮抗剂,有阻断孕激素的作用,继而卵巢黄体溶解,体内孕酮和雌二醇水平也随之下降;还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肌瘤缩小并诱发闭经;另外,还可通过竞争孕激素受体,减小子宫肌瘤中的血管内皮因子表达,并能明显减少子宫动脉血流,从而增加血管阻力,改善肌瘤的临床症状以达到治疗的目的[3]。本研究临床观察证明,用药3个月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且肌瘤比子宫缩小更显著,临床总有效率达81.6%,虽有8例患者在停药3个月后出现月经量增多,肌瘤开始增大,由此也说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治疗。笔者还发现,近绝经期妇女服用米非司酮后可提前闭经,可避免因手术治疗而带来的创伤。

参考文献

[1] 曾北蓝.陈春林.马奔,等.海藻酸钠微球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临床疗效[J].广东医学,2005,26(4):437-439.

[2] 赵晓东.梁向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8例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5):466-467.

[3] 刘慧.米非司酮治疗88例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8.16,18:842.

上一篇:基体组织热处理的工艺探析 下一篇:急诊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