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研究及提升

时间:2022-09-05 07:52:48

工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研究及提升

摘要:工业建筑中,施工的质量问题是重中之重,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的就是整个建筑体系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所以施工质量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以笔者从分析质量的高低的原因入手,着重阐述了提高工业建筑施工质量的对策。关键词:工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研究;提升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高低的原因

1.1建筑设计方面的原因建筑体系的形成源自建筑设计,很多工程质量的巨大安全隐患是由于建筑设计方面的疏忽引起的,设计的合理与否极大的影响着施工的质量。据有关工程质量事故的研究分析,有超过40%的工程质量事故源于建筑设计。不合理的设计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同时,也极大的降低并影响了整个工业建筑的使用功能。有很多因素会对建筑设计质量产生影响,比如设计时间的仓促忽略了许多设计细节。设计师为省时省力,草率套用与实际情况差距很大的标准图;有的设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高难度工程设计的资质实力和实际经验;设计单位缺乏质量控制的有效保证措施等等。

1.2安装操作人员的素质施工人员素质高低将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很大影响。高资质和信誉度、技术力量强的施工单位当然是建设单位在选择施工单位时的首选。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等诸多问题,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关键在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施工常识、工程管理法律知识等基本技能,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并对工程施工提供可行性、客观、有价值的意见。只有高素质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建立管理方法的创新工作中,才能有效改善国内工程管理方法较落后的现实。而当施工单位进场时,项目人员和施工队却很可能改头换面。有的是由前来挂靠的技术力量薄弱的小施工队和无上岗证的人员组成。这些施工队大多雇佣的是农民工,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和考核就开始上岗操作,甚至像焊工、电工特殊工种的安装工人都有很多没有职业资格证和上岗证,这样情况屡见不鲜,建筑质量难以保障。

1.3劣质材料带来的隐患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使用劣质材料不仅会危及建筑物的使用安全,给工程质量留下安全隐患,甚至直接引发重大工程事故。不合格的开关、电线的使用将给建筑物留下火灾隐患,危及人身安全;不合格管材会引起水路渗漏,也会导致建筑物无法正常使用。工程建设中,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有些施工承包者大量选用价低材料,而这些材料中,不可避免的包含不合格的劣质、假冒品牌的材料,工程材料的使用非常不规范,存在管材壁厚达不到规范要求、电线芯径太小或绝缘性能差、封闭不严、阀件单薄等现象。

1.4质量监督检查方面的缺失工业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而建筑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往往并不十分注重质量监督,施工单位自管体系不全、自检不到位。很多施工单位为节省资金和时间,非常抵触额外技术力量的投入。另外,施工人员、班组长到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都应有各自把关的质量控制环节,往往也会被施工方放弃,繁琐的质量检查工作被推给监理,被动地等待检查。同时,也存在内业资料不够真实、及时的问题,众所周知,内业资料是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有的施工单位不进行工程质量检查,或只对一部分进行检查,为应付验收则请人凭空编制内业资料,形式上各道检查人员签字齐全,实则随意按需填写,无法体现工程的真实质量情况。

2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对策分析2.1提高建筑施工设备质量及完善配套技术从宏观上来讲,建筑工程设备质量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工程质量建设的水平。我国工业建筑工程年投资规模较大,施工投资增幅迅猛,建筑工程设备及配套技术的科研、设计开发、生产已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实施行业统一管理,从政策上培育和扶植一批骨干生产企业,有利于解决目前一些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设备需求缺口大依赖进口的局面和个别品种因国内生产形不成规模,价格昂贵而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2.2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养要通过招投标选择项目报价最为合理且满足项目要求,具有强大技术实力和良好企业信誉资质的施工单位。只有资质信誉良好的单位才能培养和拥有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施工时切实把好进场人员关。目前存在这样的现象,进场的施工人员往往和投标时报的优秀人员不符,投标通过后便随意更换人员。施工和监理单位必须对进场人员和投标承诺的人员严格核对,坚决杜绝改头换面的现象。特殊情况要应走报审程序,人员技术素质必须符合招标要求的条件。对于进场的一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特殊技术的工种工人,必须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证和上岗证。应办理资格审查报验手续,监理单位按程序审查合格后方可进场,通过各种途径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只有合格的施工人员才能保证合格的施工水平。另外,必须重视施工人员的培训。对进场的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应重视对他们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术素质,上岗前技术人员还应认真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使他们得到最直接的,快速高效的技术培训。

2.3健全质量监督体制。我国工业建筑工程的管理已普遍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但是方法多是照搬、照抄其他行业的科学管理方式,并不完全适应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弊端和缺点都逐渐暴露出来,如果长期的硬性坚持下去,必将不利于整个建筑行业中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必须在现有工程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创新,以满足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需求。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对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是非常关键的。要做好企业自检工作、监理监督检查工作,同时政府要加强督导。施工企业在工序交接的时候认真做好自检和互检工作,完善交接检查。从施工员到班组长、企业技术负责人和质量监督人要各司其责,把好质量检查的各个环节。如果前面的工序检查不合格,后面的施工程序绝对不能开展,从企业内部做好自控。同时,为保证内业资料的真实可靠,要实事求是的做好检查记录,建立健全质量检测制度,培训培养专门测试人员,规范化专业测试设备的检测程序,使得自检工作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监理单位也应做好工程施工各个主要阶段的各项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履行好其第三方工程质量控制职能。要明确监理单位的各项质量验收检查应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进行,坚决不能纵容施工单位省略质量自检程序而完全依赖监理检查的不正常状况,工程如有遗留和矛盾问题必须彻底处理否则不予验收;要通过各种工程质量的层级检查、监督,层层把关,及时发现和排除施工质量隐患,将施工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高质量的建筑施工。

上一篇:高层建筑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解析 下一篇:博物馆入口大厅的人性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