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意蕴与路径

时间:2022-09-05 07:50:15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意蕴与路径

【摘要】“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来基本理念。“有价值的数学”应该是“有用的”,具有经世致用的功能。但并不仅仅意味着是“有用的数学”,数学的经世致用与形式陶冶是相辅相成的。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路径是领会课改精神,转变教育观念;走进学生心灵,建设和谐平等师生关系;改编例题、习题,让后进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探究学习能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

【关键词】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59-02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它突出地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应试数学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数学,对学生发展不但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反而会妨碍学生智力发展,扼杀学生求知欲望。新教育理念提倡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他们自己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行为。那么什么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如何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文试做分析。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意蕴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那么,究竟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呢?

1.1 “有价值的数学”应该是“有用的”,具有经世致用的功能

因此,在课程内容中紧密联系实际,增加数学建模、随机性、实验几何等数学内容,适当降低了传统教学内容中繁难的计算和复杂的推理:在课程实施中适当降低数学形式化要求,注重实质,强调情境创设、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课程评价中强调数学中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强调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强调用数学的意识等等都是可取的。

1.2 “有价值的数学”并不仅仅意味着是“有用的数学”

“有价值的数学”并不仅仅意味着“有用的数学”,更不能狭隘地认为对数学的应用就是简单地增加几个应用题、开放题,“特别是,我们不能期望单纯依靠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应用题(现实问题)就可有效地解决数学教学严重脱离实际这一长期存在的‘老问题’,因为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环境中完全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也不能将有价值与实用等同起来。事实上,在强调数学的实用、数学的应用的同时,也应注重于数学的本质及逻辑推演,通过必要的思维训练及形式操作,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的精神和科学态度,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充分发挥数学形式陶冶的功能。

1.3 数学的经世致用与形式陶冶是相辅相成的

数学的经世致用与形式陶冶的功能并不是对立的、截然分开的,甚至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因此,不论在理论层面或实践层面,都应避免绝对化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

2.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路径

2.1 领会课改精神,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出台,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观念要从传统的向现代的转变,而转变就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及领会课改的精神。教师是课改的建设者、实施者和开发者,没有良好的素质新课程改革只是张空头支票。通过学习笔者真切的体会到了改变过去教学方式的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课堂教学中的顽疾及改变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普遍现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2 走进学生的心灵,建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转变教师本位心理,树立民主的思想。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有思维、有思想的人,应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爱护。斯霞老师说:“教师热爱学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用爱的感情去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在祖国的阳光下健康的成长,成为四化建设有用的人才。”这样的教师学生就尊敬、爱戴,进而热爱所传授的知识、道理,乐于探索、勤于学习。

2.3 改编例题、习题,让后进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后进生之所以成绩不理想、课堂不专心听讲,一是因为对数学没兴趣,还有就是长久得不到老师和同学认可和关注,造成了反正好坏都一样的消极心理。其实改变后进生的消极心理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教学中多关注他们,多表扬他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中改编例题、习题就是一个好办法,例题、习题是数学教学的中心,是为了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服务的,而题中出现的名字往往是什么小明、小红、妈妈等,远离学生,出现这样的题目,学生总觉得与自己无关,兴趣不高,课堂气氛自然平淡。若把这些动个“小手术”,换上了一些后进生的名字,这些题目一出现立刻引起全班轰动,好生羡慕、后进生开心,全班人人兴趣高涨,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样改编的例题、习题经常出现在课堂上,贴近了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极大的鼓舞了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也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2.4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是学生养成数学素质的主要场所,是为学生学习数学可持续发展的打下基础,所以课堂上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会”,还要教会学生“会学”。现在提的较多的是探究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好事,但若处理不当,既没有效率,也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因此,在学生探究学习前,要让学生明确要自学的是什么,重点是什么,达到什么要求,这样学生自学将会事办功倍。

2.5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

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而独特性也就意味着差异性。因此,就要求教师要把这种差异性视为教学的财富,善代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设计教学过程时,问题的提出,请学生回答,练习的设计都要注意分层次,既要让所有学生吃饱,后进生不会因为偏难挫伤了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又要使优生每节课都感到意尤未尽。

参考文献:

朱福胜,裴昌根,对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再反思[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上一篇: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下一篇:建立地方师范院校生物院校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