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加息对楼市影响甚微?

时间:2022-09-05 07:00:09

中国人民银行于5月18日公布,从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同时,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又见加息!

自3月18日最近一次加息后,短短两个月时间,央行再次宣布加息。出人意料的是,此番央行使出一组货币政策“组合拳”,还同时宣布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共三项货币政策。

这是十一个月以来,央行第八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二次加息,更是近10年来央行首次同时宣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双”上调。

专家:加息并不稀奇

有关专家认为,本次加息是可以预测的,上次加息是一个上升通道,央行还将会持续加息,可能今年内至少还有二次左右的加息。

据了解,这次加息的“靴子”再次落下更多的可能是为了给当前疯狂的股市打出一个信息,也就是政府对股市当前表现的反应。央行在这个时候出台这个政策,很显然是在为股市降温。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讲,这点利息对大部分的开发商来说利润影响不大,而对于炒房者的影响多少是有一些的,至少在逐渐的通过利率来冲减炒房者的获利比率,会让一些资金实力不是很强的炒房者在人市时更加谨慎。此前一直呼吁央行应加大加息力度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此次加息对房地产的影响会在以后显现出来,但对于买房的人来说的话,他们并不会改变自己的买房意愿,只不过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还贷能力选择买大的还是买小的。”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两者同时上调却有不同幅度,与央行以往多次加息大不一样。对此,专家认为,我国现有的存贷款结构本身不很完善,不应简单同步上调。央行此次措施表示,国家正有目的地对存贷款结构进行调整。存款利率上调较高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目前存款“负利率”的局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0%,而3月18日加息后,银行1年期的定期存款的税后收益率才2.232%,CPI的上涨早已让居民一年期存款利息为负,“钱存银行不划算”。正因为银行存款收益偏低,大量资金涌入股市或房地产市场谋求高收益,央行5月13日公布的4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居民户人民币存款减少1674亿元,这是居民户存款的月度最大降幅:与此相对应,内地股市连创新高,5月9日沪指突破4000点。央行此时出台加息,也是由于最近股市的不太理性。虽然小幅加息对股市影响有限,但会导致股民心理波动,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同时,上调存款利率有利于吸引资金重新流入银行、降温股市。

购房者:房贷压力增大

关于此次加息,大部分购房者都深感房贷压力增大。家住金山的刘先生表示:“一次次加息,感觉还款压力越来越大了,平均到每个月要比以前多付100多块钱,看上去不是很多,累积20年也有2万多了。”关于是否会提前还款,刘先生表示,目前暂时没有能力。想提前还款,但是手上的钱不允许,只能“任人宰割”了!

笔者在走访部分银行网点时发现,许多市民为转存排起了长队。同时,部分人开始盘算着,从风险相对较高的股市中抽走部分或全部资金,以便将房贷负担降低。

“前段时间银行的业务就已很繁忙了,估计到年底大家集中提前还贷时,还要更忙。”某银行的房贷部负责人说,今年以来银行面临的提前还贷压力一直很大,有时提前还贷量甚至超过同期的房贷新增量。

理财专家提醒说,由于个人房贷一般都是10年以上的长期贷款,时间造成的复利增长十分可观。因此,在贷款利率步入上升通道之后,若想提前还贷,时间越早越划算。但也有人提出,此次五年期以上的个人贷款利率上涨幅度很小,仅为0.09%,加之银行一般对符合规定的购房者给予基准利率8.5折的优惠,因此贷款购房者不必急于提前还贷。以30万元20年期的房贷,选择等额本息还款为例,如果执行基准利率,本次加息后,月供将多出约16.3元;但如果执行“八五折”最优惠利率,则月供将多出约13.28元。

结束点评:

自2007年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一时俱出,并且距上次加息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这在中国金融史上前所未有。此次央行再施重手,把加强流动性管理的矛头直接对准资产价格泡沫,未雨绸缪的良苦用心从中可见。但是三大政策工具运用后的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金融调控只是刚刚开始……

上一篇:只有泡沫破裂才能证明泡沫的存在 下一篇:股市楼市上演“跷跷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