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时间:2022-09-05 05:44:05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61-02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生物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高中生物新课标中更是强调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考试大纲也强调生物实验能力的考查。实验题占分比例大,是一个难点,学生得分低。其原因在于高考是能力的考查,实验题不会直接考教材实验,正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这就要求学生用所学实验知识来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高考年年考,但情境年年创新,正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近年与《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相关的高考试题

【例1】2013年新课标Ⅱ卷29题(10分)

已知大麦在萌芽过程中可以产生a-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a-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见表1:

表1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a-淀粉酶催化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这两只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试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

命题立意:此题是对 “其它植物激素”、“淀粉鉴定”的考查。通过淀粉的颜色反应及植物的激素调节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综合分析能力、应用所学实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1)淀粉;麦芽糖。(2)少;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产生a-淀粉酶,使淀粉水解。(3)诱导种子产生a-淀粉酶。(4) GA浓度高时对a-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例2】2008年全国理综Ⅱ第30题Ⅰ(12分)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1.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

图1

请回答: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入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1.B。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试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煮沸后,b试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Ⅰ将呈现出 (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Ⅱ将呈现出 (加快、减慢)上升趋势。

命题立意:此题是对 “其它植物激素”、“还原糖和淀粉鉴定”的考查。通过还原糖及淀粉的颜色反应及植物的激素调节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应用所学实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1)浅;淀粉;Ⅰ。 (2)深;还原糖;Ⅱ。 (3)加快,加快。

【例3】2009年全国理综Ⅱ第32题Ⅰ(17分)

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四种溶液,菲林试剂、试管、 37℃ 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

(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2实验设计,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表2

(2)实验步骤:

①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3)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试验中,如果仅将 37℃ 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 20℃ 。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 37℃ 时的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此题是对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考查,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通过用斐林试剂鉴定淀粉分解产物的颜色反应确定酶的专一性。考查了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应用所学实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1)

(2)②混匀, 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③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匀,沸水浴一段时间;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3)含有蔗糖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试管甲),以及含有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试管乙)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4)(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5)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

【例4】2011重庆卷30. Ⅱ(14分)

某兴趣小组将豆腐块灭菌,接种微生物后培养2天,加入适量食盐,经密封放置10天后制的豆腐乳。

(1)在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短肽和氨基酸含量越高。为研究其原因,该小组取适量豆腐乳之称样液,等量加入各试管,进行了以下实验见表3。

表3

实验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样液的颜色将 。处理④中,100℃加热的目的是 。

如果处理③与处理④相比,显色较 ,且处理③与处理②相比,显色较 ,则表明豆腐乳中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 分解。最终使肽和氨基酸含量增加,因此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

(2)食用豆腐乳后,其中的氨基酸可以在人体内通过 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还可以由氨基酸产生的不含氨部分合成 。

命题立意:此题是对 “微生物发酵”的考查。通过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产生的颜色的深浅,推知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从而确定豆腐乳发酵的外界条件。考查了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应用所学实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1)不变;使酶失活;浅;浅;蛋白酶(肽酶)。(2)氨基转换;糖类和脂肪。

与《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相关的高考试题每年都有很多,以上例子仅仅是一部分,由于篇幅有限,没有一一列出,有兴趣的老师自己去收集整理。

2.创新设计试题

【例5】某探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进行了如表4实验:

表4

每隔1天分别取2ml培养液均分在两支试管中分别用碘液和斐林试剂检测,连续检测了6天,结果见表5。

表5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说明土壤微生物能产生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

(2)淀粉被分解完是在第 天。

(3)第6天加入斐林试剂为什么不显相应的颜色 。

(4)从细胞学的角度看土壤微生物是由 细胞构成的。

(5)从新陈代谢的学角度看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有 呼吸。

(6)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命题立意:此题以“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为切入点对微生物的结构、代谢及碘液、斐林试剂的作用进行了综合的考查,考查了学生获取知识、实验分析的能力。

答案:(1)麦芽糖。(2)5。(3)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麦芽糖用完。(4)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5)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6)土壤微生物对淀粉有分解作用。

3.小结

由于《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与其他内容联系非常广,如:①与植物种子的形成、种子的萌发、果实的成熟及这些生理活动中相关植物激素的调节。②与动物和人体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调节。③与微生物代谢中相关物质的转变。④与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都有联系且都是动态的变化,所以生物新课标教材继承了大纲教材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也说明它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该实验教学时除完成常规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外,总结时应将定性实验转化为定量分析,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教学应对学生授之以渔,实验教学更是如此,这样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上一篇:高中英语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分析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音乐实施开放性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