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俭成为一种时尚

时间:2022-09-05 05:42:58

让节俭成为一种时尚

:节俭应成一种自觉

新年前夕,在河北省委书记的陪同下,踏着皑皑残雪,来到地处深山的河北阜平县龙泉关镇特困村骆驼湾村。逐一走进困难群众家,盘腿坐在炕上,同乡亲手拉手,详细询问他们一年下来有多少收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取暖的煤炭够不够,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方便不方便。看到老区一些乡亲尚未摆脱贫困、生活还比较困难,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他对同行的同志说,要把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

当晚,总书记的晚餐是红烧鸡块、阜平炖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四个热菜;一个猪肉丸子冬瓜汤;主食水饺、花卷、米饭和杂粮粥。总书记还特别交代,不上酒水。四菜一汤,再加简单的主食,如果按照市价算也不过几十元钱。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专程来这里看望大家,就是为了解我国现在的贫困状态和实际情况,你们得让我看到真正情况。”据报道,在深圳视察时,没有安排任何宴请,没有入住深圳迎宾馆的1号楼,而是选择了另一家酒店,入住了一间普通套房,吃饭也选择了自助餐。

多维解读

1.细节彰显风范。一份普普通通的菜单,传递的意义却并不普通。作为党和国家的新一届领导人,上任伊始,就处处展现出其亲民、朴素的作风。无论是入住普通套房,还是四菜一汤的简朴,这些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领袖的风范。

2.推进节俭国风。的简朴,如同一面镜子。各级领导干部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躬行节俭之举,推行节俭之措,自觉抵制奢靡之风,打造节俭型政府,从而推进节俭持国。

名言为证

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莫言:夫人包的饺子最好

母亲的勤劳节俭和温厚贤淑,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人生记忆的起点。“岁月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用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紧缩。”在母亲离世后,莫言创作出《丰乳肥臀》,讴歌了母亲这一生命创造者的伟大。

莫言的节俭从很多事情上都看得出来:常年都是两套正装换着穿,公文包常年是那么一个,午饭也从不下馆子叫外卖,也没见他喝过除了水之外的饮料,公司私人掏钱的聚餐也是几乎不参加。要说几年前,他曾带领国内记者代表团去日本北海道访问。五年之后,在某次公开活动中,当年同去的一位记者发现,莫言居然还穿着去日本时穿的那件羽绒服。这对于莫言来说,却很寻常,他不讲究吃穿。少年时想当作家,是因为听说“腐败”的作家一天三顿都能吃饺子。等到声誉日隆,他最高的个人享受仍是在家吃夫人包的饺子。这也是他成名以来一贯的生活态度。2012年12月9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莫言与夫人杜勤兰在当地华人华侨举办的欢迎宴会前,与众人一起包饺子,他说:“今天是我来瑞典吃得最好的一次,感觉像回到了家里面。”面对巨大的荣誉和蜂拥而上的媒体,这个农民出身的作家,依然保持着庄稼人的朴素与勤劳。

多维解读

1.紧守美德。一个人做一回“绅士”并不难,不过要将美德坚守一生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能够将母亲的教诲铭记一生,这是莫言成功的基石,也是他人性的另一道光彩。

2.宠辱不惊。在他没有成名之前,吃一顿饺子也许是对他最好的奖赏;成名之后,依然能够保持这种朴素的品质,并大方地将这种朴素传递给世界,这就不得不让人另眼相看了。

名言为证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

舌尖上的浪费品出苦涩

日前,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真是不算不知道,这个数字大得吓人。

“舌尖上的浪费”一般发生在哪些群体身上?既有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还包括一些大学生——据一项调查显示,每年大学生倒掉的食物,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不同的群体,浪费食物的原因不尽相同:一些公职人员认为公款吃喝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浪费起来不心疼;而一些普通百姓则认为,大操大办才有面子,菜点得多、酒上得足才有身份;不少大学生花着父母的血汗钱,糟蹋粮食不以为意,因为他们不事稼穑不知辛苦。

浪费食物绝不是小事,也不是个人私事。常听到有人振振有词,“我花我自己的钱,我浪费关你鸟事?”这种观点经不起推敲,人民日报曾谈到这样一个细节,一行中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花的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对这种浪费食物现象,就不能止于道德批评,还应该引入惩罚机制。

多维解读

1.敬畏粮食。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的是对食物的亵渎。我们虽然逐渐富起来了,但没有理由浪费,更何况不少人经历过饥馑年代,对饥饿有过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更应该敬畏粮食、杜绝浪费。

2.关注民生。“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美味,而“舌尖上的浪费”让人品出的只有直抵内心的苦涩。尤其当看到这样的对比画面,更让人感觉不是滋味:一边是珍馐美味被倒进垃圾桶,另一边却是农民厨房里冰冷的“馍馍”。关注民生,当自杜绝浪费始啊!

名言为证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谚语)

勤俭原来不能分家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做“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也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两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一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多维解读

1.勤俭持家。有句谚语说:“勤勉是幸运的右手,节俭是幸运的左手。”只勤不俭,就好比是端了一个没有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也会坐吃山空,其结果还是要受穷挨饿。可见勤俭有如人之双手,鸟之双翼,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警醒自我。小到个人的修身养性,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无所不谈勤俭节约。不管你是富有还是贫穷,时时若能以这一美德警醒自我,幸福也许便在你眼前。

名言为证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司马迁)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李商隐)

上一篇:如果当时不年少 下一篇:遂平县石寨铺镇扎实打造市郊“大菜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