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看法

时间:2022-09-05 01:40:25

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看法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作业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通过练习,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展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

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三种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题型在低一层次;而C题型多位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比如在上完《特殊的婚礼》一课后,我设计了以下三类作业,让学生自选一题。A、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请你通过调查,查阅资料,写一篇建议;B、在葬礼上,菲格雷体总统会说些什么呢?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赛特凯达斯瀑布写一篇悼词;C、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词句。这样的做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就能使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生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还可以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如何和爸爸妈妈一起办一张环保小报,一起分色朗读一篇课文;和同学一起完成小制作,小实验等。甚至放手请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自己选择作业,自己定量,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布置实践性的作业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的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做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之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听、说、读、写、做、玩、观都可能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使学生不觉得是为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被动做作业。我曾尝试过下列语文实践性作业,学生兴趣盎然,乐做喜学。

1、续写。在学完课文以后,为了加强思想教育,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顺着作者的思路把课文再写下去。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内心体验,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发展了思维能了和想象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如学完《航天飞机》一问后,我让学生续写小飞机的未来。通过续写,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文中的蕴涵的普通飞机和航天飞机各有各的长处及用处,不能妄自菲薄的道理。

2、观察体验。学课文之前或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明确某些自然现象的存在,布置学生亲自观察,切身体会,然后写成日记。如学完《燕子》一课后,为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小燕子的可爱,我给学生布置观察我们身边的春天,学生情趣特别浓,通过观察学生不仅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在观察日记中有些同学春天景色描写的特别美,还写到了春天的其他一些可爱的动植物,从中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那种无限热爱的感情。

3、画面想象。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魅力,通过画图想象学生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习。例如,在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语气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三、联系学生生活,体现作业的开放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用语文、丰富语文,提高语文。"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

另外,在作业评价上,也应当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有必要采取心的作业评价方式,不单单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还要与作业方式改革相呼应,把学生的小发明、小创作、小论文等纳入评价内容。这类实践性作业评价,应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教师要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把老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

上一篇:巧妙激趣,快乐学习 下一篇:不一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