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入深闺中的藏式瓦当

时间:2022-09-05 01:16:57

当汉式瓦当融入藏族独特的地域和人文环境后,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藏式瓦当。

瓦当又称“瓦头”,是中国古代建筑用瓦的一个重要构件,其位置接近屋檐的最前端。“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据辞海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有半圆或圆形,表面多装饰图案、花纹或文字。它既有实用功能: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及房屋椽子免受风雨侵蚀;又有美化屋檐的装饰功能,增加建筑的外观美。

迄今为止,据考古界发现中国最早的瓦当集中在西周的发祥地陕西扶风岐山周原地区,最初的瓦当是半圆形的,称半规瓦。秦代随着城市建筑业的日益发达,砖瓦制陶工艺也随之发展,此时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全圆形。到了汉代,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使瓦当的工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该期流行用圆形瓦当,瓦当图案的题材也多种多样,基本以祥瑞纹样为主,有动物、卷云和文字纹等几种,“四神瓦当”是汉代瓦当中的代表,塑造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经典艺术形象。东汉之后,瓦当就成了中国古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构建,一直延续到今天。

不过,以上的瓦当貌似专指汉地文明的范畴,其实在青藏高原,也曾出现过瓦当这种建筑构件,还有专有名词在拉萨语中叫“扎玛”,在康区语系中,叫“恰嘎”。内地的特有的建筑构件在地区有专有名词,并有大量的实物存在,这是件让人十分感兴趣的事。但瓦当从特点,图案风格,使用方式等方面与一般意义上的汉式瓦当都有一些比较大的区别;为了区分这种特性,我们把它称为藏式瓦当。

藏式瓦当的发韧:桑耶寺

早在公元7世纪初,由于唐蕃的政治联姻,唐朝文成公主从汉地带来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以及大批的汉地工匠参与建造拉萨小昭寺。公元8世纪下半叶吐蕃王赤松德赞在位时期,修建了第一座具有佛、法、僧的寺院――桑耶寺。该寺庙建筑很有特点。分为三层,顶层根据印度的建筑风格用木质结构所建,中层依据汉族建筑风格用砖瓦结构所建,底层为藏式风格用石制结构所建。就在桑耶寺,存在着藏式瓦当,图案现存有转轮纹瓦当,莲花纹瓦当,云纹瓦当和莲花纹滴水,据介绍这些瓦当都是建寺时烧制的。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从这点来看,瓦当在吐蕃时期就已经传入。桑耶寺是最早有据可查存在藏式瓦当的建筑。

从桑耶寺后,藏式瓦当在诸多寺庙的建筑形制中均有体现。同样建于吐蕃时期日喀则的南尼寺,也散落着藏式瓦当。11世纪末由扎巴恩协创建的山南扎塘寺,也有藏式瓦当建筑构件的存在。北宋王朝与各个地方政权之间仍保持着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密切联系,扎塘寺也受其影响,建筑构件斗拱和砖瓦的形制及纹饰充分显示出汉式的风格,故存在瓦当这种建筑构件不为稀奇,昌都察雅的玛仓噶举建于12世纪的祖寺学寺中也发现有瓦当:在《宝藏・文物瑰宝》第二册一书中,西部阿里札达托林寺出土的塔形瓦当以及同批出土的饕餮瓦当深受汉地饕餮纹的影响。从以上可以分析出,从吐蕃时期开始藏式瓦当在并非个案存在,而是寺庙建筑中一种相对普通的构件。

藏式瓦当的集大成者:夏鲁寺

元朝开始,藏地正式归属中央管辖。从公元1239年(元代至元六年)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大宝法王”,到元二十四年,元朝第三次清查户籍的史事证明中央政权与藏地的关系更加紧密而具有藏地样式与中原形式相结合的夏鲁寺建筑是元代藏汉关系的最好见证。夏鲁寺1333年由著名佛学大师布顿构思规划,扎西坚村完成了修复与兴建,是目前唯一的一座保留了元代汉族建筑风格的寺庙,其显著特点就在于它是绿色琉璃瓦覆盖的屋顶,藏式瓦当大量存在。韩书力在其《后藏夏鲁寺的元代瓦当》一书中说道:“从夏鲁寺藏的瓦当图像分析,其卷云瓦当、宝树瓦当、饕餮瓦当、吼兽瓦当等便可使人联想到内地秦汉时期的三晋、齐鲁、洛阳之同类佳作。这种艺趣上的借鉴是否直接受益于藏地与内地文化上的交流尚不得考虑。而使乐天女、宝塔、宝幢、海螺等雕刻则一望而知是源自藏密艺术本身,其高浮雕的人物造型整练饱满,极富活力,秉承南亚石刻艺风,令人赞叹。”

20世纪80年代末,夏鲁寺历经几个世纪的残损旧瓦当已经更换一新,以前的元代瓦当统统被放入夏鲁寺转经走廊,这些沉睡数千年的元代夏鲁琉璃瓦,拂去尘埃,仍然清晰可见当年的釉色光彩。而在夏鲁寺不远,于公元1359年由布顿大师为其母主持修建大宝塔“通追钦摩”上,也曾布满藏式瓦当;只是如今宝塔重新修建,弃瓦当而不用。瓦当残片散见于塔周边。此瓦当也基本上上釉,以绿色为主,其釉色不均,瓦当面较为粗糙。明显比夏鲁寺低一个档次。

藏式瓦当的图案特点

当汉式瓦当融入藏族独特地域和人文环境后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藏式瓦当。它同壁画一样,也是藏地工匠们不断吸收外来经验,结合本土的一些民族特点而不断演变的。这在瓦当的图案上就能体现出来。

藏式瓦当图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宗教题材的图案占很大数量,这应与几百年来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权体制,全民信教有很大的关系。无独有偶,藏式瓦当也多出现于宗教活动场所,如佛塔,颇章,擦康等地:装饰着众多宗教题材图案瓦当的建筑也能让信徒们增加敬信。

在笔者收藏的近百种图案中,基本上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种图案形制:

佛、护法等神灵图案瓦当。此类瓦当多为擦擦模具“擦仁贡”拓模而成。擦擦为藏传佛教脱胎泥塑造像,在广为流行。用擦擦的模具模制瓦当的图案既方便又实用,实为藏族人民的一个创举。作者收藏的不动明王擦擦与不动明王瓦当在大小,人物,造型上完全一致,很明显就是用同一个“擦仁贡”脱模而成的。

具有藏传佛教象征意义符号的图案。这类瓦当图案也有很多,比如佛塔,莲花,三喜旋,三联纹等等。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饕餮的图案比较多。饕餮源自印度的经典《室健陀往生书》,是湿教大神的门槛保护神。在尼泊尔神话中,它叫“切普”,为加德满都峡谷的主要保护神之一,其威一段一切邪恶之敌中龙众的能办与金翅鸟不相上下。源自于印度,并深受尼泊尔影响的藏传佛教也把饕餮列为保护神。不过,在瓦当上出现的饕餮图案与现在流传的嘴下有帘帐的不同,它只有光秃秃的一张脸。在不同地方,不同时期,饕餮的造像也有少许差异,比如鼻子的高低,脸形的不同等等。这或许反映了饕餮造像的演变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无饰物到有饰物。

文字形瓦当。此类瓦当基本上以藏文经咒为主,比如十相自在图,六字真言嘛呢叭咪畔等,同边有时饰以连珠纹等图案。

藏式瓦当的铆合特点

内地的瓦当基本上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发展到藏区,由于藏式建筑与汉式建筑的不同,作为建筑构件的藏式瓦当在铆合于建筑体上的工艺呈现多种多样,基上可以分为几种形式:

1、后面有长长的瓦筒,直接与建筑物铆合。这为藏式瓦当的最主要连接方式。

2、后面有一个短的不规则的小筒,最尾部有一小眼,可直接用铁钉与建筑物铆合,在目土寺布顿大师为其母亲建造的佛塔中有见此种形制。在磨盘山关帝庙中也可见此类铆合方式。“房檐筒瓦的瓦当有云纹和涡弦纹装饰,……板瓦和筒瓦上皆有一小孔,以便用钉固定”《拉萨市文物志》

3、后面是平整的,直接与建筑物相连,这种形制的“瓦当”与我们今天的瓷砖类似,可能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叫瓦当,只能说是建筑构件吧。

4、后面有一个凹槽,以便与其他构件铆合。

藏式瓦当的历史意义及其价值

藏式瓦当同其他艺术一样,是一定社会经济观念形态的反映,充分反映出藏族社会中开明的政治文化制度,充分体现出藏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经验,结合本土的民族特点,不断地借用、采纳、融合,而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本民族的艺术成就。

藏式瓦当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它的图案、文字有助于了解藏族的历史渊源、习俗风尚,并对藏域历史地理、思想意识的文化研究以及对文物和史料的考古研究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出来的成果,同时也是当代收藏爱好者们争先收藏的对象,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我们总结出几点藏式瓦当的总体特点,与大家共享。

1、古代的藏式瓦当图案多为藏传佛题材,其中擦仁贡脱模而成的瓦当数量最多。在外形上多变不羁,有椭圆形,小滴形,圆形,方形,不规格形等等。

2、藏式瓦当在也经历一个从桑耶寺的引入,到夏鲁寺的辉煌,再到以后的遍地开花,直至如今的日渐式微的一个发展变化过程。这期间的演变过程极可能与藏式建筑的演变相关。发展到现在,藏式瓦当仍然存在,不过,用擦仁贡脱模而成的瓦当就相对少。在200年前建成的关帝庙与上个世纪建的罗布林卡中,就几乎不见有擦仁贡脱模而成的藏式瓦当。

3、从收集的资料来看,除了夏鲁寺及日土寺以外,上釉的藏式瓦当相对较少。这有可能是由于的高原气候及工艺水准难原因造成烧制而成的瓦当釉色不均匀,并且粗糙,造成藏式瓦当少有上釉的特点。

上一篇:春堆村的村委会主任选举 下一篇:高原上的文物考古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