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救心益脉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时间:2022-09-05 12:59:47

自拟救心益脉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自拟救心益脉汤治疗前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AngⅡ)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方法 入选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测定CHF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血浆AngⅡ与ET1水平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与中药治疗组治疗前血浆AngⅡ与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HF患者血浆AngⅡ与ET1水平显著下降(均P

【关键词】

自拟救心益脉汤;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1

自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笔者采用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救心益脉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监测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80例患者均为哈尔滨市中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病程、年龄、心功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NYHA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疗法(强心、利尿、扩血管、对症抗炎等)同时予防止心室重构药物依那普利5 mg/d,螺内酯20 mg/d,心功能达到Ⅲ级或Ⅲ级以下加服倍他乐克12.5 mg/次,Bid/d。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附子20 g、干姜15 g、炙甘草20 g、人参10 g,麦冬20 g,五味子10 g,山萸肉15 g,丹参15 g。加水煎成300 ml,日一剂,早晚温服,四周一疗程。

2.2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心功能指标,分别于疗前及疗后采血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1水平。

2.3 疗效评定标准

心功能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5月第1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

2.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用 x±s表示,数据经统计学软件SPSS11.0处理,两样本均数采用独立样本Ttest,计数资料用Ridit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的测定

表1

左心功能指标测定(x±s)

组别nEFE/ACO

治疗组40治疗前42.18±5.380.89±0.244.21±0.89

治疗后54.37±6.34**Δ0.98±0.11**Δ5.58±0.77**Δ

对照组40治疗前41.31±5.760.78±0.294.31±0.78

治疗后47.89±6.58**0.98±0.24*5.45±0.7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比较,EF、E/A、CO值明显升高(P

3.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水平变化。

表2

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水平变化

组别nAngⅡET1

治疗组40治疗前112.2±11.366.5±5.8

治疗后88.9±9.7*Δ53.8±4.3*Δ

对照组40治疗前123.4±12.367.4±5.9

治疗后76.4±8.9*42.4±4.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比较AngⅡ ET1值明显升高下降(P

4 讨论

AngⅡ和ET1等血管活性物质在CH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ET1作为一种较强的缩血管物活性物质[2],在AngⅡ的作用下,可增加缩血管效应,引起外周血管阻力明显上升,导致心肌缺血,严重者还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已公认AngⅡ是RAS发挥效力的主要形式,AngⅡ在体内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它可作用于心脏、血管平滑肌、肾脏和肾上腺等组织细胞膜上的AT1受体,导致血管收缩、醛固酮释放、钠水潴留、平滑肌增生等[3]。从而增加心室后负荷,引起心肌细胞肥厚、间质纤维化,血管及心室重塑等,使CHF进一步恶化。

中医理论从整体协调观念出发,认为CHF久病必损及阴阳,同时兼夹水饮、痰浊和血瘀。本方为四逆汤合生脉饮加减而成。方中四逆汤为中医学强心主剂,附子、干姜回阳救逆,同时甘草、干姜能降低附子毒性作用。生脉饮(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复脉固脱,丹参活血化瘀通络,有曰“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山萸肉补益肝肾,补精助阳,方中八味药共奏益气温阳,养阴固脱之效。现代研究证明附子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具有明显强心作用,并能改善外周和冠脉血循环;人参含多种有效成分,其中人参皂甙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心脏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从而起到强心作用;五味子药物中所含的五味子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使脊髓反射加强,增强膈肌收缩,改善肺内瘀血和水肿并能祛痰;麦冬具有强心、利尿作用;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4]。

本临床观察表明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还能显著增加每搏量和左室血分数,提高E/A值,改善左心功能。治疗后CHF患者血浆AngⅡ与ET1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治疗后血浆AngⅡ与ET1水平下降更显著。结果显示:中药治疗CHF患者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左心功能,可能与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AngⅡ和ET1水平有关。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3] 王学忠,洪小苏.内皮素1与血管生成的研究.医学综述,2004,10(7):398400.

[3] Matsusaka T,Katori H,Inagam I T,et munication between myocytes and fibroblasts in cardiac remodeling in angiotensin chimeric mice.J Clin Invest,1999,10(3):1451.

[4] 梅全喜,毕焕新.现代中药药理手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0552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苦杏仁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下一篇: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