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诺昔康和杜冷丁治疗输尿管结石肾绞痛疗效分析

时间:2022-08-02 12:21:08

氯诺昔康和杜冷丁治疗输尿管结石肾绞痛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氯诺昔康和杜冷丁治疗输尿管结石肾绞痛疗效。方法 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患者1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杜冷丁组80例、氯诺昔康组8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

【关键词】

氯诺昔康;杜冷丁;输尿管结石肾绞痛;疗效

肾与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是常见急腹症之一[1],疼痛剧烈,患者常常不能忍受,由于疼痛可以诱发心、脑等疾病,针对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止痛非常重要。既往多采用阿托品、6542、杜冷丁、黄体酮等解痉止痛药物治疗,我们采用新型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氯诺昔康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患者160例,其中男106例,女54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0.6岁。临床表现为一侧肾区或侧腹部的发作性绞痛,疼痛向下腹部、会放射,伴有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经超声或泌尿系造影检查证实诊断:单侧输尿管结石者60例,双肾结石伴一侧输尿管结石者36例,单肾结石伴一侧输尿管结石者44例,双侧输尿管结石20例,所有患者均无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史、长期服用镇痛药史及严重出血性疾病。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160例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杜冷丁组80例、氯诺昔康组8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程度上无差异,临床具有可比性。

1.2.2 治疗方法 氯诺昔康组采用氯诺昔康(挪威奈科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29210)8 mg加入2 ml 注射用水肌内注射;6542针10 mg肌内注射;杜冷丁组采用杜冷丁(沈阳第一制药厂,批号:030703)5075 mg,肌内注射。

1.2.3 观察内容 观察两组病例药物应用30 min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两组病例不良反应(恶心、嗜睡、口干、血压改变)发生情况。

疗效评定:依据Budzynski[2]推出的6点行为平分法:0 分,无疼痛;1 分,有疼痛但被忽视;2 分,有疼痛无法忽视,但不干扰日常生活;3分,有疼痛,无法忽视,干扰日常生活;4分,有疼痛,无法忽视,所有日常生活均受影响,但能完成基本生活需求;5 分,存在剧烈疼痛,无法忽视,需休息或卧床休息;显效

2 结果

两组病例均与药物应用30 min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继续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具体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n,%)

组别例显效(%)有效(%)无效(%)不良反应发生率(%)

氯诺昔康组8052(65)24(30)4(5)6(7.5)

杜冷丁组8060(75)18(22.5)2(2.5)20(25)

注: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

3 讨论

急性肾绞痛病因主要是由肾输尿管结石引起输尿管梗阻导致,发生机制是输尿管急性梗阻后,管腔内压力急剧升高,输尿管壁和。肾盂张力增加,这些部位的疼痛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导致剧烈疼痛,同时引起平滑肌痉挛而发生绞痛。急性肾绞痛除了与结石局部直接刺激平滑肌剧烈收缩痉挛有关外,还与肾绞痛发生时肾、输尿管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增加有关。

对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绞痛患者,以往大多选用盐酸哌替啶作为镇痛药,止痛效果肯定快速,但使用后有10%~20%患者会出现欣,患者较易入睡且睡眠浅而易醒,疗效维持时间较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治疗量可致性低血压,亦可抑制呼吸,使体内CO2蓄积,脑血管扩张而致脑脊液压力体高,经常使用可成瘾[3]。

氯诺昔康是由Nycomed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昔康类非甾体抗炎镇痛药[4],1997年10月首次在丹麦上市(商品名Xefo),主要是通过抑制COX来抑制血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F2(PGF2)等物质的产生来发挥其抗炎镇痛作用;同时还激活神经内啡肽系统即内源性吗啡的释放来增强镇痛效果。氯诺昔康与其他的昔康类药物不同,口服或静脉给药吸

收迅速,血浆生物半衰期较短(3~5 h)[5],多次给药没有蓄积性,不良反应相对较低。常用于由常规外科手术、腰痛、骨关节炎等引起的急慢性疼痛治疗具有较强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对于中度及重度疼痛患者,可以作为阿片类镇痛药的良好的替代药。

针对输尿管结石肾绞痛解痉镇痛联合用药充分解除输尿管的痉挛,可增加输尿管蠕动,促进排石,同时减少结石对输尿管壁的挤压、损伤和所导致的炎性反应,减少伤害刺激的中枢传人,起到镇痛作用;充分镇痛又可抑制输尿管壁因刺激导致的反射性痉挛。联合用药,使两种药物的作用产生了循环放大效应。

通过对两组病例进行观察,杜冷丁组与氯诺昔康组临床疗效相似,无明显差异;但杜冷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氯诺昔康组。总之,在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治疗中应用氯诺昔康进行止痛,具有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顺应性良好,可以作为杜冷丁的替代药用于输尿管结石肾绞痛。

参 考 文 献

[1] 陈孝平.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2:860861.

[2] 郑艳彬,李雪宁.非甾体抗炎药氯诺昔康.国外医药一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2001,22(3):166169.

[3] 周志宏,刘建,管忍,等.氯诺昔康对上腹部术后患者血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表达的影响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0):10571060.

[4] 付海滨,陈莲华,李绍清.氯诺苛康和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在喉癌病人术后自控镇痛中的效果比较.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350351.

[5] 蒋华,周德华,梁敏.氯诺昔康对炎性介质的研究进展.海南医学,2004,15(5):929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中药内服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症120例 下一篇: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RP\IL6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