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欠”与歌唱共鸣

时间:2022-09-05 12:20:52

摘 要:歌唱发声是一种集生理运动与心理活动为一体的较复杂的综合运动。剖析“呵欠”与歌唱共

鸣的生理、机理的内在联系,可以用打呵欠或半打呵欠的方法,协调歌唱发声的可调节与不可调节共鸣腔体以及共鸣气息、位置等。

关键词:呵欠 共鸣

人的声带所发出的“基音”是相当微弱的,只有当此“基音”在人体的“共鸣箱”里共振,声音才会得到扩大与美化。由于人体的共鸣箱是肌肉和骨骼构成的,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可塑性,这就需要歌唱者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改进,最大限度地将其调节得更合理、更稳定、更科学,从而获得最佳的共鸣效果,以达到获得理想的音色与音量的目的。要获得最佳的共鸣效果,除了练习好气息,调节好嗓音机能外,就是要练习和掌握充分打开与调节好共鸣腔体的技能。

人体的共鸣腔体可分为可调节共鸣腔体与不可调节共鸣腔体两大部分。可调节共鸣腔体包括咽腔、口腔,不可调节共鸣腔体包括头腔、鼻腔、胸腔。这个“不可调节”所指的是腔体的大小相对固定,而它们的共鸣效果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调节与优化的。怎样去打开与调节共鸣腔体呢?可以用“呵欠”状态去打开、扩展、调节可调节共鸣腔体与不可调节共鸣腔体。

一、呵欠状态对咽腔共鸣的影响与作用

咽腔位于口腔的后部,是连接鼻腔、口腔、胸腔的管形腔体。咽腔自上而下可细分为鼻咽腔、口咽腔、喉咽腔三部分。咽腔可由它的纵向肌和横向肌来改变其长度与宽度,是扩大音量与获得美好音色的主要共鸣腔、共振体。

1.呵欠状态时的咽壁共鸣反射作用。连接鼻咽腔、口咽腔、喉咽腔的肌肉壁,声乐上称之为“咽壁”,医学上称“咽后壁”,它是由四层肌肉组织构成的。咽壁既能绷紧,也能松弛,咽壁的紧与松,对声音的反射与共鸣的效果影响很大。从声学角度来看,绵软而表面粗糙的物质易吸音,对声波的反射效果弱;坚硬而表面光滑的物质不易吸音,对声波的反射效果强。咽壁的绷紧或松驰,与歌唱者的姿势密切相关。当处于呵欠状态并结合后颈部略为梗直时,咽壁被拉直处于绷紧的状态,此时因绷紧而平滑的咽壁,对声音的反射效果极强。因此演唱者应保持良好的演唱姿势:呵欠状态+梗直脖子,使咽壁成为坚固的反射壁、回音壁,也为咽腔成为一支质地优良的共鸣管发挥积极而良好的作用。

2.呵欠状态对咽腔共鸣的扩大、美化作用。咽腔是意大利美声唱法主张使用的主要共鸣腔体。我国优秀的民族唱法歌手也积极地使用此共鸣腔体。因为它在扩大音量、丰富共鸣、美化音色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口腔后面这根竖立的、有足够长度的“咽管”(咽腔)不仅可以使声带发出的“基音”增响放大、美化,而且它下连口腔、胸腔,上连鼻腔、头腔,对形成多层次、多泛音的混合共鸣起着中流砥柱、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前文所述,打呵欠时,使咽腔上下拉开了距离,左右前后扩大了空间容积,从而使“咽管”这支竖立的共振管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呵欠状态下的鼻咽口对头腔共鸣的影响与作用。鼻咽腔在咽腔的最上端,是口腔与鼻腔相通的过道。软腭末端的小舌头与咽壁之间有个通气孔,它是鼻咽腔的门户,在声乐上称之为“鼻咽口”。鼻咽口周围的肌肉既能收缩,也能扩张,鼻咽口上方的鼻咽腔是个形如倒置梨状的咽隐窝,向前与鼻腔相通。鼻咽口在歌唱发声时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小舌头贴向咽壁,一种是小舌头略为松驰地向上抬起。这两种状态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声音效果。小舌头贴在咽壁上,就会把鼻咽口堵死,阻隔了咽腔与头腔的通道,头腔共鸣就被扼杀了。

呵欠状态时,随着软腭的抬起,小舌头也随之抬起。此时,演唱者顺着打呵欠的感觉在鼻咽部加一“着力点”,将从咽管(咽腔)里“吹”上来的声音“勾住”,形如倒置梨状的咽隐窝(鼻咽腔的最上部)里就出现了一大块声音“涡流”――明亮而丰满,鼻咽口上面还有一个集中而又明亮的小亮点(共鸣点)。此时,由于鼻咽口是张开着的,咽腔与鼻腔通着气,鼻咽腔的声音很顺畅地从鼻咽口进入椭圆形的鼻腔里,于是,鼻腔里就出现了一大块丰满且具有亮彩的声音。

鼻腔共鸣与头腔共鸣是密不可分的,彼此有着紧密的联系。所谓的头腔共鸣实际上是头骨中各种空窦腔体共振的结果。头骨的空腔主要是鼻窦,这些鼻窦空腔共计四对,左右对称排列,分别是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它们每个空窦都有一个窦口可以与鼻腔通气。这些窦口能够张开,也能闭合。窦口张开时,窦穴里的空气便与鼻腔的空气相通,鼻腔里的共鸣音响便通过空气的传导作用引起窦穴的小空腔产生出“和声含量关系”的高频共鸣“泛音”音色,丰满而明亮的头腔共鸣便由此而产生了。

高音区时,有着声音着力点功能的鼻咽腔,处于一种向后向上吸着唱的吸气状态。这种吸气状态使头腔的空间向上向后扩张,在深沉有力而集中的气流支持下,“贴着咽壁吸着唱”,此时,整个大脑有一种充气、膨胀的感觉,这就是打开头腔获得头腔共鸣的正确感觉。同时,演唱者要在想象中将声音的音色集中、靠拢,从而使以头腔共鸣为主体的混合共鸣音色明亮而集中,声音结实而极具穿透力。

二、呵欠状态对口腔共鸣的调节作用

口腔这一传递歌声与语言的“喇叭”,是口咽腔通向前方的共鸣室。它的上面由硬腭与软腭紧密连接,统称“口盖”,是一个半圆弧的穹形的顶。一般来说,口盖弧度大的“圆屋顶”,形成口腔共鸣的效果好。口腔的下面是舌头,构成了口腔共鸣腔体的底。

1.呵欠状态对口盖的共鸣反射作用。口盖的前半部分是带骨质的硬腭,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呵欠状态时,口盖主动积极地上提,口盖圆顶,在此状态下,硬口盖的骨质部分更加结实、坚硬。歌唱发声时,从咽壁向前反射的声音打在坚硬光滑的硬腭上,“圆屋顶”状态的上腭便出现一团明亮的“泛音”,这时歌唱者再辅以提笑肌的动作,这团具有穿透力的明亮“泛音”便穿过硬腭,传递到硬腭上面上颌窦及已打开的鼻腔和其它头腔的窦腔里,形成集咽腔、口腔、头腔为一体的丰富且丰满的混合共鸣音响。

2.呵欠状态的软腭共鸣调节作用。软腭是肌肉组织,是可调节的部分。呵欠状态时,软腭也随硬腭一起抬起,软腭部分的肌肉组织变得有一定的结实度,与硬腭共同构成“圆屋顶”后,对声音的“团拢”与共鸣起着重要作用。当然,软腭也不能一味地过分上抬,否则声音容易僵硬、往上“吊”、不落底,因此软腭的上抬要注意分寸,恰到好处。

三、呵欠状态对共鸣位置的影响作用

声音共鸣位置又被称为声音位置,是产生共鸣音响、音色的地方。声音共鸣位置集中体现在共鸣点上。好的声音在共鸣腔里应有三个共鸣亮点,分别在鼻咽腔里、上口盖中点与眉心处。

要产生良好的共鸣效果,应具备三个要素:深呼吸的支持、正确的发声位置、准确的共鸣位置。

如前文所述:呵欠状态时,产生了深沉有力的气息支持,松弛的喉头与低喉位的声带发声位置;呵欠状态时,抬起软腭与小舌头,站牢咽壁,贴着咽壁吸着唱,鼻咽部就获得了满意的共鸣音响,鼻咽口上方有一个闪光的共鸣点。随着声音的流动,此共鸣音响向前上方的两个地方反射:一是由绷紧且平滑的口咽壁向上口盖方向反射,上口盖下方便产生了一团雾似的声音与共鸣音响,口盖中点且有一个集中的共鸣点;二是随着鼻咽腔的弯弧壁经鼻腔向脑门处反射,高频率的额窦共鸣便产生了,眉心处也有一个集中的共鸣点。

四、呵欠状态对胸腔共鸣的影响作用

胸腔共鸣,主要指的是大气管的共鸣。胸腔不仅是低音区的主要共鸣腔体,而且是人声全音域共鸣的基础,人的身体作为歌唱者的“乐器”,胸腔共鸣是这一“乐器”整体共鸣的“基石”。

歌唱发声时,“胸腔以一种‘吸气’的感觉,松弛地扩张”,“‘吸着唱’和‘虚张’的感觉,是打开胸腔、获得丰满的共鸣音响最重要的方法”。而“打呵欠”的状态正是胸腔“吸气”,“松弛地扩张”,与沈湘教授所提出的获得胸腔共鸣“最重要的方法”不谋而合。

在要求学生做到声音落底、开发胸腔共鸣方面,有以下几个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①向下叹(气),往回唱(向下唱),胸口通气。往回唱时,要有从喉口向胸腹部自上而下铺气的动作,此时,两肋扩张,腰围一圈迅速膨胀并保持住,小腹部结实有力向上托住气。②在前胸或后背处设立声音“支点”,声音“支点”一般设立在胸口上方的第二个钮扣处。程度深一点、协调能力强一点的学生也可以要求他们将“支点”放在胸口下方的横隔膜(隔肌)的最上端或后背心处,这样做声音会更“长”一些,声音的落底性也会更强一些。无论使用哪个“支点”,歌唱者都应想着将声音往支点上唱。对声音“支点”本身的要求是“明确”、“稳定”――不可上下游离不定。

不同的声部对胸腔共鸣的使用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于男女中、低声部的歌手来说,在各自的整个音域中,胸腔共鸣都是必不可少的。倘若仅在中低声区使用胸腔共鸣,高音区、次高音区失去胸腔共鸣,此时给人的感觉就是声音“短”,不落底,声音轻浮,飘浮不定,甚至给人音不准的感觉。男女高声部歌手,就尽量不要挂着胸腔唱高音了,否则会觉得高音唱得很重,很吃力;只要做到气深、胸口通气,声音支点明确,贴着咽壁吸着唱,就能避免声音“短”与不落底的问题了。

五、呵欠状态对共鸣气息的影响作用

大凡共鸣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音源、腔体和空气。人声的共鸣也不例外,不仅需要共鸣腔体,而且需要腔体里的空气,因为空气是声音的振动与传导的媒介体。

人在打呵欠时,胸廓、背廓及两肋扩张,隔肌下降,腰围膨胀,头腔开阔且充气,小腹富有张力而“气沉丹田”,浑身上下充满气感,完全处于“深呼吸状态”。打呵欠时,人体的各腔体张开,使“腰腹之间和上面各种空腔都互相通着气儿”。

获得良好的共鸣是追求声乐艺术高水准的必由之路,声乐学习者必须下苦功夫学习和掌握歌唱发声的共鸣方法。在有着纯正的嗓音音源及通畅的气息之后,用“打呵欠”的办法协调共鸣器官积极工作,不失为获得良好共鸣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

汪笑屏:江西师范大学鹰潭学院。

上一篇:构建创新学分,努力培养艺术设计人才 下一篇:培养“关键能力”的“T型”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