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

时间:2022-09-05 12:17:37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

小学英语课堂要尽量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这已成为共识,但是,这活动有什么特点,与其他游戏活动有什么质的区别。什么样的活动才是合理有效的,仍然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一、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意义

1 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传统的“打开书”、“听老师说”、 “跟老师读”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语感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用英语交流和做事能力的培养,适应不了教学基本要求所提出的语言能力目标培养的需要。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听、说、读、写、唱、玩、演等活动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单向信息传递方式,实行师生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学习Shoppillg这一话题时,可用教室一角作为shop,摆上书桌作为柜台,并放上学习用品。让学生扮演售货员用英语招呼客人做买卖;在单词复习时可设计商品贸洽会的场景,让学生们模仿产品推销员介绍产品……这些都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2 活动在于“活”与“动”。这里的“活”指的是活化教材,把教材文字转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活动,把教学活化为交际。 “动”指的是身体部位的动、思维的动和主体意识的动。教学中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通过生活化的语言材料、交际化的教学过程和情景化的语言教学氛围,组织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大容量高密度勤反复的语言交际活动。学生在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边学边做边玩,在融行为和语言为一体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在这种无心理压力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活,在特定语境内领悟和使用语言进行有意义交流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在玩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学会合作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综合语言素质。

二、活动设计要关注的几个原则

1 目的性原则。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形成必要的能力。发展综合语言素质。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设计教学活动,明确学生通过活动后能学会哪几个词汇,哪几个句型。哪些方面的技能可以得到训练,哪一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培养,哪一方面的情感得到熏陶,哪一项学习策略得到指导,使活动最大限度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2 层次性原则。设计活动时要处理好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语言运用三者之间不同层次的关系,既要有为熟悉语言所设计的机械性操练活动,又要有基于语言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意义性练习活动,还要有具有语用功能的交际性活动,使学生在模仿中感知语言,在意义性的操练中理解语言,在交际中运用语言。另外,设计活动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经验、知识和情感,要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学生在活动中有事可做、有话可说。让每位学生感到“我能做,我会做”。

3 贴近性原则。学生喜欢参与他们所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能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如果教师能为学生的学习和运用语言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感受到自己能用学到的语言去做喜欢做的事。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将会大大增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得到调动,学习效率也将提高。

4 趣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丰富多彩、富有新意的活动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但是,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要讲究其科学性,要有别于一般的游戏活动。教师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还应把重点放在设法让学生运用语言去获取信息或传递信息上。教师应考虑设计的活动中是否承载了足够的语言活动量,在活动中学生的语言技能是否得到训练,避免课堂上又唱又跳热热闹闹的,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弊病。

5 多样化原则。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吸引学生注意力,且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观察研究自己面对的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储备及生活经验等,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样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努力通过各种活动组织起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的课堂学习模式,采用个体、配对、小组、全班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语言交际,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

6 多维性原则。多维性指的是评价的目标和内容是多维的。它不仅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评价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合作学习精神、文化意识、参与意识等,突出评价的激励功能。努力捕捉学生在课堂上闪现的火花,让每位学生在有利于个体良性发展的评价中发展。

三、教学活动设计实例

案例一

活动:选拔班级运动员。

目的:学习话题sports,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中学习Can you……?Yes……/No……及相关的运动名称,为培养初步交际能力奠定基础。此活动适合《英语课程标准》小学阶段一级水平。

活动形式:小组或全班。

活动步骤: (1)教师布置任务,告诉学生学校即将举行运动会。班级需要选拔运动员参加学校运动会,并发给学生“运动员选拔调查表”。 (2)教师介绍几种运动项l目名称(如:run,do longjump,d0 high jump,swim,playbasketball.100 metres run.),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信息。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3)测试选拔运动员:用主要句型Can you…?在小组里调查同学们各有哪几种体育技能。如。考官:Can you run?运动员:Yes,l Can.I can run fast.考官:Can you d0 long jump?运动员:Yes,I can.Ican jump very far.(4)把调查获取的信息填入“运动员选拔调查表”。 (5)学生在小组中或全班汇报选拔情况,用Hecab…She can…汇报所挑选的运动员。 (6)最后教师宣布评选出来的运动员名单。

建议: (1)活动可以在小组或全班做,可以是学生间的或师生间的交流。凡是能完成动作,又能用英语流利表达的学生就能获得班级运动员称号。 (2)设计的内容要有“信息沟”,要让学生有真实交往的体验。 (3)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巡视。学生有困难要及时给予辅导。 (4)教师应注意全员参与。注意评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注意课堂的调控。力求“活而不乱”。

案例二

活动:我的小木偶。

目的:在学习Body这个话题时,通过动手制作、简单的书面描述、口头交流谈论自己制作的木偶,训练学生熟练掌握人体部位名称,以及运用本话题的主要语言结构ThisiB11.These are…进行交流。让学生把学到的语言同自己制作的东西结合起来。能较有效地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此活动适合《英语课程标准》小学阶段二级水平。

活动形式:四人小组。

活动步骤:

(1)给每位学生一张较厚的纸。

(2)学生在纸上画人体部位,涂上颜色后剪下来。

(3)将各部位粘制成小木偶,边粘边说:This is…These are.

(4)学生为自己的木偶起名字。在小木偶身体的各部位写上名称(如:head,face,nose,eye,ear….),并在身体上写一篇小短文进行描述。如:I all Bo Bo.This is my head.It i8 big.These are my eyes.They ale blue.I Can see with my eyes…

(5)学生在四人小组里边玩边谈论木偶。

(6)教师巡视注意导优辅差。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表扬努力用英语的学生。

(7)教师评价小结。

建议:

(1)教师小结评价后,要记住展示所有学生的作品。

(2)此活动要突出语言实践,不要太强调木偶的制作。要有别于手工制作课。

(3)此类的实践活动还可以有做贺卡,做商品广告,为自己制作的作品写说明等。

上一篇:小学语文考试评价改革 下一篇:从评价功能谈试题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