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SBS沥青混凝土施工控制方法研究

时间:2022-09-05 11:48:53

城市道路SBS沥青混凝土施工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SBS改性沥青是在原有基质沥青(AH-70)的基础上,掺加2.5%、3.0%、4.0%的SBS改性剂,改性后的沥青,与原沥青相比,其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本文主要对城市道路SBS沥青混凝土施工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SBS沥青混凝土;施工控制;操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是涉及范围较广的系统工程。在改性沥青路面施工中,人为因素特别是施工人员素质和责任心对路面质量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场技术员,质检员要切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施工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保证按施工规范施工,对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以及接缝处理等一系列环节,层层把关,并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各施工人员及机械操作手的质量意识,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只有做到以上要求才能铺筑出优质的路面工程。

一、SBS改性沥青的特点

改性沥青是指基质沥青与一种或多种改性剂通过适宜的加工工艺形成的混合物。按其改性剂的不同。一般分三类:热塑性类、橡胶类、树脂类,其中热塑性橡胶类(即热塑性弹性类)的SBS由于具有良好抗车辙变形能力和弹性,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普遍使用的道路沥青改性剂其主要特点为:沥青的软化点提高。在高温下不易软化,可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抗推移和抗车辙能力;降低沥青的脆点。使沥青在低温下不发脆具有柔韧性,能减少路面裂缝;同时SBS使沥青与石料的粘结力提高。并改善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集料应选择硬质中性岩石(中性或基性火成岩)。

二、SBS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运输混合料

1.1 运输车辆的数量应根据沥青拌合楼出产能力、摊铺机的摊铺能力以及运输距离进行计算。必须要保证摊铺机在工作时前面有五辆以上运输车等待摊铺,同时运输车辆要采用大吨位的,以此保证沥青摊铺连续不间断的进行。

1.2 摊铺前对运输车辆进行保养,以避免出现车辆抛锚的问题。

1.3 车厢要保持清洁,对于运输车在进行运输任务之前要进行清扫,洗净油水混合物,禁止车厢中残留杂物或泥沙。并在车厢底部以及侧面涂上比例为三比一的柴油的混合液体用以防止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粘结在车板上。

1.4 为了防止沥青混合料离析现象的出现,应当在卸料时令车辆随时移动,通过缩短进出料口的距离即装一口料就移动一次位置,来减少粗细颗粒与沥青产生离析。

1.5 为了保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以及其他环境的影响,如刮风和下雨时应当对车辆进行双层篷布进行覆盖,不但可以保温,还能够防止运输过程中对环境污染以及防雨。

1.6 应当保持运料车匀速行驶,在摊铺过程中尽量不要停驶或者突然改变速度。

1.7 对运料车的温度进行测量,分别测量出厂和到达摊铺现场的温度,温度计插入深度为15cmm,并且测量的部位应当是专门的检测口,检测口距离车辆底部大约是30cm。

2、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2.1 摊铺机的选择与要求

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类型较多,高速公路采用履带式摊铺机。SBS改性沥青多用于中、上面层的施工,中面层摊铺时,为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梯形摊铺,两台摊铺机前后距离10-20m为宜,同时要注意:上下铺层的纵向接缝应错开20cm以上。在纵向接缝处应有一定的重叠量人工进行修整;为提高平整度,上面层采用1台沥青摊铺机全宽摊铺。

2.2 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为保证施工平整度和摊铺开工前,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将摊铺机的受料斗涂刷一层油水作为防粘隔离剂。等候运料车多于5辆后开始摊铺,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检测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后,第一辆运料车缓慢后退到摊铺机的前推滚,将变速器放置空挡,升起车厢,由摊铺机推着汽车一边前进一边想摊铺机受料斗中缓缓卸料,直到受料斗中料满即停止卸料,禁止卸料过猛造成混合料外溢。卸料完毕,汽车驶开,更换另一辆汽车按同样方法卸料。以这种方式保持摊铺机匀速不间断地摊铺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低于10℃或5℃,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不得低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每天施工开始阶段宜采用较高温度的混合料。

3、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是保证沥青路面耐用性能的重要环节之一,压实过程是减少沥青混合料中气孔含量的过程。由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与沥青黏度的变化关系,要求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要求较普通沥青混合料要求一般高出20℃。特别是上面层集料多设计为玄武岩,石质坚硬,多棱角,内摩阻力大,层薄而温度降低快等因素,增加了压实的难度。要求至少配置5台压路机,一般配置2台相同型号大吨位轮胎压路机,3台相同型号双光轮压路机。压实程序按习惯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道工序。(1)初压的目的是整平和稳定混合料,同事为复压创造有利条件,是压实的基础。初压紧跟摊铺机,尽量少喷水,坚持高温碾压,一般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2)复压的目的是使混合料密实、稳定、成型,混合料的密度程度取决于该工序,使用大吨位轮胎压路机完成,速度为50m/min,碾压遍数由试验路段确定。(3)终压的目的是消除压实中产生的轨迹,使表面平整度达到或超过要求值。

三、横向施工接缝处理

1、横向施工接缝时,接缝处宜采用挡板,使端部整齐。横向接缝边缘的修理要缝边垂直、成一条直线,并涂刷一薄层的粘层沥青,然后摊铺新料。上、下层错缝应错开20~30cm以上,对雨水口及检查井等压路机不易压实处应用人工补充夯实、烫平。

2、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合料前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予以清除重来。摊铺时仔细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趁尚未冷透时垂直刨除端部平整度或层厚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

3、横向接缝的碾压须先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时压路机先在横向接缝已压实的路幅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1遍向新铺沥青混凝土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完全进入新摊铺层,然后再转入纵向碾压。当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又有纵缝时,先用钢筒式压路机沿纵缝碾压1遍,其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相邻2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错位1cm以上。

四、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措施

首先,要将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的质量缺陷弥补好,以保证中面层清洁、无杂物、平整、无明显局部突起或低洼处。因为下面层、中面层将为上面层的平整打基础,摊铺机的撒料分布会因多占或少用而受影响。仅通过4cm厚的上面层来弥补下面层的缺陷,质量是难以保证的。其次应严格防止混合料产生离析,自卸车在装料时按规定的次数进行移动。规范中要求移动两次三斗料装车。改性沥青混合料储仓卸料口也不宜距自卸车太高,以免粗集料离析。摊铺机应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变换速度与中途停顿是造成不平整的主要原因。摊铺机前洒落的混合料要及时清理,人工在摊铺好的路上进行修补往往适得其反,达不到效果。碾压速度要与摊铺速度相匹配,碾压要保持合理有效的遍数,应遵循:先静压一遍、振压两遍、结束前静压二遍的五遍原则。同时要解决好粘轮与水隔离的关系,防止过度用水造成的急聚降温。

结束语

由于采用了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高温稳定性增强,提高了低温抗裂性,减少了车辙。改性沥青路面使用年限比普通沥青路面长。大修周期长,养护费用少。增加了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道路的服务水平,使道路使用者满意。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公路工程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上一篇: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创设“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