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节奏感训练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9-05 11:04:13

幼儿音乐节奏感训练的有效途径

摘 要:音乐是对现实生活、人的思想进行组织和反应的一种艺术,有着相当美妙的旋律与欢快的节奏。对于音乐来讲,节奏非常重要。在音乐教育中,不能忽视了节奏感的培养。文中主要就对幼儿音乐节奏感训练的几种途径进行介绍。

关键词:音乐节奏感;幼儿;训练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产生良好的节奏感,那么就很难领悟出音乐的真谛所在。而幼儿的接受能力较强,并且相对于成人而言,他们对于音乐节奏感的感知也更加的强烈,再加上音乐节奏自身所带的那种洗涤心灵的能力,使得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更加的容易。文中主要就几种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的途径进行探讨。

一、激发幼儿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

要对幼儿的音乐节奏进行培养,就需要让幼儿对音乐节奏活动产生出兴趣,因为幼儿如果对于某一项活动没有兴趣,就会完全不配合教师的活动,很难掌握这方面的能力。兴趣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心情,而要对幼儿的节奏感进行培养,就需要重视对幼儿直接兴趣的培养,让幼儿产生出良好的学习倾向。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最感兴趣的就是游戏,因此将可以将节奏感的培养融入到游戏中去,利用游戏化的方法与手段来对幼儿的兴趣进行激发,所能够取得的效果将会是非常的明显的。同时还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的富含节奏的内容进行搜集,利用幼儿生活中所能遇到的东西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对于节奏的概念,本来就比较抽象,因此我们不需要让幼儿去知道节奏的概念,而是要用他们对节奏的那份独特的敏感,去对节奏进行感知。节奏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让幼儿更好的感知节奏,并产生出兴趣,就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进行挖掘,寻找到节奏。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声音都是幼儿所喜欢的,如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交通工具发生的声音等的。这些声音都有着非常形象的节奏感,而幼儿都能很容易的就接触到这些声音,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对这些节奏来进行模仿,同时通过语言、动作、乐器等形式来进行表现。这样的情况下,幼儿虽然不知道什么是节奏,但却会对节奏产生出相当浓厚的兴趣,为节奏感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寻找声音的活动中让幼儿感知节奏

音乐是听觉上的艺术,可以积极的开展各种寻找声音的活动,让幼儿能够在活动中初步的对节奏进行良好的感知。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去积极的寻找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例如水龙头没有关紧时的那种“滴答滴答”的水声、家里的闹钟发出的“滴答滴答”声、串铃所发出的“叮~叮~”声、大风时外面的“呼呼”声、以及走路是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在幼儿的耳中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妙。通过对声音的寻找,幼儿们会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对自然界进行观察,并且还会经常对他人说“我听见……”而幼儿在寻找不同声音的过程中,会对声音变得越来越敏感,并且会对各种声音所具有独特节奏产生感知,有的快而急、有的缓而慢等的。在对声音寻找的过程中,幼儿们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进而会产生出更加浓厚的兴趣,对节奏产生自己独特的认识。

三、利用乐器来帮助幼儿加强节奏感

帮助幼儿培养节奏感,还可以有效的借助各种打击乐器的作用。在利用乐器来帮助幼儿加强节奏感的过程中,先让幼儿对于每一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进行了解,例如清脆、浑厚、长音、短音等等,要怎样来敲才会更加的好听等等,这样就会让幼儿对乐器产生初步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让幼儿自己为小乐曲寻找合适的乐器,然后配上伴奏,在熟悉之后进行合奏,这样就能够逐渐的增强幼儿的节奏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让幼儿机械的打拍子,而是要引导幼儿感受到其中的节奏的美,例如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就可以通过对三拍子起伏的特点的感知,来让幼儿能够获得审美感受。通过打击乐器的辅助,可以让幼儿节奏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多声部的配合,让幼儿进行相互倾听配合,这样可以促进幼儿相互之间进行良好的配合,还能增强幼儿的成就感。要让打击乐器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科学依据的进行训练,并坚持练习,这样就能够很自然的提高节奏感。

四、注重律动,通过反复强化来培养幼儿乐感

在音乐课上,律动是一种很常用的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方法。律动能够对幼儿的节奏感进行强化训练,这种让全身各个器官都参与进去的音乐互动,可以让幼儿全身上下都对节奏产生出良好的反应。可以让幼儿通过拍手、拍手、点头或者是拍手、拍手再加上其他的动作,来对两拍或四拍的节奏进行练习,然后再让幼儿来对两拍或四拍进行认识,在此后再来做律动,并告诉幼儿相应的旋律的拍数。对于三拍,幼儿都是很难掌握的,为此就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来进行训练,例如三拍拍手之后跟三拍弹舌头,或者三拍拍手后面跟其他的三拍动作,这样可以对幼儿的节奏感进行强化。通过这种身体上的活动,来对音乐的节奏进行感知、加强。对于幼儿的认知来讲,动作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音乐主要就是通过声音的高低、快慢以及强弱等手段来进行表现的,要让幼儿对这些手段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感受,不能仅仅是依靠听觉。为此,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的时候,还需要通过动作的参与,让幼儿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并加强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也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在哪一个年龄阶段,律动都相当的重要。在幼儿自己模仿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幼儿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进行表现,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最大的限度上调动幼儿参与到活动中的积极性。

律动是一种符合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的音乐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律动并不需要强调动作多么的优美,因此不能够让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到动作的表现上,而是要用音乐来刺激幼儿的听觉、产生出良好的印象,然后通过身体的动作来对音乐进行表现,将音乐中所包含的内容进行表现。并且要注意让幼儿多听音乐,而教师也要尽可能的让幼儿发挥出自己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幼儿的创造力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 黄晴葵.幼儿节奏感训练的实质[J].大众文艺,2012,(24).

[2] 陈永媛.关于幼儿节奏感训练的机电建议[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6).

[3] 刘媛.浅谈启蒙教育中的音乐教育[J].才智,2010,(13).

上一篇:浅谈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的运营环节与管理... 下一篇:浅谈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