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儿童:四川的半边天

时间:2022-09-05 10:18:51

妇女儿童:四川的半边天

2011年11月,四川省颁布实施了《四川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四川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四川妇女儿童发展的目标、任务及有关策略措施。这是继2001年颁布实施《四川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四川儿童发纲要(2001~2010年)》之后的“新两纲”,为今后10年四川妇女儿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展望未来之际,更应对过去的路进行梳理,回顾2001~2010过去的十年,“两纲”实施顺利,成效显著。四川妇女儿童生存、保护与发展取得了新的进步,妇女儿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实现。

妇女篇

实现平等就业和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基本实现平等就业。十年来四川省就业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均在45%以上,接近劳动年龄人口女性所占比例。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女性比例37.5%,比2000年下降11.6个百分点。

基本获得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2010年末,四川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女性527.6万人,医疗保险女性1002.1万人,失业保险女性192.4万人,工伤保险女性210.7万人,均比2000年大幅度增加。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84.2万人,其中女性217.1万人,占44.8%,比2000年提高8.6个百分点。

保障女职工享有特殊劳动保护。四川省已建工会企事业单位执行《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的企业3.82万个,占46.5%;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企业4.0万个,占44.5%,分别比2004年提高30.7个和25.4个百分点。针对非公企业女职工和女农民工劳动生产安全问题,已采取措施确保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深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管理

2010年末,四川省女性公务员121138人,占27.4%,比2000年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女干部分别占11.6%、13.2%、18.7%,分别比2000年提高5.1个、2.7个和2.8个百分点(见表1)。

女性有更多获得良好教育的机会

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四川男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差异逐渐缩小。2010年末,四川省小学适龄女童净入学率99.3%,小学女童五年巩固率93.8%;初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110.9%,初中女生三年巩固率94.4%。

女性接受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例提高。2010年,四川省高中阶段女性毛入学率78.3%。本专科在校生108.6万人,女生占50%以上。在校女硕士、女博士分别占44.5%和30.1%。高等教育女性毛入学率达到20%左右。

妇女终身受教育水平提高。2010年末,成人初中在校女生人数1.3万人,成人本专科在校女生人数15.1万人,占48.1%和50.3%。成人高等学校女性在校生比例由2001年的47.2%提高到2010年的50.3%。

妇女健康得到了更坚实保障

十年来,四川在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保障妇女卫生保健服务、加强性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都取得了成效。(见表2)

儿童篇

确保少年儿童的健康水平

降低儿童死亡率。四川省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2010年,四川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2.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6.9‰。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儿童肺炎死亡率、儿童腹泻死亡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提高儿童健康水平。2010年,四川省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80.5%,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均稳定在90%以上。2010年末,四川省各类儿童福利机构数、床位数、集中养育弃婴与孤儿人数分别比2000年增加48个,4419张和2119人。21个市(州)都拥有1所以上具有养护、医疗康复、教育能力的儿童福利院。

教育是儿童发展的核心

巩固发展基础教育。四川巩固发展基础教育成绩显著。(见表3)

重视学前教育。2010年末,四川省幼儿园9483所(未含小学附属幼儿园和学前班),其中:公办幼儿园1477所,民办幼儿园8006所;在园幼儿人数188.7万人;幼儿专任教师51909人;四川省已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25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2.5%,呈提高趋势。

努力发展特殊教育。2010年末,四川省特殊教育学校100所,其中5所开设了高中阶段教育。在校适龄残疾学生41767人,专任教师1572人。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从无到有,已有6所学校开设学前聋儿和智障康复培训和教育。

提高教师素质。2010年,四川省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63%、98.30%、93.54%,比2001年分别提高2.77个、11.23个和25.11个百分点。

优化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四川省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开展了青少年尤其是流浪乞讨青少年、艾滋病致孤儿童、闲散青少年、农村留守学生的关爱教育活动;同时开展网吧综合治理、手机涉黄整顿、家庭暴力遏制专项整治。

努力营造文化环境。少年儿童图书、期刊和音像制品都保持了逐年增长的态势。文化部门积极为儿童创作演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为儿童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

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完善救助体系。2010年末,四川省依托救助管理站建立了81个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形成了较完善的救助管理工作体系和以10个跨省救助管理站为龙头,以21个市(州)救助管理站为支撑,以县(市、区)救助管理站为依托的救助管理服务网络体系。

维护儿童权益,预防青少年犯罪

打击犯罪活动,遏制侵害儿童的行为。2001~2010年,公安机关共破获拐卖儿童案件653起,解救被拐儿童1153人。省公安厅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共同建立起了四川省“被解救妇女儿童中转、康复、培训中心”,对562名被解救妇女儿童开展了培训、康复工作。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青少年犯罪。开展“让法制进校园,让法制进家中”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法制辅导员定期到学校上法制课,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延伸到社区,扩大教育覆盖面。四川省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呈稳定下降趋势。

上一篇:供应商网络结构对农机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 下一篇:松毛虫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