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巨头Facebook周访问量首超谷歌

时间:2022-09-05 10:15:38

SNS巨头Facebook周访问量首超谷歌

“几个月之后,Facebook可能会超越,成为美国第四大搜索网站。”4月初的一天,分析师Liz Gannes举着美国数据统计公司comScore的报告这样说道。在这份统计了3月份美国搜索市场份额的报告里,Facebook已经以2.7%的市场份额,超过了AOL,位居第五,排在它前面的是占据3.1%市场份额的。

而就在不到一个月前,一条更具轰动性的消息便已传遍了美国互联网业: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Hitwise报告称,在3月的第二周,社交网站的周访问量在美国网站总访问量中所占比例为7.07%,首次超越的7.03%,成为美国访问量最大的网站。Hitwise的分析人士甚至用“里程碑”来形容这一事件对Facebook的意义。在一些人看来,Facebook超越谷歌似乎指日可待。

Facebook,这个在去年才击败老大哥Myspace,坐上SNS头把交椅的网站,真能成为谷歌杀手吗?

访问量真超谷歌?

“看看Hitwise的报告,”业内人士Jessi Hempel指了指同样在报告排上名次的Gmail和YouTube说道,“谷歌旗下的网站可不止。”他默默地算了算,“把报告上的谷歌旗下网站的访问量占比相加,达到11.03%,雅虎旗下网站的访问量占比相加也达到了10.98%,而Facebook只有7.07%。”

在Jessi Hempel看来,Facebook想要超越谷歌,不仅要击败,还要击败谷歌旗下的其他网站大军。

其实,即使不考虑这些网站大军,仅将Facebook与谷歌搜索引擎进行比较,Hitwise的数据也仍然无法证明网友对Facebook的热度超过了谷歌搜索。

Jessi Hempel指出:“Hitwise的统计结果只包括。”但如今,许多谷歌搜索引擎的使用者都在使用浏览器旁的工具栏或是利用其他网站内的谷歌搜索栏进行搜索。

Jessi Hempel的话虽简练,但一语中的:Hitwise的统计结果太过单一,没有囊括一般的使用情况,实在缺乏说服力。

此外,一位分析人士也指出:“Hitwise统计的指标是Visits(访问量)。从互联网测量研究结果来看,社区类网站在Visits和Frequency(访问频率)方面的表现普遍要领先于搜索等其他类别的网站。”

的确,用Hitwise的统计结果来衡量两家企业的受欢迎程度略显偏颇,但这些数据所反映出来的Facebook快速增长的势头却是没有人能怀疑的。

拥有击败谷歌的潜力

谷歌是属于十年前的,互联网的下一代属于SNS,Facebook的创始人Zuckerberg一直秉持着这样的理念。

他的这一理念与一些分析人士的想法不谋而合。在这些分析人士看来,谷歌如今的遭遇和曾经的微软颇有些相似。

“过去,当时代从人与机器交互转变为人与信息网络交互时,微软发现自己只是占领了电脑,而谷歌却如一股巨大的新生力量,成为了那个新时代的霸主。”随即,这位业内人士语气一变,“如今,时代从人与信息交互的网络慢慢走入以人与人交互为核心的网络,谷歌也开始发现自己只是占有信息和应用,并未能像Facebook一样最大程度地占有人。”

业内分析师Kurt Scherf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想象一下,当通过Facebook,你得知80%的朋友都在看一部特定的电视剧时,你会怎么做?这种人与人交互所产生的信息多么有力量。”

Nielsen的分析师Alex Burmaster也站在了SNS一边:“社交网络正在改变人们收集信息的方式。如今,很多人通过Twitter或Facebook找到新闻,而不再通过谷歌。”

SNS平台上积聚的信息正在膨胀,其信息的影响力也在扩大。Kurt Scherf表示,SNS平台上积聚的信息是很有价值的,问题的关键是谁来挖掘这些信息以及怎样使用这些信息。

总体来说,业内普遍看好SNS这种模式的价值。而作为SNS领域的领头羊,Facebook似乎顺理成章地拥有了击败谷歌的潜力:去年9月到今年2月,注册用户量猛增1亿户,到达4亿用户;在英国,拥有2300万注册用户,接近该国人口的三分之一;自建站内搜索,阻止谷歌搜索引擎搜寻站内信息……但形势向好的Facebook真能如愿以偿恐怕也不易。

莫踏上MySpace老路

当人们在为Facebook急剧上升的用户数拍手叫好,并就此认为它已拥有了迎战谷歌的实力时,别忘了看看MySpace的历史。

如同Facebook超过MySpace一样,MySpace也曾经一举超越了更早进入SNS领域的Friendster;如同现在Facebook用户规模快速扩大一样,四五年前,MySpace的用户数也急剧膨胀,在2006年7月的一周,的周访问量占比以4.5%位居美国第一。当时,人们这样评价MySpace:也许它的盈利能力赶不上谷歌或雅虎,但它很可能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平台。

可是如今呢?市场研究机构Alexa的统计数据揭开了MySpace的伤疤:2009年6月~7月,MySpace在美国的独立访问量下降了100多万;7月~8月,独立访问量下降超过400万;8月~9月,这一数字达到了500万。

这种中魔咒般的下滑趋势实际说明了一点:SNS网站拥有更显著的集群效应。当SNS网站由于某些失误失去一部分用户以后,将会带动更大一部分用户的流失。

因而,Facebook要时刻保持正确的策略,并警惕来自同领域竞争对手的冲击。而这些对手中还包括谷歌。

谷歌早就意识到SNS的力量。从参股Facebook失败到收购Twitter被拒,谷歌一直试图进军这块领域。如今,谷歌耕耘着自己的社交网站Buzz,并将其与Gmail等众多资源相连接。虽然还不见Buzz有太大起色,但以谷歌的实力,真要与Facebook对抗,Facebook恐怕未必吃得消。

此外,一位被称为克里斯的业内人士还指出:“谷歌拥有技术力量,并已经在移动领域布局已久,有了相当大的优势,Facebook在这些方面却相形见绌。”

同时,Facebook与谷歌的营收也相距甚远。2009年,谷歌的收入达到236.5亿美元,而Facebook的预估收入却低于7亿美元。

看来,Facebook虽被看好,但也面临着来自SNS领域自身的挑战,以及谷歌的威胁。Facebook要想成为谷歌杀手,恐怕得在先保证自身稳定发展的情况下,解决好盈利模式问题。

上一篇:UT斯达康成中国在美上市企业亏损冠军等 下一篇:云时代 大型服务器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