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边城》的文学赏析

时间:2022-09-05 10:00:05

小说《边城》的文学赏析

[摘要]《边城》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物研究学家、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通过对特殊历史时期湘西人民生活的平淡而又朴实的描写,让读者跟随作者走的表述走进“边城”湘西的独特自然风景和民族文化之中。翠绿的湘西河水、质朴的吊脚楼以及连绵的青山与一位老人、一个小女孩和一条狗就是一幅生动的湘西民俗画。小说自始至终对于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描写都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通过社会的变革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时代变革、人情转换都充斥着整个湘西边城,各种冲突叠加五味杂陈,更让人回味。

[关键词]理想;冲突;湘西风景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18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92

[本刊网址]http://

一、湘西人民的“义”与“利”的冲突

湘西小城最初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湘西淳朴人民的重义和轻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老船夫,老船夫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是还在每天为摆渡乘船,不收取报酬,而且任劳任怨,文中也有详细的表述,有的乘客心中不安,乘摆渡后会抓一把钱放到船头,但是老船夫会一个钱一个钱捡起,放到乘客的手中,并认真吵嘴般对乘客讲“我有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些”。但是有些乘客还是不好意思,不受出力不受筹之事,管船之人却耐不住情面,也为了让渡人安心,把这些渡人的钱托人到镇上去换一些上好的烟草和茶叶,将这些上好的烟草和茶叶都放到船边,有需要摆渡的人们需要这些东西,都慷慨提供。在摆渡时,如果发现渡人从神情上对这烟草有了半分的兴趣,老船夫便即刻拿一小束烟草放到渡人的行囊边,还一面两眼放光的说,你爱吸这个吗?这个味道不错、这个妙、这个好啊,送人也是极好的东西之类的话语,让渡人拿去。茶叶也是,老船夫将茶叶放到一个大缸内,用水泡开,专门给这些赶路的渡人解渴用,老船夫渡人不收钱,边城人都看在眼里,有时,一些好心人会送一些肉粽、白酒给老船夫、老船夫仍然皱起眉头,一本正经,非要给钱不可,要不就是放下钱拔腿就跑了。从老船夫和边城人民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边城人民对于“义”的看重,边城人民的美德,不贪图利益,更看重人情,任劳任怨,毫不自私。更加能体现出边城人民在自己的生活中坚守“义”字。更像童话中所能展现出的生活场景,每个人都过着开心快乐的生活,在一个所谓的美丽家园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边城中人民的生活点滴是对于“义”更加完美的诠释。随着小说中人物和情节发展,“利”字逐渐在边城人民的生活中显现出来,并逐渐同“义”字发生了了冲突。

随着小说中人物和情节发展,“利”字逐渐在边城人民的生活中显现出来,并逐渐同“义”字发生了了冲突。“二老,他问你要碾坊还是要渡船,你当真预备做他的孙女婿,接替他那只渡船吗?有钱船总儿子,爱上一个弄渡船的穷人家女儿,不能成为稀罕的新闻”从文中的这些话语我们就能清晰地感受到,人们对于“碾坊”与“渡船”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前进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现代化工具的出现,湘西边城人民的内心深处也在左右摇摆之中,就连最淳朴最看中“义”的老船夫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梦想,如果有这样一个“碾坊”给自己的孙女翠翠作为陪嫁,那肯定会找到翠翠的如意郎君,而那些和二老在一起的脚夫更是如此了,由次也可以预见湘西边城人民的自然纯朴之风由于“利”即碾坊的出现,肯定会出现更多的冲突。

沈从文先生曾在自己的著作《长河・题记》中这样说:在1943年的冬天,在我从北平回到湘西凤凰县的家乡时,从离开到现在已经有18年之久,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从事物发展的本身来看,各种事物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度,但是,从事物发展的根源来看,堕落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从农村多保留的那些淳朴敦厚的人文情怀已经大不如前了,而更有消失殆尽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物欲的惟利唯实的人生观,任何一种新东西的出现都要与传统发生斗争和矛盾,淳朴的湘西人民在面对“义”与“利”的过程中,也同样要面临同样的冲突和矛盾,内心充满着挣扎和纠结。大佬死后船总顺顺总想让二老要“碾坊”,结果二老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最终才酿成了爱情的悲剧,自己从此郁郁寡欢。而老船夫因为没有“碾坊”而感到他不起头,并觉得低人一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翠翠没有找到合适的夫君,也深深的自责。在如此之多的“义”与“利”冲突过程中,很多事情已经注定了悲剧的结局。纯真的爱情沾染上了“利”字,淳朴的人情因为“利”字而变得更加低俗,边城人民挣扎在其中,人和物都已经失去了当初的原始状态,更加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二、“理性”“感性”之间的冲突

理性的东西更多的出自外在环境与自身思想这件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感性更多的是最为真实真切的思想,思想的导向决定了选择,而选择更多的时候则注定了悲剧的命运,“理性”“感性”之间的冲突渗透在选择中,从翠翠母亲的爱情悲剧就可以看出“理性”“感性”冲突造就的爱情悲剧,翠翠的父亲和母亲本就可以相爱相守到老,但是为什么还是悲剧的结局呢?究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翠翠的母亲不想永远离开自己的父亲,作为一个军人,翠翠的父亲没有履行作为军人的职责,这些冲突矛盾的叠加,终究造成了一场爱情的悲剧,理性夺走了两个年轻相爱的人的生命。

翠翠的爱情悲剧同样蕴含着“理性”“感性”之间的冲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翠翠自己太过于感性,不懂得主动表达,更没有想过自己主导自己的命运,才使得老船夫误以为翠翠喜欢大佬,从而也造成了翠翠的爱情悲剧,

这些爱情悲剧的产生很多都是由于小说人物的只是被动的服从命运的安排,没有想过主导自己的命运,种种矛盾冲突,最终酿下了苦果。

三、现代文明与湘西文化的冲突

现代文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本就让已经边缘化的湘西文化难以与之抗衡,湘西文化的没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湘西民族文化在现代文明的映衬下显得是那么弱不禁风。作者也是通过现代文明的洗礼逐渐脱离原始而又神秘的湘西,在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下,也对落后的湘西有过质疑,他质疑过湘西的闭塞和落后,身感落后文明对于社会民众的伤害,但是湘西的记忆很难在他经历的苦难岁月中所抹去,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感情氛围之中,作者的感情流露必然会在《边城》中有所体现。有学者认为《边城》是沈从文对于曾经的永恒记忆的一种致敬,同时也象征着了沈从文作品从青涩走向了成熟。

在小说《边城》的人物设置上,十分简单,翠翠和祖父的相依为命、顺顺父子的长幼之爱以及天保兄弟的兄弟手足之情都是世间真情的体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则更为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在故事走向上没有过多的善恶纠葛,故事发展干净利落,可以说是作者对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简单质朴的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主人公翠翠是故事发展的主线,由于父母的早亡,由于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翠翠只能与爷爷相依为命以渡船为生,这种生活和成长的本质就是一种凄美,翠翠的纯与生活的艰辛让主人公翠翠俨然就是凄美的代名词,翠翠就像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无忧无虑的成长,在翠翠的身上我们闻不到一丝现代文明的气息,在她身上没有功利、没有世俗,纯净的就像女神一样,加上自然美景的衬托,让每个人都希望翠翠可以快乐生活在自己的净土中;但是故事悲剧性的发展,让我们又感到了人生的无常,人生往往很难与命运抗争。

沈从文对于人物翠翠的设置和描写,更多的是寄予和谐自然的人文理想,这种人文理想的思想精髓就是把一切假、恶、丑都予以祛除,创造出心中理想的世界,但是沈从文也认识到翠翠这种人物在这种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就更不会存在这种人物所能生存的“桃花源”。沈从文只能通过自己内心的美好诉求来抗衡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无疑更加凸显了浪漫主义的执拗和伤感。

翠翠是湘西姑娘,翠翠的命运发展也印证了湘西文化的没落,故事情节中马路、车路的迎亲方式以及碾坊和渡船的物质反差,但是从湘西小镇的一些变化还是能深切体会出来的,这些变化也预示着小镇的平静之中也酝酿着一场风暴一样的巨变。老船夫的死去,也彻底证明了这一切,一场宏大的变革正在悄然开始,两种文化的针锋相对,由于中原文化的强势,湘西文化的没落已经不可避免,但是对湘西有着浓厚感情的沈从文不希望看到这种文化的消失,此时的翠翠就是他文化坚守的化身,翠翠的身边的亲人和爱人一个一个的死去,只有翠翠还这样坚守在这片纯洁的圣土下,这种坚守是看不见希望的坚守,也没有人知道坚守到什么时候,就像故事中出现的白塔一样,在翠翠爷爷死亡的晚上也轰然倒塌,虽然最后又重新修复,但是曾经的民族文化是否能够延续就是作者留给众人的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四、平淡生活与命运的冲突

小说《边城》对于美丽的风景和人物的描写,无时无刻都是在证明生命的美好,但是生命又是脆弱的,平凡而又美丽的湘西人缺总是在命运的洪流中却走不出悲剧的命运,这也体现出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深刻认识,在边城中命运的悲剧与生命的美丽始终交织在一起,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激烈的命运抗争,一切都发展的那么自然,征兆这命运的无常以及人生的孤独和忧伤。

老船夫、翠翠、一条黄狗的画面透出孤独的气息,小说中不断出现的黄昏意象:“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的白塔下,……翠翠望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的异乡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翠翠总是无端的烦恼,无由来的哭,翠翠心底的忧伤可见一斑,她的忧伤是一种典型的“有所思而不知所以,有所待而无由得之,情无所依,无所释怀”的孤独惆怅心理。这种生命的孤独使得翠翠虽然对傩送有着朦胧的情意,却无法意传也无法向爷爷诉说。爷爷虽然爱翠翠胜过生命,却并不能真正懂得其少女的心思,祖父喜欢天保、傩送两兄弟却因为缺乏沟通而误会重重,层层外在因素的影响,重重的误会和矛盾,最终使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

结语

沈从文通过《边城》为生命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形式,它“优美、健康、不悖乎人性”,使读者接触到另外一种人生,不管是湘西边城的文化还是人物名誉都存在着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冲突,这也是《边城》对生命的一次终极探索,对生命极具启示意义,这或许也是《边城》经久不衰、充满永恒魅力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刘一友.沈从文现象[J].吉首大学学报,1989(1).

[2]杜素娟.孤独的诗性――论沈从文与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7.

[3]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2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91.

[4]沈从文.沈从文小说[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259,2901.

[5]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6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195.

[6]程光辉.西方悲剧学发展概述[J].戏剧艺术,1995(3).

上一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 下一篇:提高《生态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