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境交通对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影响探析

时间:2022-09-05 09:53:23

过境交通对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影响探析

摘要:过境交通作为小城镇发展初期的载体,是城镇过境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城镇人口流动与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本文通过分析三江口镇内过境交通对城镇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影响,在总体规划中确定城市发展方向、规划布局结构、人口分布引导等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三江口镇;小城镇;总体规划;过境交通

Abstract: The transit traffic as the carrier of the small cities and towns early development is the important link of urban transit, also is important channel of town population flow and transport. This article through analyzes the Sanjiang town within the transit traffic to urban development is advantageous with adverse effect, in overall planning determine city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e layout structur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guide and a series of problems.

Key words: Sanjiang town; small town; planning; transit traffic

中图分类号:U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过境交通的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1.1过境交通对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从城市形成的历史来看,在河流交汇处、沿海、沿江、沿交通干线上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也会形成一些商业都会。虽然屡受战火毁坏,但仍然在原地重建,例如苏州、广州、大连、青岛。

近代新交通方式的出现,特别是铁路和公路,改善了城市可达性的条件,使城市有了明显的地域性劳动分工,城镇化水平发展迅速。例如,河北省石家庄的兴起就是凭借优越的铁路交通条件而迅速发展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20世纪初,运往当时的重镇正定的物资都要由卢汉线铁路在石家庄下站,再由石家庄运往正定,石家庄也因此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并进一步诱发了工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的全面兴起。1941年2月,石太、石德、京汉三条铁路在石家庄接轨,是石家庄的交通经济地位进一步提升。

随着城市之间过境交通的联系增强,沿途城镇发展迅速。过境交通即促进城镇快速发展,同时又制约着城镇继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例如位于罗布泊边的新疆楼兰城市,在唐代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曾盛极一时,后由于丝绸之路改动,楼兰城市就走向衰落。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宋末元初号称东方大港,后因海运停滞而经济逐渐下降,城市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所以说,正确的处理过境交通与城镇之间的关系,是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2铁路及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

铁路与城市道路交叉形式的选择:(1)平面交叉,在交通不繁忙或车辆行驶速度不高的城市道路可采用平面交叉 ;(2)立体交叉,其设置条件是一级公路及其他具有重要意义或交通繁忙的公路与铁路交叉,各级公路或道路与有大量调车作业的铁路交叉,公路或城市干道与双线铁路正线或行驶高速列车的铁路交叉,各级公路与较深路堑的铁路交叉等。

立体交叉的形式基本上有四种。当道路与地面标高比较接近的情况,铁路布置在路堑或路堤上;当铁路标高与地面标高相近的情况,道路采用跨线桥或地道的形式与铁路交叉。

公路与城市的衔接有穿过式、切线式、分离式、环形绕行式、混合式等。公路的等级和功能影响公路与城市道路融合的形式,区域干线公路的快速和便捷的交通功能需要尽量减少城市对其的干扰,低等级公路应充分考虑对城市的服务和集散功能。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设计的发展是交通运输连续顺畅和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循序渐进逐步向外扩张的过程,城郊及穿越城市的公路路段面临着向城市道路功能的转变。

2.三江口镇过境交通演变

2.1早期三江口镇过境交通形式

在铁路和公路交通不发达的时候,水运交通是早期城市过境交通重要途径,是商贸交易的重要的形式,记载三江口镇早在清朝未期是辽河流域地区的水运码头;是当时较繁荣的地方,又是农工商交流基地。但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水运码头已经消失,铁路及公路成为三江口镇重要的贸易流通的重要通道。

2.2现代三江口镇过境交通形式

现状过境交通铁路有平齐线;公路有集锡线(303国道),具有双重交通优势;乡道有三初线、三吕线,火车站前为现状客运站,主要过境交通线铁路和国道在城区范围内形成“Y”字型,把三江口镇分隔成为三大块。(图01)

铁路交通有赤峰——哈尔滨、通辽—大连、通辽—江北、通辽—通化,每天有7次客运列车途经本站。三江口镇有一条货运专用铁路,主要服务于大连松源玉米深加工厂,现状没有被利用。

公路交通,303国道为主要的过境公路,镇区距离北部大深(大庆至深圳)高速公路口仅20公里,进一步加强了镇区过境的交通联系,乡道增进了镇村之间的连接。

3.过境交通对现代三江口镇发展的影响

三江口镇位于昌图县最北部,是辽宁的北部边陲重镇。是三省的交界的城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该城镇交通便利,有平齐线铁路、集锡公路(303国道)从镇内穿过。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隔辽河相望,北部和东部与吉林省双辽市、梨树县接壤,南部昌图县古榆镇相连,东南部与傅家镇毗邻。

现状城镇发展规模,镇域总人口35959人,镇区人口为13600人,城镇建设用地293.64公顷,人均215.91平方米。

3.1对三江口镇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过境交通集散点火车站有一定的人流,附近地区的开发建设强度较大,功能也较复杂。以火车站位起点,站前的主街两侧服务业和居住发展繁荣。经过镇区的303国道路段两侧已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主要有饭店、旅馆、汽车维修、企业、居住、行政办公等。

现状铁路和公路已经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第二产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缺少合理的规划,工业与其他用地混合布局,造成一定的交通拥挤问题导致部分工业发展缓慢。沿着303国道建设的企业发展较快,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3.2对三江口镇土地利用的影响

过境交通的集聚性及对城市分隔,使三江口镇分成三部分。铁路以南一部分,这部分是城镇的中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用地相对集中。铁路以北303国道以西一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居住,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缺少,居住分散,宅基地很大,土地没有充分利用。303国道东北一部分,这部分主要是沿国道发展工业、饭店、旅馆,居住用地分散,用地浪费严重。

商业及工业容易向过境交通沿线集聚,同时把居住同工业和物流分开。因此,过境交通对三江口镇的土地使用类型,按市场需求和规律发生改变,不仅可以强化三江口镇的金融、贸易、服务等功能,而且也为城镇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持。

3.3对三江口镇发展方向的影响

三江口镇的过境交通在镇区形成“Y”字型,铁路影响着城镇南部与北部交通联系,降低城镇中心与303国道的快速连接。(图2)

上一篇:城市消防规划探讨 下一篇:小议市政道路工程特点与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