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实践与探讨

时间:2022-09-05 09:49:19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实践与探讨

摘要: 近年来国家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日益关注,本文结合新建铁路合福客专线铜陵长江大桥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实践,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工程项目 安全管理 实践探讨

1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

1.1粗放式管理给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

近年来,国家在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这对施工企业来讲,既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施工企业随着承接工程项目的增多,加上自身资源不足,在施工一线不得不大量使用劳务协作队伍,而劳务协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又体现了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一些企业对劳务协作队伍审查不严格,监管不到位,导致选用的劳务协作队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现象依然存在,给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1.2从业人员素质难以满足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需要

近些年,随着施工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张,施工一线急需大量的管理和作业人员。而很多企业因机制改革、主辅分离等原因导致员工数量无法满足项目施工的需求,同时由于薪酬待遇增长缓慢,加上恶劣的工作环境等原因,造成企业优良资源流失严重,迫使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人员的选用上捉襟见肘,项目管理人员变换频繁,一些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经验明显不足,这些因素均给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有力保障。但目前一些工程项目上的安全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是转岗人员,老弱多病的人员少量存在,安全专业知识的匮乏与个人素质差异已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形成严重制约。

现场作业层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体,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不高,文化程度较低,工作流动性强,平均年龄总体偏大,给施工生产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据施工现场统计,农民工40岁以上的占55%左右,年龄30-40岁的约占25%左右,30岁以下的仅占20%左右。可以看出,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从事建筑业的比例较低,作业层员工素质的普遍不高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1.3自然环境因素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影响大

工程施工多在露天环境中进行,施工活动必然受到施工现场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的影响,手工作业,体力劳动繁重;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形象进度的变化而改变,安全风险高。例如桥梁施工在跨越大江大河时,作业人员有水上和高空作业,作业人员在现场气温极低或极高、现场照明不足(夜间施工时)、下雨或大风等条件下施工时,容易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易发生安全事故。加上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等不可预见性日显突出,局部地区雨、极端高温干旱以及超强台风等事件呈突发、多发、并发趋势,给工程施工带来较大安全隐患。

2铜陵长江大桥安全管理的实践

如何解决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遇到的困境,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大桥项目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工程简介

铜陵长江大桥为新建铁路合福客运专线关键控制性工程,全长约16km,由南北引桥和主桥组成。引桥中高墩数量多,墩高在16.5m~37.5m,主跨630m为公铁两用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主塔为菱形混凝土结构,桥面以上为倒“Y”形,高212米,合同工期三年。铜陵长江大桥的施工安全管理具有“作业面大、施工点多,高空作业量大,水上施工范围广,时间跨度大”等特点。

2.2 铜陵长江大桥安全管理措施

铜陵长江大桥安全管理紧紧围绕“安全建桥、建安全桥”的理念,坚持“规范管理、落实责任、盯控关键”的思路,完善安全自控体系,构建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在施工生产中“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注重本质安全,对安全隐患实行“零容忍”,全面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2.2.1 做好层层策划,建立高效的安全自控体系

铜陵长江大桥在开工伊始,项目部就严格遵照《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机构设置、整章建制、人员配备方面做到依法实施。铜陵长江大桥结合项目实际,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责任制》、《高风险作业工点领导包保及架子队带班跟班制度》、《安全督导队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奖惩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了项目安全保证体系,明确安全责任目标。始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及责权利相结合,切实加强对生产安全工作的领导。在高风险工点实行领导包保,分部领导带班,技术与安全管理人员跟班作业。逐级签订了安全包保责任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的安全氛围,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好安全生产。为加强对施工关键环节和重大危险源的卡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查堵漏洞,铜陵长江大桥成立了安全督导队加强现场安全管控。

2.2.2 落实规范管理,推行标准化建设

推行标准化建设是解决工程安全突出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铜陵长江大桥把施工作业标准化作为推行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在项目管理中改变陈旧、落后的工作习惯,提高作业标准,创新施工工艺,在基坑防护、水上施工、高墩模板脚手一体化、挂篮悬浇、主塔液压爬模施工、箱梁施工和钢梁架设等方面制定了一整套标准化作业手册,以施工作业标准化来实现标准化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2.3狠抓源头控制,强化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是从人、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入手,建立安全的生产系统。铜陵长江大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本质安全。

一、提高人的本质安全。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铜陵长江大桥通过采取各项措施,使各级人员“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⑴严格审查,把好劳务队伍入场关。对进场的劳务队伍资质、证照、业绩等进行严格审查,无资质、业绩差队伍严禁进场施工。⑵强化培训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是生产一线安全监管的关键环节,人员的选用从业务素质、敬业精神、身体素质等方面严格考察,不合格人员及时淘汰,同时在管理过程中根据需求定期进行培训。对新进场从业人员要求必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通过培训教育解决从业人员的技能、意识、态度等安全隐患,把各种状态下的应急操作变成每个员工的本能反应,使各种安全须知、生产流程、设备系统、操作规范及应急操作深深印在员工的脑子里,确保不出现误操作,在特殊、应急状况下能够正确处理,确保安全生产。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对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到100%。⑶文明施工,促进安全生产。通过积极开展文明施工,美化施工环境,在消除部分安全隐患的同时,给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自觉执行安全生产的积极性。⑷通过宣传画、警示标牌在施工现场营造积极向上的安全宣传氛围。

二、落实高风险作业项目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审与实施。铜陵长江大桥根据施工进展陆续编写了《钢沉井节段吊装安全专项方案》、《钢沉井渡洪安全方案》、《铜陵长江大桥高墩墩身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主塔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等多个安全专项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在确保方案安全性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做到以技术措施堵隐患,确保结构安全。

三、严把设施、设备的进场验收关。证照不全或安全防护装置不完善的机械设备禁止进场。对验收合格的及时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挂牌标识,统一编号,明确责任人。

四、狠抓安全投入,确保安全设施到位。开工至今,铜陵长江大桥共投入安全资金2532万元。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高风险作业点安全防护措施完善。

2.2.4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防范和处置事故灾难的能力

一、定期辨识危险源,规范重大危险源管理。桥梁工程重大危险源多,随着工程施工进展,工序在不断变换,现场的危险源也随之不断变化。铜陵长江大桥每月对现场危险源进行分析,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将工点重大危险源内容及防范措施及时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进行公示提醒。通过重大危险源公示,确保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了解不同工序的危险点和安全防护方法,做到作业时心中有数,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

二、班前交底,做好及时提醒。坚持每天班前五分钟安全交底,十分钟查隐患,明确当日作业危险源点、安全作业要点,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加强防范。根据上级的要求,多次带领全体人员进行安全宣誓,使安全交底和安全宣誓常态化,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天天讲,时时做”。

三、制订预案,做好应急演练。铜陵长江大桥结合现场实际,制订了防台、防火、防汛、防触电、防高空坠落等各种应急预案,建立了应急救援机构,明确了职责,制订了措施,并进行了多次演练。

2.2.5严格过程管控,实行关键工序转换安全签证制度

落实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对风险工艺的卡控,铜陵长江大桥在日常工作中,对重大危险源紧盯不放,确保安全。例如对墩身模板安装到位后,架桥机(挂篮)走行前、走行到位后,架梁前,液压爬模爬升前后及翻模、大临设施及大型机械设备使用前等关键工序均办理安全专项签证,签证资料统一纳入内业资料管理,具体签证内容由项目主管部门根据施工方案和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制定,并对现场施工实施有效监管,保证关键工序卡控到位。

2.2.6加大隐患排查,确保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铜陵长江大桥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细化安全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奖罚,促进了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具体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开展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检查活动包括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季节性检查,同时专职安质人员进行每天的巡检工作。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拍照,同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明确隐患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措施,隐患整改完成后必须以照片的形式回复,确保检查整改质量和效果。对重大隐患利用信息平台适时公开,并由包保领导挂牌督办,确保隐患整改率达100%。

3结语

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要靠一线作业人员来落实和体现,换言之,现场的安全问题最终要靠企业来买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企业安全风险重点在基层,关键在项目,核心在作业层。要达到减少安全事故的目的,要充分保证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要从人、物和环境方面入手,实现本质安全化。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C40泵送混凝土的设计及应用 下一篇:手掘式顶管法在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