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洗澡的王安石

时间:2022-09-05 09:33:38

倘若撇开政治看王安石,他其实是一个很有趣、也极富个性之人。

宋代的笔记小说上记录了王安石的许多趣闻轶事,其中尤以涉及医药及卫生诸事,最为生动有趣。

如同时代的沈括《梦溪笔谈》所记:王安石素有气喘病,急需服用某地所产的紫团参(党参)。但该参为市场所无,产地又山高路远,一时难以觅到。恰在这时,有个叫薛师政的下属从该地回来,并带有此药。听说王安石需要,薛师政遂主动送参上门,但却被王安石拒绝。有人劝王安石:“你的病非此药不可治,疾病可忧,不必推辞。”王安石却断然说:“我平生没有用紫团参,也活到了今天。”其为人之耿直清廉,可见一斑。

如果说这件事反映的是王安石的人品与官德,那么,《梦溪笔谈》中所记的另一件事则令人大跌眼镜了:

门人看到王安石面色黧黑,以为害病,非常担忧,就请医生诊治。没想到医生回答说:“此垢汗,非疾也。”原来王安石由于不爱洗浴,脸上太脏,污垢满面,看上去黑乎乎的。门人赶紧奉上澡豆,所谓“澡豆”是古代洗浴时所用的一种粉剂,以豆粉为主,配合各种药物制成,具有清洁皮肤预防疾患的作用,类似于今天的“沐浴乳”。没想到王安石却毫不领情地说:“我天生就长得黑,澡豆又有什么用呢?”

王安石的脸是否天生就黑难以确定,但他确实不太讲究个人卫生,甚至于一整年都不洗澡,连衣服也是如此,再脏也不清洗。如此的不爱卫生,连他的朋友都看不下去了,《石林燕语》记载说:

王安石还是普通官员的时候,有两个好朋友吴冲卿与韩持国,三个人关系非常好,每天都在一起。为了帮王安石改善个人卫生,他们与其约好时间一同洗澡。洗浴的时候,命人将王安石的脏衣服拿走,在原处放上干净的衣服。王安石这个人素来马虎,洗好澡出来,看到衣服就穿,也不多问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这种方式,就能让王安石定时更换脏衣衫。

在宋人的笔记中,类似的记载颇多,甚至于说王安石身上很脏,身上有不少虱子,在面见皇帝的时候,都被皇帝看到虱子在胡须上爬……

这样的记载是否夸张呢?若考虑到王安石的新法在当时树敌极多,诋毁之言在朝野中层出不穷,在笔记中的描述有所夸张或许难免。但所谓“无风不起浪”,王安石在生活中不拘小节,不注重讲究个人卫生的确是出名的。如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说:“(王安石)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衣服饮食,一无所择。”

或许是身体素质不好,或许是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总之,王安石的身体情况很不好,长期各种疾病缠身。他的诗文中提及自己患病的就有数十首,包括眼疾、腰疾、昏眩、气喘、齿病、背疮等。按说以他官居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善加保养、精心调治完全是有条件办到的,但是王安石却志不在此。

不过,这并不表示王安石不注重养生,其实他对于养生发表过不少高妙的见解。大体而言,他的养生观念格外重视修心,而对于饮食起居等不多留心。他认为“养生在于保形,充形在于育气,养气在于宁心,宁心在于致诚,致诚在于尽性,不尽性不足以养生”。无疑,王安石的养生观念有着很深的儒家的印记,特别强调个人的心性修养。

不爱干净的王安石对于睡眠倒很有讲究,他曾经说过盛夏午睡的时候,枕头以方形为佳。别人询问道理,他说:“枕头睡得久了,气蒸枕热,就可以转到凉的一面。”后人评价王安石是“真知睡者”。

此外,王安石也略通医道,如他很重视“五行”哲学的重要性,认为要养生、治病,一定要先精通五行生克的道理,如果不了解个中奥秘,想要治疗疾病非常困难。他还有《使医》一文,提到在治病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信任医生,“药云则药,食云则食,坐云则坐,作云则作”,严格遵循医嘱,从而让医生能充分发挥其医术。

摘自《东方早报》

上一篇:吴奇隆:“步步惊心”的工作生活 下一篇:老袁,千万不要再抽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