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寸宽一英里生

时间:2022-09-05 05:32:56

阅读《鸽子》一书,一打开就被其中的插图吸引:“你知道鸽子喜欢吃什么吗?”、“鸽子是怎样飞翔和降落的?”、“鸽子会画怎样的线?”……

看着一张张稚嫩的画图,欣赏着孩子独特的表达方法,我的脑子里闪过的是“孩子怎么会注意到这么细微的部分?”、“小小的鸽子竟然会让孩子有这么多的发现?”这可真是让我这个成人也惊叹不已!

《鸽子》一书是由台中市爱弥尔幼教机构的幼教人员撰写的,该书以案例记录的形式如实地记下了他们开展《鸽子》这一主题活动的全方位的动态过程。翻阅着其中的文字,作者对活动细节的捕捉,对幼儿入微的观察,让我清楚地看到了:一个台湾本土的幼教机构如何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之中,主动地探索、建构、成长和学习。

在《鸽子》一书中,我们处处能看到孩子的思维“错在哪里”和“发生了些什么”之间来回摆动。

在《鸽子》一书中,我们也处处看到了幼儿在个体建构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积极地与他人共建知识、人格和文化。

在《鸽子》一书中,我们还处处看到了在活动中的教师顾及孩子“天真的理论、摇摆不定的构架、有误的概念和直觉的理解”,不是简单地要求幼儿放弃它们,来赞同所谓的科学道理,而是能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每一个观察点,有效地促进探究学习的深入开展。

这使我想到了国外科学活动中流传着的一句话:“一英寸宽,一英里深”,我觉得这句来自于小学科学课的话也同样适合于我们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一英寸宽”是说集体活动中知识内容要尽量少一些、精一些。“一英里深”是说内容要展开,展开了才有可能“深”,才有可能让孩子在真实、生动地受到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鸽子》一书的面世,不正是在用实例很好地诠释这句话吗?由此也让我产生了不少的感悟:

感悟之一:孩子们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看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有时候在他们近乎离奇的感悟与见解中往往闪动着创造的火花,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不断地注意发现、引导着孩子们的这种内心体验,让孩子把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探究。阅读全书,特别让我感怀的是孩子对来自现成的知识的质疑,他们能大胆地提出多种假设,不断用各种方法来挑战和解惑,从而展现出科学家的潜质和风范。我想:正因为有了这种细致的观察、质疑的精神,整个活动才会如此层层深入和步步精彩。

感悟之二:《鸽子》一文充满爱意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鸽子课程的精彩,也让我走进了一个“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的时空”。“科学探究始于什么?”,科学探究就始于细致的观察,培养孩子科学的观察技能和细致、认真的观察品质,有利于促进孩子科学探究技能的形成,让孩子真实、生动地受到科学素养的教育。这使我对我们目前的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对于司空见惯的科学教学,怎样从全新的角度阐述和诠释。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常常会把孩子比喻为“种子”、“白纸”、“海绵”,而忘记了孩子其实天生就是个科学家,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喜欢摆弄、喜欢提问……我们在教育中,则更喜欢把让幼儿懂得各种知识作为最终目标,忽视了实验气氛的营造,对争论点的重视,孩子的质疑能力、兴趣的不断激发和追随、学习中的个体差异等等。对于理论的学习,我们已经不再匮乏,从教育的理想到理想的教育,其中仍有着很大的距离。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其实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也不缺乏这样的教育契机。如捕捉到了孩子对“蜗牛”、对“西瓜虫”、对“陀螺”的兴趣,也会组织一两个集体活动或区域活动。虽然在这些我组织的活动中,有许多生成的成分,但幼儿自主空间的相对有限,活动中也没重视培养幼儿的质疑能力,活动往往如蜻蜓点水,浅尝辙止。怎样抓住并运用好活动中的“切入点、生发点、观察点、发散点、延伸点”,推进整个探究的面,从而努力使这项科学探究活动达到“一英里深”的效果,这对我们教师的成长,幼儿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感悟之三: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不但让获得了许多可行性操作的方法,更是点燃了自己的一种教学热情。知易行难,一项工作,要做得如此深入和细致,这不但需要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更需要加倍的精力、时间的投入。现实条件的局限、班级人数的超容量,案头工作的劳累,常会成为我原谅自己工作懈怠的理由。《鸽子》一文中的老师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创造,一起感受着孩子纯净、充沛而多彩的世界。“一英寸宽一英里深”也铺设了一条富有魅力、让老师们体现幸福感和价值感的道路……

这就是阅读《鸽子》一文的最大收获吧。

上一篇:执著让她充满活力 下一篇:育女龄教师安全期避孕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