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之花绽开

时间:2022-09-05 02:33:49

现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语言作为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它的功能越来越广泛。能写文章算不了什么可以夸耀的事,但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而现实的作文教学,有的学生作文是为了考高分,有的编造高尚的思想,失去了作文的意义。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最大限度的发展呢?下面笔者谈谈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让学生爱上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点燃学生持久的兴趣之火。作文题目要在“趣”字上下工夫,学生才会有兴趣,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设置有趣的习作练习,如:《我成长中的故事》、《美好》等。儿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给他们一个话题,他们的思路就会向外扩展,以活跃灵动的想象,创造出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空间,如:《移民月球》、《20年后的……》等,这样的作文题目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这样习作不再是为完成任务,而是一种释放心灵的方式。我还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小故事、诗歌等,注意引导学生从最真的心灵体验出发,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想,无拘无束地说,挥洒自如地写,有个性地表达自我。

二、提供写作素材

学生写作是离不开写作素材的。我们可以给学生注入“源头活水”,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生活。我们可以利用 “6.1”、“9.10”、“10.1”、“少先队日”、“元旦”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活动,或举办歌咏比赛,或举办手抄报展览,或举办文艺汇演等。这些活动学生十分乐意参加,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为其写作提供了素材。六一文艺汇演之前学生积极准备节目,六一当天学生认真观看、表演节目,气氛活跃。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写有关六一的作文,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学生十分愿意写,而且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精彩、妙语连珠、形式多样,如赞美六一的诗歌《赞六一》、散文《我们真幸福》、记叙文《快乐的六一》等。

三、习作要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

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尽可能地创设一种书面表达需要的情境,包括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假设各种需要的情境,这样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自由创作。教师在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充分发挥课本上的听说训练作用的同时,还应该将作文训练的内容向生活延伸,向不同的学科延伸,设计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多种训练方法,不断巩固学生个性的形成。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教师不要因为想提高学生的某一篇作文水平而“拔苗助长”。学生也不要怕写不好作文、完不成作文,而“找窍门”,或者摘抄别人的文章。创新的、有新意的、自己写出来的,才是真正意义上属于个性化的文章。

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在写作文时能做到求真――童真、童趣、童语;求实――有实在的内容,不空洞,讲实话,讲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求活――内容不限,形式不限,写自己最想写的,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写;求新――尽量不和别人雷同,着重写自己的新发现、新感受、新想法,从内容到语言,都是自己的。做到别出心裁,落笔要有与众不同的味道,把求真、求实、求活、求新作为作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如在教学中我们有这样一个习作题目:“××,我想对你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想一想自己想对谁说什么,把题目补充完整,并鼓励他们借这次作文机会,尽量把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来,说实话,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此时,学生兴趣盎然,个个畅所欲言。一篇篇真诚、坦然的作文令人感动。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说:“妈妈,您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不仅关心我的学习还关心我的生活,每天您总是第一个起床,辛辛苦苦劳动一天,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太辛苦了!’”这样的作文训练,紧紧抓住学生的内心感受,辅以适当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提问,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写出了自己的作文。

四、教学模式的“个性化”

我们写作训练时,尽量少用命题作文,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细致观察,用心感悟,真实表达”,再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评一评、赏一赏的方式,达到“写作――互评――提高”的良性互动。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切实培养全体学生的写作兴趣。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爱上作文”的时候,作文教学就成功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写作就会由抓耳挠腮到妙语连珠,佳作妙语信手拈来,任何题材的作文都难不倒他。

评改适宜,赏识个性。教学生写作重要,评改也很重要。评改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一种评价,一种认可。学生写完作文,总是迫不及待地等着老师的批改。如果教师能给予积极的评价,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作文个性化能力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教师只有学会赏识学生,才能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呵护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主动写、积极写的热情。因此,教师不要忽视评改的作用。

只有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和写作教学的规律,讲究评价的策略和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出批改和评价的积极作用。批改一般有三种方法:家长评议、教师批改、学生批改。其中教师的批语又包括表扬式批语、欣赏式批语、征求意见式批语、指导式批语和交流式批语,有针对性的批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五、搭建展示平台

激发学生的写作成就感,增加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让学生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自信心,仅仅班内交流、评赏是不够的,还必须为学生搭建起展示才华的更大的舞台。学生可以自制作文集,合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及宣传橱窗,组织学生积极投稿,向全校广播学生的优秀习作,不定期通过宣传橱窗公布学生习作。我们班的学生把自己的优秀作文集中起来,编成作文集《多彩童年》,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学生的写作兴趣高涨,写出来的文章越来越好,他们还准备向报社投稿。有的同学自信地说:“以后,你们一定会在报纸杂志上看到我的作品。”

我们应该放飞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的个性在自己的文章中尽情闪耀。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表达更生动,创作出个性化的作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尽情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个性之花绽开。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下一篇: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