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番茄病虫防治技术

时间:2022-09-05 01:18:18

无公害番茄病虫防治技术

番茄是山东省高密市的主要蔬菜之一,为继续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解决番茄生产中存在滥用农药的问题,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无公害番茄,大力推行无公害番茄病虫防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一、播种前至播种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采取措施综合预防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1.合理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增施饼肥等精细肥料。一般亩施5000公斤腐熟圈肥,配合施用75~1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草木灰或25公斤硫酸钾。做到配方施肥增强番茄长势,提高番茄抗病能力。

2.合理安排茬口,避免重茬

实施这项措施可预防多种土传病害的发生。番茄与大田作物或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对枯萎病、叶霉病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选用抗病虫品种

不同品种抗病虫害的能力有很大差异,生产中注意选用表现较好的品种,从而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选用耐低温、抗病、丰产、质优的品种如FA1420、中蔬4号、189、保冠、双抗2号、金鹏、千禧、毛粉802、强力米寿、强丰、早丰、美国大红等。

4.种子处理

(1)温汤浸种

此法用于多种蔬菜的简易消毒,可除去种子表面的病菌。消毒时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浸种15分钟,然后催芽。

(2)种子消毒

干热消毒。将干燥的番茄种子用70℃恒温保持72小时,可预防番茄病毒病、疫病、灰霉病、枯萎病、炭疽病等。

磷酸三钠溶液消毒。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分钟,可预防病毒病。

福尔马林溶液消毒。福尔马林500倍液浸泡1小时,药剂浸种杀菌消毒后随即将种子放入清水中冲洗干净。也可用福尔马林浸熏结合,具体操作是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然后再将湿籽倒入福尔马林(即40%甲醛溶液)100倍液中浸泡15~20分钟,取出后用湿纱布包好放入盆缸内密闭2~3小时熏蒸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可减轻番茄病毒病的危害。

5.土壤消毒

将1.5~2公斤多菌灵粉与50公斤湿润细土拌匀,在匀撒基肥的同时,匀撒药土,同时用辛硫磷兑水喷雾,然后进行深翻,既灭菌又灭地下害虫。辛硫磷易光解,可边翻边喷,不可一次喷完,以每亩用药0.5公斤左右为宜。苗床土壤消毒尤为重要,一是比大田用药量适当增加,二是在配制营养土时就要投入药物拌匀。排除病菌早期危害,以利于培育无病壮苗。有条件的也可采用以色列溴甲烷土壤消毒技术。

二、苗期(移栽前后)

培育壮苗是番茄抗病增产的关键环节。

1.加强苗床管理

幼苗期要在现代化温室等可控环境条件下进行集中、大批量育苗。要注意控制苗床温度,适当控制苗床浇水,不能大水漫灌,发现病苗要立即拔除,并带出田外。达到防止苗期病害并增加植株后期抗病性的目的。

2.无病虫苗移栽

严格挑选健壮、无病虫苗进行移栽。移栽时,要先移健壮苗,注意切勿伤根,移栽前要先用肥皂水或10%磷酸三钠溶液洗手,可减轻病毒病的感染和危害。

3.喷施叶面肥

番茄在定植缓苗后喷施叶肥,可显著增强抗病能力。如喷施0.1%硫酸锌+0.2%磷酸二氢钾+0.3%尿素的混合溶液或绿芬威或绿叶宝等,不仅能提高作物对病毒病的抗性,还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4.化学控制

分苗前即可应用化学控制法防止幼苗徒长。一般可应用50%矮壮素原液1毫升加水2~2.5公斤用洒水壶浇在苗床中,每平方米用兑好药水0.5~1公斤(有效期一个月),也可用1000PPM单位浓度的矮壮素,每7~10天喷雾一次,喷3~4次。

三、生长期至收获期

此期是多种病虫发生期,要求既要做到有效防治病虫害,又要把农药污染降低到最低水平。

1.加强田间管理

此期番茄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受病虫危害后自身补偿能力减弱。因此必须加强田间管理,以增加光照、提温、降湿为主,增强番茄长势,提高抗病虫的能力。具体管理措施主要有保持田间清洁;及时清理病、残体和枯树烂叶;改变浇水方式,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或喷灌;冬春保护地栽培要进行全面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及时放风,降低棚室内空气湿度。

2.黄板诱杀蚜虫、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

利用蚜虫和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的特点,把1米长、20厘米宽的木板或硬纸板涂上黄色的油漆或广告色,上面再涂一层机油,放在番茄地中,与植株同高或略高于植株,每亩20~30块,为保持黄色木板的粘度,隔几天再涂一次机油。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无公害措施。

3.增设反光膜

在大棚内挡风墙前,增设一道反光膜,可起到增加光照,提高光合作用,保温,增强番茄抗病能力的作用。方法是在棚内靠近挡风雨墙处,自棚顶往下至地面挂上棚膜即可。

4.生物防治病虫害

实行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大力推广应用七星瓢虫、赤眼蜂益虫和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来防虫治虫。应用武夷霉素、井岗霉素、新植霉素等来防治番茄的灰霉病、枯萎病和炭疽病等。

5.科学使用农药

(1)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路品种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国家不准用于蔬菜生产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有3911、1605、甲基1605、杀螟威、久效磷、磷胺、甲胺磷、氧乐果、呋喃丹、涕灭威等。

(2)严格掌握农药安全使用规则

国家对所有农药都规定了在每种作物上每亩次常用量、最高施药量、最多施用次数、施用方法和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的天数,生产中应严格掌握。例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在番茄上施用,亩用药量为145~270克,要求最后一次施药离收获的天数为7天,最多施用次数3次。

(3)交替轮换使用农药品种

为了防止和减缓病虫对农药产生抗性,要交替和轮换使用农药,同一种类农药不要在同一种作物上连续使用。在选择农药时,应注意选用化学结构不同、有效成分不同、作用机制不同以及有负交互抗性的农药品种。如防治菜蚜要选用抗蚜威和乐果及菊酯类农药交替轮换使用。

(4)选择使用合适的农药剂型和合理的施药方法

对于保护地番茄,要尽量选用粉尘剂、烟雾剂、可湿性粉剂等剂型,与乳剂喷雾相比,不仅能有效防治靶标病虫,而且不增加棚内湿度,还能减少多种病毒的传播与感染。

在施药方法上,要尽量采用隐蔽施药技术或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技术,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严禁将种衣剂或颗粒剂浸泡后喷雾施用。

(5)禁止使用任何有机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

冬春温室内进行番茄人工授粉,可采用蜜蜂授粉或震荡器授粉方式。

6.几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夏季覆盖塑料薄膜、防虫网和遮阳网,进行避雨、遮阳、防虫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晚疫病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注意田间卫生。发现田间有发病中心株,应及时拔除。

物理防治:应适当控制浇水,加强通风,降低湿度。

化学防治: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克/亩喷雾。

(2)病毒病

防治方法:病毒病主要依靠农业防治。如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坚持土壤深翻晾晒,实行轮作,培育壮苗,及时清除病株,减少农事操作中的传染途径。

(3)灰霉病

防治方法:在栽培管理上要加强棚室通风,增加光照,遇连阴天时要控制浇水。尽量使用无滴薄膜。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并深埋或焚烧。

化学防治要以防为主,幼果膨大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克/亩针对幼果及果柄均匀喷雾。

(4)蚜虫、白粉虱的防治(因发生时期接近、防治措施可以一并进行)

农业防治: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田间杂草,降低病虫源数量。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促进番茄植株的抗病虫能力。

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保护和利用瓢虫、食蚜蝇、草蛉等自然天敌,杀灭蚜虫、白粉虱。采取糖醋液、黑光灯或汞灯等方法诱杀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成虫。设置黄板诱杀蚜虫。

化学防治:5%氯氰菊酯25毫升/亩喷雾防治一次。

山东省高密市农业局

谈振兰袁学平王晓栋尹秀波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尹秀波

上一篇:220kV线路及主变压器跳闸分析 下一篇:某结构加层改造及抗震加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