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非主流”势力登场

时间:2022-09-05 01:00:42

他们喜欢QQ,不喜欢MSN ,讨厌父母把自己和别人比较,视周杰伦为偶像。他们是1990年开始出生的一代人――“90后”!他们与“80后”的叛逆相仿,出生成长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时间段,却比“80后”更自我、更出位。

“火星文”在“90后”中间颇为流行,你可以不用全认识这些由一些符号、英文、日文等组成的文字,但最起码要认识几个最简单常用的,比如“3Q得orz”的意思就是“感谢得五体投地”。

这些用“火星文”的“90后”正成为一种最新的商业势力。更为有趣的是,一些“90后”已经不像“70后”和“80后”那样对外国品牌和中国品牌分得那么细,而且把使用国产品牌也当成了一种时尚。

“非主流”的潮流制造者

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群体正被冠以“90后”的称呼。

“90后”的特征是什么?

“非主流”,“90后”的中学生喜欢用这样的词来形容自己。百度“90后”帖吧,有关“非主流”的标题让人眼花缭乱。只是在这里,“非主流”可以是形容词,比如“非主流的图片”;也可以是动词,比如“我非主流了一把”。

“这只是他们自己的一种说法而已,这是张扬个性的一种表现。”虽然很少接触“90后”的一代,但是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认为每个时代的人都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都将成为“主流”,所以这种“非主流”的称呼可能也只是“90后”为了表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种口号而已。

在追赶潮流方面,“90后”和“80后”都不肯落后,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不仅追随流行,他们更喜欢的是制造自己的流行。零点调查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1985年~1989年出生的群体和1990年出生的群体没有特别大的差异。相对而言,“90后”更彰显个性。

不排斥国产品牌的一代

由于从小物质条件优越,一些“90后”已经不像“70后”和“80后”那样对外国品牌和中国品牌分得那么细。盐水棒冰、大白兔奶糖等国产品牌都带给了他们美好的童年回忆。

二线城市的“90后”在追求时尚时,国产品牌也是必选之一。在一线城市,“90后”也逐渐成为国产品牌的拥护者。“现在用国产货不也是一种时尚吗?”进才中学的高三学生唐娜娜和身边的一些同学都不排斥国产商品,只要质量不错,也够“潮”即可。和“80后”热衷外国品牌不同,唐娜娜他们既追求流行的外国品牌,比如耐克和阿迪达斯,但也“非主流”地喜欢国产的六神和美加净。

企业追随“90后”?

“90后”们的这种消费习惯已经受到了重视。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的用户调查显示,在快速增长的2007年的家用PC市场上的主要增幅来自于18岁~23岁的年轻人。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占据所有消费总量的19%,是最庞大的群体。而对于如MP3、手机等其他IT消费产品,同样是其重要力量。

来自麦肯锡的一组数据表示,相对于外国货,中国消费者更信任本土品牌,对本土产品质量越来越有信心。在6000名受访者中,53%的人表示更青睐中国品牌,而在2005年同样的调查中,这一比例为46%。“未来这一比率肯定还会上升,使数字增加的人可能就是很快进入大学、逐渐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人。”

如何兼顾传统的忠实消费者和“90后”的消费习惯是个不小的难题。上海家化注意到了这一点,对一些传统的品牌进行了年轻化延伸,比如在六神的品牌上延伸出了冰露花雨。“这玩意在使用时不但有传统花露水的功效,还有噼里啪啦的声音和酷的感觉。”上海家化市场人员对此产品很自豪。

“90后”为商业社会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拥护国产品牌、求新求酷这么简单,正如他们所喜欢的“火星文”一样,需要深层次的解构。

上一篇:手机小说等 下一篇:北京“穷忙一族”正在日益壮大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