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危机

时间:2022-09-04 11:37:06

新自由主义危机

近期,欧美金融业负面消息不断。摩根大通因内部风险管理疏漏,造成衍生品交易蒙受巨额亏损;高盛被任职多年的雇员的曝光其“有毒”贪婪的企业文化,将尽可能榨取客户利益作为公司文化的核心。但这两者的影响还仅限于单个公司层面,除了经济损失和自身信誉,并未累及同业和整个金融市场。

而近期因为一封邮件被曝光的巴克莱银行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一事,却使得这家具有百年历史、英国排名第三位的老牌银行,受到了从普通民众到政府和议会的普遍质疑。

经济疲软引致事件爆发

事实上,巴克莱操纵Libor并非偶然。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经济目前的增速与金融危机之前相比,差距甚远且恢复缓慢,原因是金融业还没有从危机中真正走出来。

金融服务业是英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自1986年被业界誉为“大爆炸”的英国金融自由化实施以来,金融业在英国不断取得快速发展,其产出在2000~2008年间增长了53%,年均为英国经济增长贡献0.4个百分点。2001年,金融服务业在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5.5%,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8.5%。2006年,英国金融业净出口额达244亿英镑,比2005年的193亿英镑增长26.4%。但是,金融危机开始后,金融部门增速下降了9%,是同期英国宏观经济收缩速度(4.7%)的近两倍。

显然,金融服务业能否率先复苏并重振发力,对英国经济早日走出低谷意义重大。因而,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也都希望金融服务业能再度成为提振整个经济发展,或至少是降低经济下滑速度的引擎。

然而,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主要由美元主导的情况下,英国可用的“牌”并不多。而Libor作为货币借贷的价格,是全球金融市场和大量金融衍生品的定价依据和重要参考,其微小的变动不仅会产生全局性的影响,且很难被察觉。更重要的是,Libor主要是由英国几家大银行所决定。

因而,巴克莱银行在被揭发后举行的听证会上,声称其受到了英国央行副行长要求下调Libor报价的暗示,而英国央行则辩称其要求巴克莱压低利率,旨在“美化”金融危机时期英国银行业的财务状况,以缓解英国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

内部固有缺陷才是关键

Libor是英国银行业之间的短期借贷利率。从1986年1月1日开始,由英国银行家协会(BBA)选定的英国16家银行,每日上午11时提交借贷利率估值,在去除4个最高值和4个最低值后,余下8个估值的算数平均值即为每日Libor值。Libor反映了银行间互相放贷的意愿、成本以及全球金融体系的运行状况,是相关衍生品市场的重要参考基准。

Libor的制定基础本应是实际交易,但实际利率在反映市场变化方面存在延迟。因而,让市场中最重要的资金供给者对每日的资金成本进行报价,将影响资金供求的各种公开和不公开的信息通过价格揭示出来,能够满足市场供求。投资者在无法自己确定资金借贷成本的情况下,只需参考Libor利率,就可以对自己手中的金融产品定价并进行交易,这即是Libor设计的初衷。事实上,这种机制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能够提供最有效率的价格,因而,Libor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和绝大多数衍生品的定价依据。但是,Libor作用机制发挥的前提是价格必须是真实的,即报价者必须秉承公正无私的态度来履行职责。

但是,由于报价者是极少数享有特权的大银行,它们既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更是利益相关者,这种多重身份的重合本身就为利益输送埋下了伏笔。在巨额经济利益的诱惑面前,同一机构或不同报价银行间、功能不同的职能部门间相互串通,突破“防火墙”,谋取不正当利益就很容易发生了。

事实上,对于Libor因为机制上的缺陷而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英美两国的监管者“心知肚明”。早在2008年6月,时任纽约联储总裁的美国现任财长盖特纳就曾致信英国央行行长,向其推荐提高Libor可靠性的六种方法,以有助于防止误报Libor。彼时,英国银行家协会曾计划增加参与Libor定价的银行数量和加强对银行申报价格审查,但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在当年9月的爆发而被搁置。

新自由主义的危机

表面上看,巴克莱银行操纵Libor是西方金融行业爆发的又一次道德危机,但从更深层角度,却是当前在欧美发达国家占主流地位的新自由主义危机的重要体现。

新自由主义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在凯恩斯主义盛行期间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陷入滞胀,凯恩斯主义出现危机以来,多年受到冷落的新自由主义开始抬头。80年代,随着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在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声浪中,新自由主义开始占据英美等国的主流经济学地位。90年代初,在国际垄断资本的推动下,新自由主义借助“华盛顿共识”被包装成“灵丹妙药”,成为极少数垄断资本进行全球化资本掠夺的工具。

新自由主义主张私有化、自由化和全球化,是西方国家诱导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及对发展中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的理论武器。新自由主义推行到哪个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就会遭到巨大风险和灾难,甚至成为重灾区。在最近二十年中,新自由主义先后导致了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政治巨变、东亚国家金融危机,以及拉美国家的经济混乱和衰退。

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内部,新自由主义鼓吹不要政府干预,在金融领域主张放松管制,反对严格监管金融资本,要求开放金融业务,推动金融自由化。因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美国金融管制放松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世界各地的金融管制也相应放松,金融混业经营成为普遍。

在缺乏监管、信息不透明的金融市场上,在贪婪逐利的驱动下,大量复杂的衍生品被不断包装,信用创造被发挥到极致,虚拟资本和金融部门相对实体经济急剧膨胀,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不断向金融资本和金融部门倾斜,经济增长日益依赖于金融泡沫支撑下的财富效应。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离必然导致资产泡沫破裂,最终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

上一篇:从“伦敦鲸”事件看金融监管改革方向 下一篇:中国农村金融地理排斥的省内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