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那的泪 第38期

时间:2022-09-04 11:31:39

——从《中国好声音》录制现场那英落泪,看几位导师的现场风格

如果一定要把“导师”两个字,安在这台选秀节目请来的几位大牌歌手身上的话,恐怕是我們见到的最没有“导师”这个传统味道称呼的导师了。因为是艺术,又是艺术中最具抽象意味的音乐,所以让观众們大开眼界地领略了什么才是艺术的洒脱。都说文人无形,可在《中国好声音》的现场,音乐人比文人更无形。都说这台选秀节目的选手水平真高,可真正夺走观众一半兴致的,是导师們。近日,《中国好声音》导师终极考核第一场在上海录制,现场气氛精彩又紧张,甚至引发意外冲突。那英直接保送的张赫宣因为媒体评审团给出的最低票数第一个被淘汰。那英表示不能理解而落下了眼泪。因为自家学员多亮遭遇淘汰,那英甚至直接指责媒体评审团:“我知道你們什么口味。今天媒体的选择总是跟导师不一致。”那英的话让现场气氛一度紧张,本来正在补妆候场的其余三位导师也纷纷围观,刘欢挺身而出,走到媒体区前跟媒体表示:“老那是个直爽的人,有一句说一句,学员被淘汰,她很伤感。”那英对前排媒体表示:“你們站上那个位置试试?我是真的喜欢多亮,我今晚流了很多眼泪,比以往多得多!”

有刘欢开心的笑,有庾澄庆滑稽的嘲弄,有杨坤的神秘兮兮,当然,目前最惹人眼球的,当数那英的泪。用圈里人对她的称呼,叫老那的泪。

其实编导們最爱这泪水,他們常把这泪水化作节目中不可缺少的激情。观众們也爱这泪水,他們常把这泪水化作情感调节剂。只有那些打分的媒体团成员們蒙了,难道我們真像老那说的“怎么报道怎么黑我”?有记者表示:既然有了这样一个赛制,导师是否就该尊重赛制、尊重规则?如果非要要求媒体的观点和导师保持一致,那干吗还要听媒体的声音?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原本是一帮子音乐人在一起攒了这么一台盛宴,应该是自己玩自己的,为什么要请媒体评审团?二是倘若没有争执和矛盾,还能算是“比赛”吗?对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是节目组和导师們精心想出来的招数。把媒体的报道权变成直接参与权,这“好声音”的嗓门定会响亮几倍。当导师为自己已经分不出高低分数的学员为难时,把决定权又抛给媒体,自己谁也不得罪。对第二个问题更好解释,当年那些“超女”、“快男”不正是因为争来比去,甚至抖落出一串的场外杂闻才更火旺吗,当年的“毒舌评委”之所以被称“毒”,不就是在争执中分寸不让吗,连李谷一都曾经在评选时因不满意而黑脸离场,老那流这几滴泪又算什么。

过了几天后的节目中,老那又落泪了,她对媒体表示:“其实我是一个嘴硬的人,我算看明白了,你們不是我认为的没有品位,是我自己没把学生调教好,媒体真的很可爱!”面对那英的道歉,媒体记者起立鼓掌,齐声表达,“那姐好样的!”老那这第二次流泪让我們理解了艺人的真性情。同时再次证明《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不仅仅是选手的高水平,而是几位导师們的随性发挥。他們不是演员,他們只是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音乐气氛中无所谓而已。也恰恰是他們真实的表现,赢得了观众和媒体的掌声。

上一篇:探讨在网络安全管理中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下一篇:企业知识产权全面托管在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