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络酮治疗小儿昏迷4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04 11:20:18

昏迷是儿科不同疾病的常见临床重症表现,不及时处理,致死致残率很高。2001年1月~2006年8月,我科应用纳络酮治疗不同病因的昏迷患儿40例,促醒作用快,疗效显著。现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将同期住院的不同病因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30天10例,~1岁6例,~3岁9例,~7岁10例,~12岁3例;治疗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30天12例,~1岁6例,~3岁8例,~7岁9例,~12岁5例。对照组,轻度昏迷15例,中度昏迷19例,重度昏迷4例;治疗组,轻度昏迷14例,中度昏迷20例,重度昏迷6例。两组昏迷的原发疾病组成如下:对照组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例,新生儿颅内出血3例,病毒性脑炎11例,化脓性脑膜炎2例,药物中毒9例,一氧化碳中毒3例,酒精中毒3例;治疗组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例,新生儿颅内出血3例,病毒性脑炎12例,化脓性脑膜炎3例,电击伤1例,药物中毒8例,一氧化碳中毒2例,酒精中毒2例。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按不同病因给予不同的对因治疗,同时均给与降颅压,保护脑细胞及对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纳络酮治疗。以0.01-0.02mg/(kg・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10ml静脉注射,每4~6小时1次,每日2~3次,意识清醒立即停药。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呼吸、心率、血压。

结 果

对照组原发疾病,治愈21例,好转12例,未愈3例,死亡2例;治疗组原发疾病,治愈23例,好转15例,未愈2例,死亡0例。对照组重度昏迷4例中,1例于住院后1天死于呼吸衰竭,1例于住院后2天死于脑疝,1例于住院后2.5天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因治疗无效自动出院;治疗组重度昏迷6例,入院即刻应用纳络酮,分别于第1,2,2,3,4,4天,意识恢复,神志转清。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全部有效,两组差异非常显著。治疗中未出现抽搐,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不稳及其他不良反应。

讨 论

盐酸纳络酮为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能有效地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LS)引起的呼吸抑制、心血管交感功能的抑制等。近些年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会引起内源性阿片样物质释放增加,并且,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又会加重继发性脑损伤。应用纳络酮,能明显增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脑灌注压,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保证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血液供应,阻断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病过程,促进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纳络酮具有改善脑代谢和促进苏醒双重作用。本文通过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昏迷患儿的观察发现,不管昏迷的程度轻重,纳络酮治疗昏迷的苏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尤其对轻中度昏迷,昏迷时间短者,疗效更佳。追踪观察治愈患儿,尚未发现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纳络酮价格低廉,起效快,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昏迷。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100例 下一篇:疏肝健脾解毒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